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4项权利,早该还给孩子

2019-08-22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8期
关键词:选择权妞妞爸爸

給孩子放权,

代表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他是一个人,

而不是一个附庸、工具、宠物或者玩偶;

给孩子放权,

代表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相信孩子有资格、有能力做出

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给孩子放权,

代表父母对孩子最深的爱—

我们希望你能自己走得更远,

哪怕这意味着你将与我们分离。

乖小孩

身为学霸的我,

在工作后吃瘪了

茶水间里,几个同事在聊天,阿婉觉得他们是在议论自己。就在几分钟前,她把资料复印错了。虽然领导说:“没关系,我自己调整吧!”她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再郑重地道歉一次。领导交代任务时,她正在帮一个同事对账,所以才没有听清楚他的要求。因为阿婉好说话,同事们经常把自己的工作塞给她,而她不敢拒绝。

阿婉很发愁:“如果工作像上学一样简单,该有多好啊!”从小到大,妈妈会陪她做作业,给她制定学习计划,她只要按部就班地照做就好了。去上辅导班时,她在前面听课,妈妈坐在后面记笔记。妈妈永远有方法让她的学习名列前茅;而她也习惯服从妈妈的安排。为了不让妈妈失望,她拼命学习,从来不出去玩儿,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夸她乖。

但是,大学毕业后,阿婉彻底迷失了方向,她缺少继续前进的动力,处理不好同事关系,领导的一句批评就会让她难过很久。

点评

一个最乖的小孩,一定是自我压抑最严重的小孩。他们用迎合、讨好别人的方式来获得认可,而且,讨好容易上瘾。

阿婉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不懂得拒绝。在她看来,哪怕拒绝对方一个小小的要求,也会引来人际关系中的“海啸”。她为什么不能忍受人际关系的张力呢?一方面,她活在妈妈的期待中,没有童年,没有游戏。妈妈的态度是在告诉她,你的感受不重要,你没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这会令她以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如果自己不能让别人满意,那么自己就是错的。

乖小孩的适应力较差,而且过度依赖。他们没有学会自我抉择,所以总是期待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他们没有学会自我表达,所以总是在别人的意见中迷失自己。

妈宝男

妈妈说的话永远是对的

吕新是个“妈宝男”,认识他的人都知道。

三十几岁的人了,每天下午3点半准时给妈妈打一个电话。有一阵子,吕新所在的部门特别忙,所有同事都要加班。他觉得太累,就让妈妈来接他。结果,那段时间里,吕新妈妈每晚准时出现在领导的办公室,为儿子“请假”。

看吕新一直单身,同事好心给他介绍对象。刚接触几天,吕新就挑出人家一堆毛病:喝30元一杯的咖啡太浪费,不会持家;结婚后不愿意和老人一起住,自私,不孝顺;性格太好强……

其实,以前吕新也恋爱过,还带着女友回家了,但是对方一见到吕新妈妈就被吓退了。吕新妈妈温柔地说:“我们新新从小可是被我和他爸爸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他什么活儿都不会做的,吃鱼时,鱼刺都是我帮他挑的……你们结婚后,咱们一定要一起住,新新离不开我。不过你放心,我可以帮你们做家务!”

女友试图向吕新求助,吕新却说:“我妈说的没错!”女友对他彻底绝望了。

点评

每一个妈宝男的背后,永远有一个愿意满足他所有需要的妈妈。她幻想自己能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从不舍得让孩子难过。于是,在妈妈密不透风的爱中,吕新没有权利去做任何事,包括挑鱼刺,他的成长空间被严重压缩了。吕新的幼稚,就是这种教育的直观体现。

同时,妈宝男很难和他人发展出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会把所有人自动地分成两类:妈妈和其他人。如果其他人不能像妈妈一样对自己好,那么,他们就是坏人。妈宝男无法真正地和其他人发生融合,妈妈给他的爱没有留给他发展其他关系的空间。所以,吕新面对女友时才会显得过分挑剔。

反叛者

你不给我权利,我就抢

已经28岁的明强让父母很无奈:“他总是和我们对着干!”高考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他居然没有出现在考场,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最后只读了一个专科。爸爸帮他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他上班没多久就辞职了,自己跑去练摊儿。父母催他结婚,他连女朋友都不找,还宣称自己是个不婚主义者。父母安排相亲,他故意胡言乱语,把相亲对象气跑了。

从小,明强的爸爸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明强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他严厉的批评和责罚,经常对他说:“闭嘴!不懂你就不要乱说话!”报兴趣班时,他想学围棋,爸爸坚持让他学画画。“在家里,我什么话都不敢说,什么主都做不了,我就是爸爸的玩偶。”

初二时,明强第一次离家出走。当时没和父母发生什么冲突,他只是突然很想逃离。关掉手机、在街上自由地闲逛时,他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从那之后,他决定不再听任何人的话。

点评

人们喜欢用“青春期”来解读孩子们的反叛,但事实上,很多人会用自己的一生来反叛。

明强的反叛,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应。在高压下成长,明强没有机会判断前行的方向,也没有机会思考未来。刚开始,他会认同爸爸的要求拼命努力。当他发现自己的努力没办法改变爸爸的教育方式时,就会自暴自弃。同时,他选择把愤怒还给爸爸,让他体会和自己一样的无力和痛苦。由此可见,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只会让孩子和我们最初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父母越在意什么,孩子就越想摧毁什么。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困惑,既然放权这么重要,不放权有那么多严重后果,那我可以给孩子赋予哪些权利?放权后,孩子出事儿怎么办?别急,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给孩子放权,让他实现独立和自主

决定是否放权前,父母首先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想养育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还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父母的价值观,是选择教育方式的基础。如果想要养育一个独立自主、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孩子,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放权,赋予孩子一些基本权利,比如发言权、选择权、行动权和支配权。

给孩子发言权,意味着在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上,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比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喜欢学习钢琴吗?”“爸爸妈妈准备装修房子,你有什么好点子吗?”“对于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

当孩子拥有发言权后,很多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5岁的妞妞讨厌睡午觉,妈妈尝试过很多方法她都不睡,这让妈妈很苦恼,一天,妈妈问她:“不睡午觉,你真的不困吗?不累吗?”妞妞回答说:“不困啊!一点儿都不累!”妈妈担心地问:“可是,如果你不午睡,发出吵闹的声音,爸爸妈妈也没办法午睡哦。”妞妞的答案让妈妈震惊:“我能够保持安静!或者,我到离卧室最远的地方玩儿,不吵你们!”就这样,妈妈和妞妞达成了新的约定,而且妞妞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而这一切都是从妈妈倾听孩子,把发言权还给孩子开始的。

给孩子选择权,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孩子做选择,它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教育风格。民主型的父母,可以允许孩子不饿的时候不吃饭,或者感觉冷的时候自己加衣服。选择权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增加,比如,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餐厅,选择旅游的目的地,选择自己房间的布置风格,选择兴趣班,选择学校和专业,选择结婚对象,等等。

而控制型的父母会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试图掌控一切,不管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就像网上流传的那句话: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但是,控制在很多时候很无力。一年级的乐乐经常喜欢啃指甲,每次爸爸看到他把手往嘴里送都会严令制止。可是,爸爸越是禁止、纠正,乐乐就越喜欢啃指甲,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其实,想要改变这个习惯很简单,只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选择的。爸爸试着告诉乐乐:“啃指甲没关系,你注意一下卫生就好。”乐乐能接收到两个信息:第一,爸爸关心他的健康;第二,爸爸允许他选择啃或不啃指甲。拥有选择权后,乐乐不再因为啃指甲而内心激烈冲突,渐渐地,啃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给孩子行动权,意思是允许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拥有一定的行动自由。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洗袜子、刷碗、擦地、择菜,做一些简单家务,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拥有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几乎和大人形影不离,很多行动自由都会受到限制,比如孩子已经10岁了,父母还不让他自己过马路。如果父母始终握着行动权不放,孩子是得不到成长的。我们不要期待孩子某一天突然变成大人,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

给孩子支配权,意思是允许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支配他的时间和金钱。比如,放学后的时间到底属于谁?孩子觉得放学后应该先玩儿一会儿,然后再写作业。大人觉得,孩子应该放学后立刻写作业,写完再玩。于是,大人不停地催促,孩子使出各种手段拖延。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把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孩子,同时用启发式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关于怎么写作业,你有计划吗?”孩子可能会说:“我玩儿一会儿电脑,半个小时之后写!”半小时之后,父母再次提醒孩子,孩子的配合度就更高了。

也许,孩子行使支配权后会制造很多麻烦。比如,你刚刚让他自己支配零花钱,他一下就花了很多。但这正是让孩子学习新技巧的有利时机。你可以描述问题:“一个星期的零花钱,你在周三就花光了,那么剩下几天如果看见喜欢的玩具,你就没钱买了!”然后等待孩子的回应,让他自己思考解决办法。比如孩子会说:“你借我15元,我从下周的零花钱里还给你!”这样一步步地推进,才有机会在细节中教会孩子如何处理问题。最终,孩子行使自己的支配权会更加顺畅。

孩子学习行使发言权、选择权、行动权和支配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不要因为孩子没准备好或者搞砸了一件事就立刻收回他的权利。这样,孩子会更加受挫,不愿意承担责任。孩子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挫折和痛苦,父母要管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克服代替孩子的冲动,才有可能给孩子赋权,继而养育出独立自主的孩子。请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当我们把目光放得长远时,我们才更能調动智慧和能量;如果只盯住孩子眼前的不足,我们会束手无策。

当然,放权不等于弃权。父母要逐步赋予孩子权利,不能一开始就简单粗暴地完全放手。孩子受年龄的限制,社会经验不足,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在写作业的时间里玩儿手机,我们可以让他通过试错来成长。但是,一些违反道德、法律或威胁孩子自身安全的事情,比如在车库入口玩儿滑板,父母必须守住底线。如果孩子越过底线,要给予严厉的警告和制裁,确保孩子不再做出类似的行为。

同时,放权并不是把责任都推给孩子,父母同样要承担放权之后的结果。放权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孩子成长,父母仍然要扮演父职、母职的角色,陪伴孩子解决成长的困难。当孩子的能力增加到能独当一面时,再慢慢地、得体地退出。

那么,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行使他的权利,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帮助他增加能力呢?我们来看看“赋权教育”的倡导者、著名教育学者方刚是如何做的……

猜你喜欢

选择权妞妞爸爸
薮猫妞妞减肥记
没关系
大喊大叫
我和爸爸
爸爸
咕噜牛和小妞妞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