APP下载

解码亲子关系的良性沟通互动

2019-09-10黄雪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

黄雪云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交流便利导致亲子之间接触交流的机会降低。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有效的亲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但还存在亲子沟通低效等问题。以构建分析体验式家长学校课程为抓手,探讨如何正确解码亲子关系的良性沟通互动,提升家庭的幸福力。

【关键词】  分析体验式课程 亲子关系 良性沟通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10-020

习总书记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庭都应该夯实家庭教育的基础,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融合幸福,更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交流便利和快捷导致亲子之间交流互动的机率降低;其二,为人子女的自我意识加强,追求亲子之间的对话平等;其三,家庭结构变简单,亲子关系更趋直接。虽然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家长与孩子良性沟通互动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性,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沟通低效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会出现期待值过高、歪曲教育本真、与孩子相对抗、教育效能低等现象,对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如何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哪些实用性技巧和活动可以實现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互动,构建个人幸福力,提升家庭幸福感? 故以构建分析体验式家长学校课程为抓手,以探讨如何正确解码亲子关系的良性沟通互动为立足点,开展促进亲子良性沟通互动的课程研究,提升家庭的幸福力。

一、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亲子良性沟通互动课程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特别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现今社会常有因观念落后,亲子矛盾冲突,沟通方法欠妥等造成的家庭悲剧屡见不鲜。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我国家庭教育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久远的影响,而数字信息化的全球国际大环境,对国民家庭的生活和文化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因而新旧教育观念的冲撞更为激烈。构建分析体验式家长学校课程以家长自身成长为突破口,以如何建立正向积极的教育理念、促进亲子间良性互动为内容,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亲子良性沟通互动课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现今有大部分家长是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钝感错判只是以为孩子没长大不懂事。事实上,成长是一个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过程,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增广,在心理和行为上不乐意受到父母的管束,而这时父母如果没有正确接收解码子女发出的变化信息,没有及时调整与子女相处的方式,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亲子沟通障碍和冲突的发生。

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进行的一次实验班的学生、家长对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出这样几个特点:

1.亲子沟通中,父亲角色常缺失或削弱。

2.随着年级的增长,亲子沟通越来越少,效果越来越差。

3.父母过于权威,影响亲子沟通。

4.多数家长迫切渴望得到改善亲子关系的指导。

亲子沟通互动状况的普发冲突性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小学阶段亲子沟通的研究,正确解码亲子关系的良性沟通互动方式,探寻实现有效亲子沟通的途径。而我们对小学生和父母之间沟通的课程研究,可以为父母提供有效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使父母和学生形成无障碍的双向沟通互动,这样才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效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亲子良性沟通互动课程研究对于改善现实亲子关系具有现实性意义。

二、课程的理论依据

(一)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是由托马斯?戈登创建的一个比较系统、科学、有效的父母培训课程。P.E.T.的主要观点强调父母是人而不是神。根据调查,孩子更喜欢自己的父母是真实的人,而不是道德和理想化身的神。“当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几乎是每一位家长的美好目的,然而一旦在孩子面前将自己神化,亲子沟通就变得艰难起来,父母效能也大大降低。P.E.T.认为一个有效能的父母能坦然接受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积极或负面情绪,真实地面对孩子,把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自己,而非父母代替、要求、命令等,引导孩子去自己的生活中体验、思考和成长,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自律、负责任的孩子。

P.E.T.的核心技术为:积极倾听、我—信息、没有输家,这三项沟通技巧在使用时循序渐进、相互融合。

(1)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指父母在了解儿童情感和意图后,在不评判、不建议、不劝告的原则下,用自己的话向儿童表达倾听者的感受,从而使儿童感觉到被理解和接纳。积极倾听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父母没有任何评判的无条件接纳中反观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自我认知和成长。与积极倾听相对的是断隔倾听,断隔倾听不理解儿童的感受和意图,只要儿童不断地妥协。例如,当孩子说:“我讨厌铭铭,他都不跟我玩了,好烦……”积极倾听应为:看样子你的确很烦恼,你觉得她把你抛弃了,她不喜欢你了。而断隔倾听则常常是:她不和你玩,你可以跟别人玩。

(2)“我——信息”。“我——信息”是指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而不是用第二人称:“你”或第三人称。“我——信息”通常包括三个部分:①没有责备和评价地描述行为;②指出行为的影响和后果;③明确表达父母对行为的感受。这样的沟通方式来处理问题,没有权威的家长,没有弱势的孩子,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就像成人之间的沟通一样。

(3)没有输家。当产生亲子冲突时,P.E.T.提出“没有输家”的方法,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发生冲突,并制定和执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父母和孩子的双赢。“没有输家”的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他需要双方发现冲突、产生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决定最好方案、执行决定等一系列程序,实则复杂,他需要以“积极倾听”和“我—信息”为前提,三项技术相互促进和融合。

(二)DASS影响法

D,是指英文describe,表示描述,讲述的意思,在这里,则是指在沟通中了解问题,找到影响沟通问题的根源。 A,是指accept,接受的意思,在此指双方正面接受目前的状况,正视问题。这个接受,不是单方面的接受,或者被动的接受,而是家庭教育的双方真正对存在问题的正面接受,也就是正面直视问题的举措。S,是指英文specify,明确提出的意思,是指提出具体的措施。既然有问题存在,那么肯定需要加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既然家庭教育的双方已经创造了条件了解问题,直面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好好地商量措施。 最后的这个S,即是show,展示的意思,是指通过沟通的具象化从而展示自身价值的体现,让沟通如虎添翼。

三、课程的开展内容

通过对我校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如何正确解码亲子关系的良性沟通互动,如何灵活使用亲子沟通的可行有效性策略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主要内容,同时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不断完善原有方案,最终制订实验班级家长学校分析体验式的教学课程,主要从以下五大方面开展:

课程一:和谐的亲子关系,从正确认识开始。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于对孩子的全面、客观的了解,也是基于家长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因此,将家长怎样了解孩子和正视自身角色作为课题的首要内容。通过P.E.T.父母效能训练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家长正确解读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有效的沟通互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课程二:父亲角色缺失与教育应对。

“丧偶式育儿”在当今已经不是新鲜话题,父子关系是亲子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甚至缺失。尤其是三四年级的孩子正值9岁左右,心理和性格成长急需要父亲角色的出现。根据这一现状,将父亲角色的缺失与教育应对作为重要内容。帮助男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職责,当好“父亲”这一角色,增进父子、父女亲子感情。

课程三:体验式活动促进亲子关系。

促进亲子关系,可以在家庭开展别出新裁的体验式亲子互动活动,例如:亲子共读一本书、家庭会议、亲子旅游、文行意深等。试图探索提出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家庭活动,多样有趣亲子沟通的形式,营造一个温馨积极的家庭氛围,提升亲子良性互动的质感。

课程四:亲子沟通中的语言艺术。

亲子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沟通,良好的沟通必须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家长和孩子应如何好好说,如何让自己的话有力量、有效果,课程中提出DASS沟通法,家长通过了解、接受、实施具体措施以及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提升等策略,从而提高家教育中的语言沟通技巧,融合互尊,化解矛盾,达到提升家庭成员之间融合共荣的情感体验。

课程五:促进亲子良性互动的策略。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四部分内容的总结和升华。P.E.T.提出“问题的归属”,并不是要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评判出谁是谁非,而是将问题归属理清后,看清问题的本质,采取有行而有效的沟通互动方法,从而促进双方共同成长。P.E.T.认为判别问题归属有两个标准:“谁有负面情绪”和“谁有未被满足的要求”,满足这两个标准的一方即为问题的归属方。

通过区分问题归属权,P.E.T.将亲子沟通问题分为三大类: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亲子冲突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例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这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孩子把妈妈刚刚收拾好的房间弄乱,妈妈很生气,这是妈妈的主观意愿被破坏而产生了负面情绪,问题归属于父母;你想让孩子穿雨衣但孩子不喜欢穿,这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P.E.T.的核心技术:积极倾听、“我—信息”、没有输家,理论联系实际地介绍P.E.T.在亲子沟通中的实际应用。参加完这一系列课程的家长在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亲子沟通问题,灵活运用P.E.T.三大核心技术和DASS影响法,解决亲子沟通问题,化解亲子冲突,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着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复杂多变的环境,通过分析体验式家长学校系列课程的学习,家长可以借助科学的沟通策略方法和孩子进行良性的沟通互动,以新的沟通方式成为家庭教育的润滑剂,让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未来点燃最温暖的希望火种。

[ 参  考  文  献 ]

[1]潘子彦,伍新春.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研究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4):446-448.

[2](美)托马斯·戈登. P.E.T.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9:2.

[3]杨冰.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境[J].教师, 2015年32期 .

[4]冯赛.现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5期.

[5]简.尼尔森,琳.洛特,斯蒂芬.格伦.正面教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
我好想逃离
班级原创心理剧《爸爸,你在哪儿》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生早年经历与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留守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傅雷家书》
社会工作介入再婚者家庭危机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