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对策探析
——以苏州科技大学的调查为例

2019-09-04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思政

陈 磊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重要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在我国,思政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广大思政课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稳步提升,课堂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不可否认的是,受到课堂内外多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思政课的亲和力相较于专业课而言普遍不高,一些“顽疾”仍然没有得到针对性解决,这必将阻碍思政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笔者以苏州科技大学思政课亲和力问题的实证调研为基础,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析,努力找出背后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以求教于方家。

一、思政课亲和力的现状考察

简单地讲,所谓课程的亲和力是指教育主体的教学活动能够吸引教育对象的专注和认同,激发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满足其知识、情感和发展需要的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一门课程亲和力的高低可以通过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地反映出来。一般而言,如果学生对教师授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听课专注、积极参与、交流互动频繁,就代表该课程的亲和力高;反之,倘若课堂中部分甚至大部分学生表现不积极,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意味着该课程的亲和力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不参与”现象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调查研究来分析影响思政课亲和力的各种因素,进而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不参与”指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出现的不认真听讲、抬头率低、不积极回答问题、不参与讨论、不认真完成作业、迟到早退甚至逃课等不良现象。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各高校思政课课堂面貌相比之前有了质的提升,但仍然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游离于思政课教学活动之外。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引起了思政课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率问题”,即“到课率低”“抬头率差”“点头率弱”的问题[2],并从多个角度探寻解决之道。表面上“不参与”现象的存在只是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缺乏重视、课堂上“开小差”,实际上反映出思政课的教学还未真正实现精细化,思政课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尚需进一步提升。笔者以自身所在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不参与”现象进行了初步调研[注]笔者以苏州科技大学本科生为调研对象,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3份。在发放问卷时兼顾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年级方面,以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主;专业方面,理工类专业占60%,文科类专业占30%,艺术和体育专业占10%。问卷由单项和多项选择题构成,因篇幅所限,本文仅择取此次调研的部分题目和选项予以呈现。。

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目标和对待思政课的基本态度是决定其课堂表现的重要因素。由表1可知,尽管目前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倾向仍不容忽视,但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思政课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帮助青年树立科学信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对待思政课的基本态度上是端正的。此外,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重要性一般,至少不如专业课重要,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上文“不参与”现象的出现。

表1 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和对思政课的基本态度

调研表明,在回答“你是否在课堂上出现‘开小差’”的问题时,选择“经常”者占19.1%,选择“偶尔”者占71.71%,选择“认真听讲、从不‘开小差’”者占9.28%;在回答“你是否有过逃课行为”的问题时,选择“经常”者占3.4%,选择“偶尔”者占13.29%,选择“有事请假、从不逃课”者占86.37%。由此可见,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只有少部分能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听讲,绝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开小差”的情况。通过笔者进一步的调研可知,只有5.27%的同学经常主动回答问题且积极参与讨论,绝大多数学生(超过90%)偶尔回答问题或者被动回答问题,在讨论时也缺乏积极性。这表明,尽管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认真学习,但出于某种原因其在课堂上并未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授课之外的一些事情上,如学习其他专业、看课外书和玩手机,个别同学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由表2可见,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有内容方面的原因(如理论性过强,与中学阶段学习的部分内容重复),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授课方面存在的不足(教师授课缺乏现实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联系程度不高以及教学方式上的缺陷)。

表2 关于学生“不参与”现象的现状与原因

由表3可知,目前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和教师自身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照本宣科”式的灌输,而是要求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成长所面临的种种疑惑;学生更倾向于那些喜欢和学生交流、语言生动幽默的教师,并且要求教师在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之外,立场要坚定,能够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表3 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和授课老师的期待

二、“不参与”现象之原因追溯

“不参与”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我国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高的突出表现,只有对“不参与”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才能针对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综合上述调研结果的分析可知,造成思政课部分学生“不参与”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思政课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的不足。就学生而言,作为“00后”的青年,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多样化,思维也更加活跃,对新事物的捕捉力和接受度更强,但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社会经验的欠缺,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缺乏辨别力,其内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干扰。这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缺失、政治观念淡薄,并出现功利化、泛娱乐化、享乐化的思想倾向,对思政课持消极、怠慢甚至排斥的态度。就学校而言,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师资紧缺、师生比例不合理的现象,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一百多甚至两百多名学生授课,难以制定个性化的授课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缺乏有效性。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不主动回答问题、不愿参与讨论甚至逃课的学生,任课教师虽然想要管理,但受到大班教学环境的制约,最终也无可奈何。诸如此类的原因还有很多,但这里笔者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化还是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都只是造成上述“不参与”现象的次要原因,决定思政课教学质量及学生参与程度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于任课教师。这是因为任课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其理论素养、政治信仰、观点见解、教学方式等因素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授课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并最终决定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基于前期调研的结果,笔者认为以下原因和思政课“不参与”现象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不高、政治信仰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3]之所以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明道”“信道”,乃是因为其理论素养与政治信仰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思政课的基本态度。现实生活中一些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不牢固,知识体系陈旧,对理论讲不清楚、讲不透彻,既无法回应学生的疑惑,也不能旗帜鲜明地摆明立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动摇了学生对科学理论的信心,使得其他错误的社会思潮有机可乘。还有少部分教师自己对所讲的内容缺乏认同,甚至站到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这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一是个别老师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不到‘真懂’‘真信’‘真用’,课上讲授一套,课下交流另一套,给学生造成困扰;二是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有关意识形态的错误观点,不能大胆表明立场,不能给予有力驳斥,事实上造成了错误思想观点在高校课堂公开传播的不良现象;三是极个别教师甚至采取或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在课堂上传播错误观点,在学生中造成极坏影响。”[4]总而言之,如果教师的言传和身教不能统一,思政课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就难以建立起来,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信仰的困惑也无法得到解决,“不参与”现象自然就产生和蔓延开来。

其次,课堂讲授缺乏针对性,理论疏离实际。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文科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重复率高,因此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理科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往往理解起来更为吃力。这一问题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知识背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现实中,一些思政课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个例子通全程、一本教案用几年,影响了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兴趣。另外,思政课面向的是所有在校的大学生,但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轻视思政课,一部分大学生“一直认为高校政治理论课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从而不受到学生的重视,许多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讲授的内容都是与生活实际不相关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这就容易让大学生在思政课上(出现)玩手机、吃零食、睡觉等现象,甚至(出现)干脆不来上课的现象”[5]。究其原因,无非是思政课理论性与抽象性强。如果教师在讲授时只讲理论,不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批判或阐释,不融合专业课的具体知识,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切实际、以空对空的印象,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最后,部分思政课教师在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出现偏差。就前者而言,部分思政课教师,其中不乏一些老教师,容易将思政课教学简单地等同于专业课教学,将培育信仰片面地等同于强化学生对教材的记忆。由于这种定位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过度强调思政课的知识性,认为传授知识是其最重要的任务,“照本宣科的‘说教型’教学依然备受一部分教师推崇,把思政课等同于‘教化课’的简单思维无论在老师还是在学生的观念中依然有其市场。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定位的理解依然有偏颇,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详细、完整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塞进’大学生的头脑中,后者就不可能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信仰和信念”[6]。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一方面,就教学方式而言,一些教师采用“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方式,重讲授、轻交流,不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塑造学生的情感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一些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就教学方法而言,一些教师在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时陷入了误区,“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总想在一堂课中使用多一些的教学方法,而不去研究或很少研究这些方法所起到的作用。这就有意无意地陷入了为方法而方法甚至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用方法,而不是为教学效果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误区。这样的教学,可能在表面上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有兴趣,似乎是吸引了学生、感染了学生,但却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也就体现不出真正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7]。例如2019年,多种学习软件(如超星公司开发的“学习通”程序)陆续被引入高校思政课堂,这些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丰富了教学资源,但造成部分教师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一些教师不再把精力用在备课和理论学习上,而是用手机代替粉笔、 App代替教材,上课也变成了一场老师放视频、学生刷手机的“嘉年华”,表面上气氛热烈、其乐融融,但是由于失去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获得感实际上并未大幅提升。

三、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探析

综上所述,影响思政课亲和力的诸多因素之所以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一问题的妥善处理也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打出“组合拳”,共谋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就学校而言,要提高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尊重思政课教育和教学规律,从师资建设、资源投入、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教师讲好思政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是课堂的主导者,是上好思政课的“第一责任人”。针对上述“不参与”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笔者认为任课教师需要围绕着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这一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增强教学感染力、增强理论穿透力和塑造教师个人魅力上下功夫,以求进一步改善课堂面貌,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首先,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育学中的感染力指的是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的活力和激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进而产生认同的力量。思政课的感染力来自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质量,更取决于教师对所教内容是否抱有坚定的信心和信仰。这是因为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其根本任务在于培育学生的远大理想,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信仰。这就要求教师要身正为范,充当表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榜样的力量。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对所教内容饱含热情、深信不疑,这种态度会让课堂充满正能量,学生身处其中也会受到感染,进而积极效仿;反之,如果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所怀疑甚至根本否定,那么学生也会随之动摇,不会真懂、真信。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首要的就是要立场坚定、明辨是非,做敢于和善于传递正能量的人,进而用这份真诚、厚实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为进一步的授课和师生交流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其次,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强理论的穿透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化解所教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相比高/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大学思政课理论性、抽象性和体系性更强,容易给学生造成内容空洞、不切实际的印象。如何将书本上的内容讲好、讲活,除了教师自身要真懂、真信之外,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的穿透力。一方面,教师应当根据所教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与所学专业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如果面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用人民法院所发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实例;如果面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其专业内的领军人物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如此一来,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距离就被拉近了。除了与专业课融合之外,思政课教师还应具备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舆情动态,而不是囿于教材,导致脱离社会。这是因为“高校思政课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之顺利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政课要满足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发挥思政课对现实的解释力、批判力和重塑力”[8]。调研结果也证明,相较于那些只会空谈理论的教师,大学生更喜欢那些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教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增强理论的穿透力,就要善于运用所教的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进科学理论的解释力和批判力,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拉近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距离,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帮助其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最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要求思政课教师善于塑造个人魅力。思政课教师要打破“内容丰富+方法新颖=亲和力提高”的误区。思政课不只是教学内容的铺陈,也不是教学方法的堆砌,因为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需要依靠教师去掌握、去操作。如何能够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喜欢思政课,除了内容和方法要得当之外,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展现自身魅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正如学者所言:“当前,PPT、音视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被大量采用,极大改观了原来依赖教师语言、板书等为主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依旧是特别能彰显教师魅力的有效方式。语言与板书是一种艺术形式,特别能显示教师的学问涵养与人格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景仰之情。”[9]在塑造个人魅力方面,教师可以加强和学生课堂、课下的交流、沟通,力争做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内心的“知心人”,这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欣赏的是在课堂上知识渊博,富有个人魅力,充满正能量,又懂他们的‘接地气’老师。课下,他们希望老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主动关心自己,在自己迷茫和失落时能够给予在人生观和人生道路方面一些指导。基于以上情况,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思政课教师都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要重视课后和学生的交流”[10]。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尤其是同“不参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可以增进彼此了解,提升信任度和亲切感,为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打下牢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动脉粥样硬化靶向适配子的亲和力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