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前置性学习”作业的设计

2019-08-27李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圈画前置性学习预学

李萍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效落实“前置性学习”已成为教师思想观念转变的标志。本文以《我的叔叔于勒》“前置性学习”作业的设计和设计意图的解读为例,通过课例解读为“前置性学习”的实施提供可行的教学实践方案。

一、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生本教育下的“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这种“前置性学习”,类似于我们以前所提出的“预习”。而生本教育下的“前置性学习”是一种有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一般的预习作业。它主要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让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习得学习方法,而非灌输式的“授之以鱼”。

二、怎样有效指导“前置性学习”

对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求有目标,有针对性,同时要能体现知识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新知时都能有所收益。

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前置性学习”呢?下面,通过《我的叔叔于勒》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及设计意图的解读,为“前置性学习”教学实践提供一个案例分析。

亲爱的同学:你好!收到这份预习单时,我们就要开始新的课文的学习啦!今天学习这篇课文,要完成以下三个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能概述文章主要故事情节;2.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语言,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主题思想。

[设计意图:前置性作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确定能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有选择性地学习。这份“前置性学习”作业的设计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亲切的称呼交流中,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凡事预则立。”为更好的达成目标,一定要做好课前的预学,下面请进行语文预学的“三读”,跟老师一起预学吧!

第一遍:出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用横线画出重点词语,标好段落,读不准的、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1.完成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并将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课上交流字音词义。要求:重要字注音、解词,书写要规范工整,力求美观。

[设计意图:“三读”是预学这篇课文的重要方法。学语文,字词积累是基础,“一读”中首先要求掌握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的词语,为助于理解;接着,通过圈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并读一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就能很好地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学会正确运用。课上交流词句,也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节的把握。]

2.请把你自己认为最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圈画出来,重要字注音,课上进行组内和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个人认为最值得积累的词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课前的圈画通过课上交流来检查,在交流中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各自都有收获。]

第二遍:大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语气。读后思考课文的大概意思,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什么?文中的人物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还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来检测自己的预习。

[设计意图:疏通字词后,“二读”环节,是让孩子们大声朗读课文。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经之路。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对于这篇课文,人物的精彩对话描写,也只有在诵读中加以体会。通过朗读,有助于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第三遍:默读课文,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对于这篇课文,首先,请你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请把文中人物对于于勒的各种评价和称呼的词语圈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为做好课上交流,请用圈、画、写等形式在相应位置作简单批注。

[设计意图:“三读”,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首先通过了解写作顺序,初步对于课文“插叙”的写法有所感知。然后通过圈画写简单批注的形式在文中做记号,达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目的。同时,这也为课堂上的交流作了很好的准备,起到“预学”的导学作用。]

当你做好预学的“三读”后,你肯定有了很多的收获,那你对于作者又了解多少呢?请查找资料,将对作者的了解(如:名、评、品等方面)摘錄下来。

[设计意图:预学“三读”后,又回归到对作者等文学常识的积累,“名、评、品”等方面是孩子们该掌握的重点。同时,指导他们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来积累文学常识等。]

“学贵有疑”,最后,请将你预学时产生的疑问写下来,留待课上组内、班级交流解决。

[设计意图:“生疑”“质疑”是预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唤起学生的深度思维。这一环节对于教师“以学定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执教者可以通过整理学生的问题来调整教学内容,将学生问题进行归类,课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合作探究活动,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突破课文重难点。]

在实施生本教育中,读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必然选择。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交流课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含“拮据、栈桥、煞白、十拿九稳”这四个词语的句子时,我主要引导大家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朗读、感悟词语的意思,适时点拨:正因为我们的生活“拮据”,所以大家急切盼望于勒叔叔的归来;但是“栈桥”是什么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适合散步吗?为什么他们一家要到栈桥上散步?父亲的脸色为什么“煞白”了?之前又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脸色的?这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带着你的理解我们来读这些句子。就这样,单调枯燥的语言文字通过点拨朗读在孩子们的眼前、心里活起来,动起来。

三、对“前置性学习”的思考

“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下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因此,引导孩子们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让“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才能成就学生的有效学习。

前置性学习作业的设计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题目不可过多或过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前置性作业完成的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前做,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堂上完成。另外,前置性学习作业的布置还要体现个性化特点,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班级还要建立作业检查反馈制度,以使前置效果最大化。

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有效指导“前置性学习”,教改之路在脚下,只要坚持在路上,就有发展的希望。

作者简介: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圈画前置性学习预学
圈画助力数学阅读
注重方法渗透培养阅读能力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