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2019-08-28

好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同伴成人游戏

文 秦 霞

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生存能力。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的溺爱容易让幼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加之长期以来教育方法上的一些偏差,导致幼儿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要求及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利于未来的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促进幼儿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是每一所幼儿园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之一。因此,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一、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幼儿进行交往的前提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最初与别人进行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3岁前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就已经开始发展,他们会对自己形成某种看法,知道自己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是漂亮的还是难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幼儿这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一方面是基于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活动成果(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受成人或同伴的评价影响而形成的。在活动中经常取得成功并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幼儿,往往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相反,在活动中经常遭到失败,又一直受到周围人否定的幼儿则容易生成自卑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不良倾向将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妨碍他与周围人的正常交往。父母和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促进其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关心幼儿,时刻以自己的模范言行感染幼儿,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对幼儿的评价要以积极正面为主,严禁使用反话、嘲笑、讽刺和挖苦的语言,否则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其失去应有的交往能力。

其次,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幼儿需要活动,需要伙伴,需要冒险。成人要为他们创造丰富的环境,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材料,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决策,自我协调。幼儿只有在独立地完成一件事后,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获得自信。

再次,捕捉幼儿良好的开端,善于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自控能力差、自卑感强的幼儿),要及时给予鼓励,使幼儿获得成就感,认识自己的价值,培养其自信心、自尊心和积极向上、自我控制的能力。当幼儿能成功地与别人及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就能得到发展,这样就为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与成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包括与父母、亲戚、邻里长辈、教师等人的交往。幼儿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成人的培养与教育,只有通过与成人的交往,幼儿才能学习和继承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幼儿从初生时就与父母及其他养育者建立起最初的人际关系,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安全感与信任感。家长应注重与幼儿的交往方式,既要尊重和热爱幼儿,又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幼儿敢于在成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懂得尊敬长辈。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又与教师建立了新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教师对幼儿来说是最受尊敬、最具权威的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尊重、爱护每个幼儿,建立充满友爱的师幼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是社会要求的直接体现者,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教师对幼儿的关心、热爱、期望和教育,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鹤琴先生强调从小对幼儿进行“爱人”教育,小时候如有爱人的精神,将来才能够“爱社会、爱国家”。“爱人”就是要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在待人接物和社会交往中,还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陈鹤琴先生曾把这三句话称作社会交往必须掌握的“三把金钥匙”,成人要有意识地教会幼儿掌握这“三把金钥匙”,让幼儿从小养成讲礼貌的习惯。例如,教育幼儿遇见长辈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幼儿自己去分辨和判断社会角色,然后选用称呼,而不是让幼儿“鹦鹉学舌”,跟着自己去叫人。再如,教幼儿请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要说声“谢谢”,让幼儿真正懂得在与人交往时互相尊重与礼貌的重要性。

(二)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好模仿,不仅成人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同伴也是幼儿行为的参照物与强化物。同伴对于幼儿来说,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因此,他们会像照镜子一样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并相互模仿、学习和评价对方的行为,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同伴。进入同伴世界可以使幼儿获得许多社会交往的本领,学习集体生活的经验,掌握社会行为准则,学习与人平等友好地相处,养成遵守纪律、谦让、互助、共享等品质,同时还能使幼儿养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的习惯。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前提。”可见,同伴交往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发展幼儿与同伴积极交往的能力呢?

1.要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的条件

同伴交往能为幼儿提供改变行为的动力,能为幼儿的观察和模仿提供机会。因此,教师要注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同伴交往机会,给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还要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提供注重过程的游戏,如玩沙、玩水、搭积木等。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将干预降到最低限度,只有这样,幼儿的交往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还要创设活动区域,利用角色游戏发展幼儿协同合作的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和模仿角色的行为方式进行活动,模仿现实生活中角色的关系,学习社会行为准则。角色游戏对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开展“娃娃家”“商店”“医院”“电话亭”“菜市场”等角色游戏,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玩有所学,玩有所乐,玩有所得。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为了逼真地模仿某一角色,不但慢慢掌握了社会行为规范,而且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同时增强了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2.观察幼儿在交往中的表现

教师要抓住每个幼儿的总体行为倾向和典型的性格特征,看他们在交往中谁的行为具有消极性,谁的行为具有攻击性,谁的性格较孤僻,谁能进行成功的交往。例如,有的幼儿在游戏中特别想当“头儿”,许多冲突都会围绕他发生;而有的幼儿胆小,每次游戏总是找不到游戏伙伴或者参加游戏几分钟后就被“开除”,可见这类幼儿的交往能力较差。而另一类幼儿在游戏中善于与同伴合作,他们能提出建议并指导游戏,还能解决游戏中的冲突和分歧,这样不仅能满足其他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还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的幼儿交往能力往往很强。

3.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

教师了解了每个幼儿的交往能力后,要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并鼓励他们逐渐提高交往能力。例如,对于胆小、孤独、交往能力差的幼儿,教师要主动与之交往,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指导。如果他们想加入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可引导其先观察活动内容及活动意图,然后鼓励他们提问:“你们在玩什么?”“你们在建什么?”“我可以参加吗?”同时,要有意识地将交往能力差或行为不当的幼儿与交往能力强的幼儿组织到一起游戏。这样,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就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4.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产生的问题

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会发生冲突,教师可以参与幼儿的活动以缓解或避免发生冲突;也可以运用“移情”的方法使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更好地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产生利他的思想和行为;还可以采用思考练习的方法,指导幼儿讨论并做出适当的行为选择,启发他们更好地理解其行为结果。例如,两个幼儿为争一块积木打起架来,可以引领幼儿设想:如果别人打了你,你会有什么感觉?要想让他还给你,你该对他说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幼儿考虑他人的情感,并学会正确的交往规则。下一步教师要培养幼儿在离开成人的情况下,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产生的问题,正如米德指出的“儿童也是在冲突、挫折和面临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儿童能有机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能对他们正在获得的社会技能和态度的价值及其效果进行检验”。

总之,在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和走向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同伴成人游戏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养大成人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成人不自在
寻找失散的同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