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孩子情绪感同身受,做好这5步

2019-08-22晓梅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人婴儿心情

晓梅

国外有社会学家认为,孩子自出生之后,就具备了惊人的学习社交与情绪暗示的能力。如果大人能敏锐地回应婴儿,如目光接触、说话或适时地用抚摸、轻拍来安抚婴儿,婴儿很快就能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他们在兴奋、激动过后,会通过吸吮手指、拍打衣被而让自己平静下来。

当孩子长大一些,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对情绪的管理,更仰赖于父母和身边人对他们的关注与恰当的回应。当孩子处在情绪中,大人如果能暂时放下“我”的看法、观点和感受,站到孩子的立场、角度上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很棒的被理解的经验,也是一次学习情绪管理的机会。

具体来说,做到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需要5个小步骤:

1.用耳朵去听孩子说的话。大人们既需要听孩子所说的内容,也要听孩子的语气、语调。一句“我很生气”,尖叫着喊出来和用低声抽泣说出来,所代表的心情就很不一样。

2.用眼睛去观察孩子的表情、动作。有时孩子会气得脸红脖子粗,有时孩子高兴得眉飞色舞,有时孩子会吓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这些都是孩子的情绪在身体上的信号。

3.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要带着好奇心。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的心情。当大人的脑袋里装满了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念头,常常就会看不到眼前真实的孩子。反之,如果大人可以不急着评判、指导,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孩子,孩子会感受到你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当孩子感受到你是站在他身边的,他才有兴趣和你交流、听你说话。

比如,当孩子看到小伙伴有一个新玩具也很想要时,大人们真正看到孩子“想要”的心情比拒绝、批评孩子或者直接给孩子也买一个更重要。因为拒绝和批评会令孩子对于自己的“想要”感到羞耻;而直接买一个虽然满足了孩子当下的欲望,却让孩子对于自己的欲望没有了解和认识的机会,也没有学习到可以弹性应对自己的欲望。

4.用语言安慰孩子,向孩子描述他的表情、动作。处于情绪风暴中的孩子会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这个时候,质问他“你为什么这样”,或要求他“不许生气”“要讲道理”,对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几乎没有帮助。而用“我听到”“我看到”真实反映孩子的状态,就好像给孩子提供了一面镜子,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地熟悉自己在情绪中的模样。比如“我看见你一直在哭”“我看见你皱着眉,鼻子缩了、眼眶也红了”。

5.帮孩子标识情绪。帮助孩子描述、标识情绪,是簡单却非常重要的步骤。比如,“小猫死了,你很难过”,“他抢了你的东西,你很伤心”,“你嫉妒妈妈抱弟弟”,等等。 我们还可以帮孩子拓展情绪的词汇,比如一位和好朋友吵了架的孩子,除了“生气”,可能还有“伤心”“委屈”“难过”“害怕”等心情。向孩子提供这样的字眼或词语,可以帮助孩子将一种无形的、恐慌的、不舒服的感受转换成某种可以被定义、有界限的事物。

最开始,孩子通过大人们的协助,对于自己的情绪反应只是一个粗线条的了解。慢慢地,当大人对于孩子情绪的观察和理解更丰富、更深入时,就会深化、细化孩子对于情绪的理解。这个过程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有什么感觉,而是帮助他们组织一些词汇和说法来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情绪。知己知彼,孩子越能精确地用语言表达感受,对自己的情绪也就越有管理的能力。

最后,还要允许孩子有时会有相互矛盾的心情。比如孩子既想去和好朋友玩,又想在家打游戏;或者孩子既想去露营,又喜欢待在家里享受空调的凉爽。这时,家人可以引导孩子去探索不同的情绪层面,并且让他们安心,知道同时拥有相反的感觉也是很正常的。

猜你喜欢

大人婴儿心情
大人的快乐
天天有个好心情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婴儿为何会发笑?
心情
婴儿喂养硬指标
稚趣心情
我的班主任大人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
给婴儿制作补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