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ATLAB 的光伏电池简化模型仿真

2019-08-23何文涛谭谱林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步长扰动光照

何文涛,谭谱林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2)

0 引 言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光伏发电的清洁、环保等诸多优点已经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讨论的热点[1],以中国为首的很多国家都相继出台了光伏发电的相关政策,以保障光伏行业全面、稳定以及高效的发展[2]。

1 光伏电池使用数学模型

光伏电池使用数学模型为:

其中,Iph为光伏阵列电流;I0为反向饱和电流;q为电子电荷,即1.6×10-19C;n为二极管因子;K为玻耳兹曼常数,即1.38×10-23J/K;Rs为串联电阻;Rsh为并联电阻。理论模型中的参数Iph、I0、Rs、n很难确定,工程应用困难。图1为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

图1 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

1.1 工程模型

标准测试条件,S=1 000 W/m2,T=25 ℃。光伏电池的工程数学模型为[3]:

与实际环境存在偏差,修正参数如下:

式中,a=0.002 5和c=0.15为温度补偿系数,b=0.000 288为光强补偿系数。标准太阳光照强度Sref为1 000 W/m2,标准电池温度Tref为25 ℃;任意环境温度Tair,单位为℃;电池温度系数K=0.3;太阳光照强度S,单位为W/m2。

2 光伏电池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

通过式(1)~式(11)直接编写M函数,不仅系统简单直观、操作界面简单、参数修改与维护方便,而且为设计人员的代码交流提供了便利和重复使用的优势。

本文选择典型的Solarex MSx60 60 W光伏阵列,标准测试条件下,光强Sref=1 000 W/m2,温度Tref=25 ℃。最大功率Pm=59.9 W,峰值电流Im=3. A,峰值电压Um=17.1 V,短路电流Isc=3.74 A,开路电压Uoc=21 V[4]。仿真模型图2所示。

图2 中,Ramp为斜坡函数,模拟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利用编写的M文件,通过仿真可以获得不同条件下的I-U特性曲线和P-U特性曲线,分别如图3~图6所示。

图3 温度一定不同光照P-U曲线

图4 温度一定不同关照I-U曲线

图3 中能看到,T=25 ℃、S=1 000 W/m2时,在大部分时间里,电压升高,功率成比例升高,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电池功率达到最大值Pm,即60 W左右,对应的峰值电压Um在17 V附近,开路电压在21 V。此后,随着电压的增加,功率不断下降。最大功率随光强的下降而下降,但开路电压下降却很小[5]。

图4中短路电流的值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而不断下降,近似把光伏电池看作非线性直流电源,输出电流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不变,当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迅速减小。

图5、图6中,光照强度为1 000 W/m2,最大功率点的下降伴随着温度的上升,下降的比例相较相同温度下、不同光照时不大。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也在不断变化,即成比例增加。图6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升高时,会发现短路电流的值变化非常小,开路电压却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断下降[6]。

图5 光照一定不同温度P-U曲线

图6 光照一定不同温度I-U曲线

结论:温度不变、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光伏电池能达到最大功率值;对比光伏电池在自身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影响而言,光照强度的变化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3 最大功率跟踪建模仿真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7],常规的有恒定电压法、扰动干扰法、电导增量法以及模糊控制法等。本文采用扰动干扰法,即MPPT方法,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扰动观察法流程图

仿真中用直流变换电路和Boost升压电路,如图8所示。

中占空比:

输出电压:

通过之前编写的M函数,搭建具有MPPT功能的光伏系统仿真图[8-10],如图9所示。图9中电感L取值30 μH,电容C取值280 μF,电容C1=780 μF,电阻值为100 Ω。设置仿真时间为1 s,采用标准光照强度1 000 W/m2,标准温度25 ℃。

图8 Boost变换器电路

由图10可以看出,扰动步长的变化对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追踪影响很大。当步长取值为0.02时,因为步长本身取值较大,约在0.07 s时就能较快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虽然能较快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但是在到达最大功率点附近时产生的波动和能量消耗比较严重。图11中,通过重新选取新的步长0.001,可直观看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的时间明显加长,达到0.78 s,但同选取步长为0.02时相比,此时在追踪的最大功率点处跟踪平滑,最大功率处的波动明显减少,且能量损耗减少。

既要动态性能好又要稳定性好,综合考虑后选取步长为0.003,如图12所示,动、稳态性能都比较理想。

4 结 论

作为一个非线性电源,光伏电池的输出量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日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较为密切。本文通过搭建光伏电池的简化数学模型,有效拟合各项参数的输出变化,能很好地适用于工程实际。文章对扰动观察在MPPT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发现扰动步长值大小的选取对系统的动、稳态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图9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MPPT仿真模型

图10 功率变化曲线(扰动步长0.02)

图11 功率变化曲线(扰动步长0.001)

图12 功率变化曲线(扰动步长0.003)

猜你喜欢

步长扰动光照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当幻想的光照进童心世界
磁暴期间中国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与扰动分析
隐蔽的力量
结合向量化和FFT技术的模型扰动引力快速计算
一种改进的基于SINS/GNSS的水平重力扰动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