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运用小组合作模式优势分析

2019-09-02黄健吴良承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

灌篮 2019年13期
关键词:单手参与度投篮

黄健 吴良承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

新课标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相互讨论、帮助、相互评价等行为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针对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加强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效率,能对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此课题教学产生积极从效果。

一、问题提出

目前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比赛中移动投篮最常用的投篮办法,它能获得较近的投篮距离与较高的投篮点准确率,它也是七年级课标必修的课程,也是佛山市中考选项中的一项,即使很重要,但在课堂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问题如下:

(一)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仅发挥了教师们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重视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做到让学生做到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孩子们在课堂中并没有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因材施教形式化

学生的特点不同,对于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并不能很好的照顾到存在差异的学生,不能很好的促进差异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模式单一学习效率低下

在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不能很好地把学生带进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分为几大组练习,老师监督,这种模式学生的训练密度低,二是让学生自由练习,这是中学阶段,学生存在着爱贪玩的习惯,所以就达不到课程目标,这两点表现出目前的教学模式对于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并不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二、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让不同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同时小组活动中积极交流,互相帮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中学生在学习篮球的初级阶段,会经常遇到困难,学生缺乏耐心,很容易对篮球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很容易出现课堂不愿拿起球,课后直接不碰球的现象,而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课堂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每位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终生锻炼的意识。

(三)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新课标下,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教师课堂的指导与教学任务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也可以在从别人的口中得到不一样的看法,可以用来发现自己的弱势,从而进行有效的纠正,能很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教学的过程与研究方法

(一)教学过程

本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课题教学是分为两种教学模式来进行,其中七(1)、七(2)班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七(3)、七(4)、七(5)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如下:

1.按学生身体条件、特点、性格、运动水平等分组,把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小组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身体机能、性格特点相差不大,这样能照顾到存在差异的学生。

2.每组选取小组长,讲述小组长的任务是:组内成员遇到问题组长要组织组内学员讨论问题,纠正错误动作,监督同伴练习,相互学习。选组长后,组长先组织讨论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是否听懂,没听懂的组内同学进行互相帮助。

3.给各小组分配练习任务,每小组每人完成20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运球接两步半动作,完成后进行讨论,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同学还没学会,如果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同伴应及时提醒并监督改正。布置完任务各小组到达指定的场地进行练习。

4.学生练习期间,老师巡回指导,小组提出问题老师进行讲解引导,老师讲完后小组再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理念和动作,再继续进行练习。

5.全班同学集中,各小组组长对本次课本小组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练习进度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老师进本课小结。

(二)采取的方法

1.分组教学法

选取本人所任教的七年级五个班级共190人,分为传统班和创新班来进行教学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课程,其中七(1)、七(2)班为传统班,即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七(3)、七(4)、七(5)班为创新班,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来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完四个课时之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测验,来证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更为有效。

2.测试法

在五个班级全上完四个课时后,在第五节课进行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成果展示,本次评判不计投篮命中率,只对运球拿球同时迈两步再作出单手肩上投篮是否正确做评判。对于运球拿球同时迈两步再作出单手肩上投篮正确,不存在违例的同学判定达标。对于动作不协调,运球拿球同时迈两步再作出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不准确,还存在走不违例的行为,我们判定为不达标。依此规则我们队对五个班的190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出数据并进行统计。

表1 五个班级成果展示成绩统计表

表2 是否掌握动作要领人数统计表

表3 学生课堂参与度人数调查统计分析表

3.问卷调查法

发放190份问卷,对象是七年级5个班的全部学生,问卷调查对于自己所授学的教学模式你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及各种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多少,并记录统计。

4.观察法

在学生上课时对学生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两种模式进行观察并做统计。

5.统计法

利用所得数据,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统计,检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三)两种模式课堂的研究数据统计

1.通过第三节课对五个班教学成果展示统计,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二则不达标,统计结果如表1:

从表1得出,七(1)班、七(2)班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下学生的达标率没有超过75%。七(3)班、七(4)班、七(5)班三个班的达标率在80%左右,达到了很高的达标率。

2.在两个课时后我们通过对19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学生是否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以及自我参与度高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

从表2数据对比得出,七(3)班、七(4)班、七(5)班掌握动作要领的人数比七(1)班、七(2)班的人数都要高,从不达标人数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不达标人数较少。

从表3各班参与度人数统计得出,七(1)班、七(2)班课堂参与度较高的人数不多,但参与度一般或较低的人还有部分存在,七(3)班、七(4)班、七(5)班参与度较高的人数占大部分,只有极少部分人参与度一般或较低。

四、结论

在中学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通过对五个班级的测试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统计,传统班的教学效率一般,创新班的教学效率较高。

(一)测试成绩分析

经过测试成绩对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的达标率,提高课堂效率,对课堂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各班掌握动作要领人数。并且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五、如何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很注意,不能太随意,不然会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形式,影响教学质量。那我们该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呢?

(一)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水平、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怎样做到合理分组很重要,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所授内容的难度、课程学习目标来选用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的小组长很重要,小组是一个小集体,组员之间要相互学习、合作。选取小组长时应遵循几个原则:①组员民主推荐选出,有一定的号召力;②责任心强,有一定的表率能力;③积极性高,能够组织组内学员互相学习。

(二)分组练习要明确学习任务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练习前要对各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如“要去练习什么”“这个练习做几组”等,明确了学习任务,各小组组长才好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具体的练习,共同进步,为实现小组的共同任务努力。

(三)课后及时评价

一节成功的技术课,关键在于学生课堂、课后是否有收获,技能是否提高,合作能力、愉悦心态是否提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该有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需求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得到最新的学习反馈,这样可以提升自我,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教师只做引导者

体育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是帮助者、引导者,这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在整个课题的教学中,老师课前要做好精心计划,写好教案,设置好学习目标,布置好场地,整节课全程巡视,课后写好反思总结等。

猜你喜欢

单手参与度投篮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看着自己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高级巡逻战术之单手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今天你投篮了吗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