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阶段性变化实证研究

2019-08-22潘文荣

农业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边际农村居民

◎潘文荣 刘 英

一、引言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持久动力。消费结构是消费问题的重要分支,它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对消费的增长有重要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4 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比42.65%。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消费规模过小。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21.9%,而农村消费是整个社会消费不可或缺的分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及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阶段性分析,不仅能把握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于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种“以写促读”策略中的“写作”,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提取、梳理、概括文本信息,厘清文章脉络,并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点在于对文本信息的归类整理和思路脉络的梳理。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画结构图、画线索图、列提纲、做表格等形式。

纵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众多知名学者对消费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 恩格尔在19世纪通过分析欧洲居民的消费情况,提出了“恩格尔系数”。随后的学者提出了从早期较常使用的LES 模型到ELES 模型,再到现在的聚类分析、AIDS 模型、Panel Data 模型等,目前国内学者多数采用AIDS、ELES 等模型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但AIDS 模型对各项数据均采用相对比重指标,可能存在失真的危险;相比较,ELES 模型在估计参数时无需任何价格信息,具有对数据依赖性小、参数易于估计等优点。其次,虽然很多学者对中国及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做过研究,但还没有学者运用ELES 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分阶段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数据,运用ELES 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时段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方向,挖掘消费热点,为引导我国农村居民合理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提供量化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ELES 模型

ELES 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用于分析居民消费结构较为偏好的模型。它注重消费结构中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综合分析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全面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模型基本形式是:

施工技术人员在确定钻孔孔深以及孔位之后,还应做好杂物的清理工作,以免出现塌孔以及泥浆沉淀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清孔时应采用正循环与反循环钻机的方法。在稳定的土质结构中,清孔应采用真空吸泥机,以免导致土层坍塌问题。一般应清两次孔,在结束成孔作业后在进行一次清孔操作,以便准确测量孔深。在安装完钢筋笼后还应进行第二次的清孔操作,并观察流出水体以明确是否需要进行第三次清孔。若流水比较干净不存在超过1cm的粗粒渣,且孔底泥浆粘度小于28Pa时,则清孔符合要求。

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主要在模拟病房进行,对象主要为模拟人,形式是将教师示教的流程进行回忆、再模仿训练。机械的模仿训练侧重于流程的再现,忽略了服务对象——人的心理需求,导致学生走上临床后面对个性化人文护理需求无所是从。训练情景与临床情景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验室模型人身上操作时,学生难以真正进入护士角色,影响其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3]。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如图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急剧下降,2009年仅为8%,虽然之后上升明显,但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导致2012年又出现了人均纯收入增速的极小值。因此,本文以2008年和2012年为节点,将时间分为2005-2008年、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阶段,利用Eviews8.0 建立ELES模型。数据来源均为《中国统计年鉴》,由于2013-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不能准确获得,本文对该阶段数据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代替。规定分别为我国农村居民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的消费支出。

需求收入弹性为:

(二)数据来源

图1 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速度

表1 各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参数估计结果

三、分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一)实证结果与检验

但从纵向来看,食品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最为明显,从0.50 降为0.24,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对食品的需求已开始由解决温饱向追求质量转变;居住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波动最大,2005-2008年为0.21,四年后降为0.10,到2013-2016年又升至0.19,这可能是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使得我国农村居民倾向于增加储蓄来购置房产以自住或保值增值,使2012年之前居住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但最近几年“炒房热”以及各地区房价普遍上涨,加上大量房地产相关的投机行为,使居住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又开始逐步上升。而文教娱乐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幅度最大,从0.01 上涨为0.11,我国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的消费倾向大幅上涨,说明农村居民对人力投资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消费有了很大改善;交通通信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从0.07 升至0.16,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之前有所提升,逐渐增加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再次是医疗保健支出,2005-2008年为0.05,到2009-2012年升至0.09,之后基本不变,说明农村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而后由于新医改的推进,有效减轻了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2008年以前由于居民收入的基数不高,储蓄率仅为0.07;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四年后储蓄率升至0.30,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受历史环境影响对储蓄有较强偏好,老百姓更愿意把钱形成储蓄,而不是把钱投入其他类型消费来提升生活质量,这恰恰也是消费需求不旺盛的证明。

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数据代入(3)式,得出各项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结果如表2。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八大项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都为正数。2005-2008年居民对食品需求很大,其消费支出的增长高于收入的增长,2009年之后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均介于0 和1 之间,说明从那时开始食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不敏感,缺乏弹性;我国农村居民衣着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对衣着消费支出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奢侈品也变为了生活必需品;居住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上下降了0.48,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居民收入的增加也难以补齐房价的增长;生活用品及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一直大于1,但总体略有下降,说明居民对该类商品的需求意愿大,但由于收入限制使之难以成为生活必需品;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的需求收入弹性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2013-2016年两项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 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对这两类商品需求的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在2012年以前出现急剧增加,2012年以后略有下降,可能是医疗保障体系得到有效改善,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的结果,但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近些年一直大于1,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可能不及医疗费的增长率,这也是农村一直存在的“看病难”现象的证明。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对于农村居民而言都是弹性较大的奢侈品,其收入弹性均大于1。但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本来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会逐渐被认为是必需品,本来被认为是正常商品的东西,可能就成为劣等品。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层级还比较低,农村消费市场发育迟缓。

许沁静静地想了会,然后点点头,说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等葛局长把钻戒还我了,我就把钻戒直接还你,你把三万五和相关手续都给我。为这事,葛局长对我很有意见了,但现在,他知道我把钻戒还你了,应该相信我也是不得已。……对了,葛局长知道这事么?玉敏说当然知道,他不会对你有意见的。许沁说玉敏,你帮我在葛局长面前多多美言,以后劳烦他的地方还多着呢。玉敏爽快地一伸手,握着许沁的手说,许姐,我就等你表这个态了。姑父那儿,我会帮你说话的。

(二)消费结构分析

1.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第一,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明显上升,但查阅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可推算出,40%左右的农户消费水平仍在基本消费水平线波动。食品和居住的消费支出一直占据农村消费支出较高的比重。尽管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对传统型和温饱型方面的消费逐渐放缓,由于近年房价上涨,居住支出较其他消费项上升幅度更大。交通通信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幅上涨,至2016年其收入弹性最高且大于1。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居民对私交通通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表1为我国各阶段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ELES 估计结果。由结果可知R2 最小为0.88,回归系数b 除了2005-2008年的食品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和其他支出外都通过T 检验,说明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拟合程度较好。

2.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其实有关许春花的信息,还是镇上那家悦来客栈的老板娘告诉我的。我在柳江古镇采风的时候,就一直住在悦来客栈里。

表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方面,制作教学短视频.众所周知,高中电磁学知识点较多,包括静电场、磁场、恒定电场等,涉及较多概念.部分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为辅助学生课前更好的学习,正确理解电磁学相关概念,教师应利用专业软件录制短视频,彻底将某个知识点讲透彻.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作短视频时应注意:其一,为防止学生走神,制作视频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几分钟左右.其二,短视频结尾,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提供相关教学素材.教师可将电磁学教学设计文件及教学PPT文件,打包上传至班级QQ群中,要求学生下载观看,更好的指引学生学习.

第二,农村居民的储蓄意愿较高,从边际消费倾向的总和可以看出,虽然最近几年通过从供给端发力,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部分得到释放。但消费观念的改变是释放消费潜力的关键。教育文化程度不够高可能导致居民的消费观念很难改变。从上文可知,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最大,其收入弹性也大于1,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已意识到人力投资和精神消费的重要性,文教娱乐将是未来农村地区消费的一大热点。

第三,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的大难题,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仅为0.09,但医疗保健的收入弹性也大于1。这可能是近年来农村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农村居民因病死亡的人数增多,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甚至赶追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弱,“养病”观念习以为常。

(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较之前有很大改善,但消费层级还比较低。因此,对如何改善消费现状来刺激农民消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供多种适合农民的就业形式,积极鼓励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控制房价不合理增长。有序的消费市场秩序和健康的消费环境能极大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完善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优化布局、避免死角,推进交通网络和服务设施全覆盖,完善农村流通网络

第二,大力宣传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改善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引导农村居民重视对教育方面的支出,对自身精神层面建设的投资。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居民消费观念改变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的引导和相关消费政策的扶持,鼓励和刺激农民消费,使农村居民的消费目的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从而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

第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全覆盖。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变化幅度,使医疗费用与医疗技术劳务相匹配,实行医疗服务机构主动降低成本费用的奖励机制,合理调节医疗服务价格与医疗服务价值的定价制度,在提升医药服务价值的同时,确保医疗服务价格与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边际农村居民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