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父母

2019-08-22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8期
关键词:成人身份内心

阿达丽

晨帆心理中心儿童心理专家,“阿达丽孕产妈妈热线”创办人。

高考成绩不错的儿子,甩了发挥失常的女友

Q:儿子高二时谈了个女友,两人关系很纯洁,而且互相鼓励,成绩不降反升。但高考分数一下来,儿子就提出了分手。因为“她发挥失常,上不了当初我们约定的大学。”我很意外,觉得儿子做法欠妥。这样的男孩肯定不招女孩待见呀,我该怎么跟他谈呢?

A:可以谈,但是父母头脑中要先倒空,把“觉得儿子做法欠妥”“这样的男孩肯定不招女孩待见”的观念扔到一边,因为这些是父母先入为主的道德绑架。

高二的孩子进入了青春高峰期,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内心的价值观、世界观只是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很容易变化。要想进入孩子的内心,最好的方法还是沟通。但要注意3点:

其一,保持中立。如果急于做判断,那么孩子连机会都不会给你。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容易夸大言辞,表现出挑衅的行为,父母就很容易被激怒。因此,父母要先消化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中立,顺利通过孩子的考验。

其二,把孩子遇到的问题与父母的观点不同正常化。双方都要知道,青春期阶段所有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是“不成熟”“不懂事”孩子才有的。比如,有的孩子谈恋爱了,但因为父母觉得“离谱”而分手,其本質也是这一阶段会遇到的正常问题。这么一想,冲突矛盾正常化,彼此的敌对情绪或者对峙感就会消失,敞开心扉沟通才有可能。

其三,帮助孩子重新架构。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或者解释,帮助孩子对这件事的意义进行重新架构。这样做可以把孩子的行为或问题放到更大的框架之中,扩展孩子的已有认识,但不要强迫孩子去接受。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与支持,信任父母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而非和别人的父母一样只是情绪化地表达。

父母不要总在沟通前考虑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什么样的结果,而是要多想想 “我应该和孩子怎样说、说什么”,再沟通,也许就能听到孩子的真实想法,引导孩子自己妥善处理这件事。

女儿对离异的父母意见大

Q:女儿12岁,离婚后就一直跟着我。每到寒暑假,前夫把女儿接到他那里住。每次去父亲那里,女儿表现得都很高兴。暑假临近,她又要去父亲那里了。我却偶然听女儿跟朋友诉苦,说她一点儿都不想去,跟着我也没意思。我们都没有再婚,对她也很好。女儿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A:身为父母,要善于观察和沟通。认真观察女儿每次去爸爸那儿或回来时的状态,比如语言的表达、情绪的流露,是否都发自内心?如果母亲能确定女儿的状态是发自内心的开心,那么偶然听来的话就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孩子那么说,也许是她的人际需要。

沟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3种“自我”,代表着3种身份:“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简言之就是每个人的心里装着3个“人”的经验或模式。在沟通中,如果想有效,身份最好一致或互补。比如和伴侣谈话时,如果伴侣用“成人自我”,你用“父母自我”,效果会怎样?

丈夫:周日我想带孩子去动物园,你觉得如何?(成人自我)

妻子:你就想着玩玩玩,孩子有课外班你忘记了吗?你什么时候也能像别的爸爸一样关心孩子的功课?(父母自我)

丈夫:……

“父母自我”是指沟通时,内心的“父母经验”即指责和高要求会跑出来,让对方无所适从。所以上面的谈话,要么用“成人自我”就事论事地沟通,要么用“儿童自我”来回应。某些沟通的事情上,如果能用内在“儿童身份”沟通的话,也会有效。

这位妈妈的困惑,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成人自我”要求一个12岁的孩子也要用,如果妈妈能用自己内心的“儿童身份”来对孩子表示好奇,或者用“成人自我”进行观察和尊重,孩子一定会积极地回应。

猜你喜欢

成人身份内心
养大成人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神奇的太阳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