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学角度看“吝啬鬼”形象

2019-08-13张睿思

文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吝啬鬼荒诞美学

内容摘要:在世界文学长廊中,有这样一群“吝啬鬼”,他们生动饱满又个性十足。让读者又气又笑之余,又生感慨万千。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审美的方式去审视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两位“吝啬鬼”:葛朗台与严监生。看美学视角下的“吝啬鬼”形象有哪些独特的“丑”、“美”、荒诞性和喜剧性。

关键词:美学 吝啬鬼 丑 荒诞 喜剧性

从“吝啬鬼”这一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绰号上,我们可以轻易的抓住这类形象的典型特点:吝啬。但今天,我们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这类形象寻找这种吝啬之中的美的体现,以及这样的形象中的美学价值。

1.“吝啬鬼”形象中的丑之美:“丑”,作为给人以厌恶为主的复杂情感刺激的审美类型,它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它体现着一种消极、否定的生活内容,是对人生命价值的抵触与毁灭。这种丑在“吝啬鬼”这一典型形象中可以看到。葛朗台作为一个疯狂的金钱爱好者,他爱财如命,见钱眼开。他眼中根本没有家庭、道德、情感的观念,妻子一死,他便为遗产的继承权发愁。直到女儿放弃继承财产,他才平生第一次拥抱、赞美了女儿。而严监生的形象也如葛朗台一般极具丑的一面,他有钱却又极为吝啬。他生了重病,却舍不得人参等物,在赵氏提起送舅爷赶考盘缠时,他一脚将猫踢开。这些细节都体现形象中吝啬的一面。从审美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美”的内涵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蒋孔阳)。那么,“丑”是不是“美”的一种?如果是,对这种非主流美的审视意义在哪里?我们审视“吝啬鬼”形象的丑之美,其真实目的不是来探究它的产生,更多的是去批判。探讨从人类最本质的力量中产生的这种“丑”,是为了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深刻批判。因而,这种丑之美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以这种给人带来不适的刺激感,来引起人们更深刻的思考,从而通过这种批判来警醒、启发人们。

2.“吝啬鬼”形象中的荒诞:“荒诞作为丑的极端化形式,是理性协调的颠倒,表现为极度的不合理、不正常,给人以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的痛苦感受。”换句话说,荒诞不仅是一种丑的极端,也是一种悲剧性与喜剧性的混合,它将痛苦与诙谐的两种情绪复杂的融合。“吝啬鬼”形象的刻画中存在着这种荒诞性。葛朗台在临死前听见神父让他亲吻镀金的十字架,他便瞬间清醒,瞪大了双眼,那双仿佛死了几个小时的双眼又突然活了过来,他做出骇人的挣扎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中,最后一句遗言没有提起亲人,而是“把一切看好,到天国来向我交账。”严监生的荒诞性体现的更加精彩。他的生命已到尽头,却又如何都不肯咽了自己最后一口气,只是伸出两根手指示意家人,家人纷纷猜测。最后赵氏的话揭开了谜底:迟迟不肯咽气竟只是为了油灯里燃着两根油绳,恐废了灯油,只待赵氏挑断一根,他便阖眼离去。这样令人觉得不可思议、违背常理的情节进一步圆满了吝啬鬼的形象。这种荒诞既有着喜剧般令人捧腹的效果,又有着悲剧般将人刺痛的能力。这样荒诞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无意义,但从这种无意义中恰恰令人体味出一種特定意味来。“吝啬鬼们”死时的情节给人以剧烈的荒诞感受。这两种同样无意义的行为举止在他们临死前的、人生结束的重要时刻出现了,又给这样无意义的行为加上了一种特别的意味。

3.“吝啬鬼”形象中的喜剧性:喜剧的主要特征是不协调性、矛盾性,其最突出的审美效果是“笑”。这种喜剧性是指在审美者未深入思考之前,得出的最直接最自然的笑的效果。在初读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表现一定是笑。怎么能不去笑呢?当你知道天下竟然还有如葛朗台和严监生这样愚蠢、吝啬的人的时候,你自然会带着一种高高的优越感对不如你的人进行嘲笑。在嘲笑之中,仿佛你的荣誉突然出现了,你的能干和智慧都要显现出来了。从而,你在面对这两个吝啬鬼时自然是轻松的,你心想:反正他们做出什么蠢事都是正常的。但,当你面对的是具有崇高感的悲剧主人公时,你自然会为他捏一把汗。为他从紧张到痛苦。喜剧性的“吝啬鬼”形象的确不需要人们的关切和挂念,他们的形象只会在你突然顿悟时给你狠狠一剑。你会发现他们可能是被作者夸大了的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或者,在嘲笑他们的你的身上就带着这种深思后会显露的喜剧性。

我们从美学角度来看“吝啬鬼”形象,是因为这种文学上的典型形象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从这种丑和荒诞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丑”与丑到极致而产生的荒诞势必会给人以更加强烈的刺激。这样强烈的刺激势必会引起人们更强烈的反感和对主流美的渴望与追求。也因此,我们审“丑”是为了进一步对“丑”进行批判,进一步表达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也就是说“吝啬鬼”这样丑的形象之所以存在几百年而光彩依旧,正是因为他们足够丑,也足够激发人们厌恶,进而来反感“丑”、追求“美”。而从喜剧的角度说,“吝啬鬼”这样的形象的存在反而可以更好的带来一种反思后的阵痛,更有利于培养人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巴尔扎克.《守财奴》

3.吴敬梓.儒林外史[M]

(作者介绍:张睿思,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吝啬鬼荒诞美学
印花派对
吝啬鬼
纯白美学
智服吝啬鬼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论《等待戈多》表达上的非逻辑化形式
春食色彩美学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妆”饰美学
不要吝啬鬼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