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杂交配套在繁殖性能上的对比分析

2019-08-12陈志林吴德铭师晓杰卫恒习张守全

养猪 2019年4期
关键词:杜洛克长白大白

陈志林,吴德铭,师晓杰,张 凯,卫恒习,张守全

(1.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云浮 527400;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2)

杂交配套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专门化品系为亲本进行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的繁育体系。生产实践表明,杂交配套的开展能获得具有高度杂种优势的后代,从而提高猪群的繁殖力和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1]。本试验以温氏食品集团粤西地区3个种猪场的多个专门化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杂交组合试验来对比分析杂交配套在繁殖性能上的影响,以为猪群的繁育生产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来自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粤西地区3个种猪场,共计12 612头(不分胎龄)母猪。试验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试验过程主要对各配套系的繁殖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的指标包括公猪的耳号、品系及采精情况,母猪耳号、品系及配种数量、配种分娩时间、分娩数量、胎均总仔数等。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计有二元杂交配套、三系杂交配套和系间杂交配套等3个配套类型,每个配套类型共分3个组别,分别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具体的配套类型及分组情况详见表1。

表1 试验分组情况

试验母猪每天使用公猪查情2次,具体操作时间如表2所示。8月龄以上的发情母猪通过常规人工输精连续配种3次或3次以上,每次输精间隔为8~16 h,每次输入80 mL质量合格精液(精子运动活力≥70%)。试验母猪体况正常,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饲养和管理方式一致。母猪不同生理阶段饲粮营养水平依据中国《猪饲养标准》(NY/T 65—2004)。

表2 查情配种时间

1.3 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9进行整理筛选,分娩率指标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其他指标则使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均使用平均值±标准误的形式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元及三系杂交配套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二元及三系杂交配套的繁殖成绩如表3。二元杂交配套方面,Ⅱ组(B系长白♂×B系大白♀)的分娩率、胎均总仔及胎均健仔分别为94.56%、15.81头、12.66头,均极显著高于Ⅰ组(A系长白♂×B系大白♀),且胎均总仔和胎均健仔极显著高于Ⅲ组(B系大白♂×A系长白♀);另外Ⅱ组繁殖效率达到1 495头,为3组中最高。因此,B系长白公猪与B系大白母猪的二元配套模式在繁殖性能上更具优势。

三系杂交配套是以二元杂交配套为基础的延伸。由数据上可知,Ⅲ组(C系杜洛克♂×B*A大长二杂♀)的分娩率、胎均总仔、胎均健仔均极显著高于Ⅰ组(C系杜洛克♂×A*B长大二杂♀)和Ⅱ组(C系杜洛克♂×B*B长大二杂♀)。另外,Ⅲ组的繁殖效率为1 288头,为3组中的最高。因此,C系杜洛克公猪与B*A大长二杂母猪的三系配套模式更能体现其繁殖性能的优势。

综上所述,二元杂交在繁殖性能上最优的组合为B系长白公猪与B系大白母猪的配套;三系杂交在繁殖性能上最优的组合为父本C系杜洛克猪与母本B*A大长二杂猪的配套。

表3 二元及三系杂交配套的繁殖成绩

2.2 系间杂交配套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各组的系间杂交配套是以A系长白公猪与B系大白母猪为曾祖代的基础上设计的,其繁殖成绩如表4。在分娩率方面,Ⅱ组 [C系杜洛克♂×B*(A*B)长长大三系♀] 为90.80%,极显著低于Ⅰ组[C系杜洛克♂×D*(A*B)长长大三系♀] 的 93.00%和Ⅲ组(A 系长白♂×B 系大白♀)的 93.55%(P<0.01)。此外,Ⅱ组的胎均总仔为12.27头,同样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1);Ⅱ组的胎均健仔为 10.60 头,显著低于Ⅰ组的 10.83 头(P<0.05)。繁殖效率方面,Ⅱ组为1 114头,为3组中的最低。综上所述,相比C系杜洛克公猪与B*(A*B)长长大三系母猪的系间配套,以C系杜洛克猪为父本,D*(A*B)长长大三系猪为母本的配套模式在繁殖成绩方面更具有优势。

表4 系间杂交配套的繁殖成绩

3 讨论

3.1 杂交配套与杂交优势

实施杂交配套的目的是利用系间杂交优势和互补效应来获得某些性状优于双亲的优质后代。本试验结果显示,以B系长白公猪和B系大白母猪为双亲的二元配套在繁殖性能上表现得较为优秀,其中分娩率为94.56%,胎均总仔及胎均健仔分别为15.81 头、12.66 头,繁殖效率达到 1 495 头;然而,其杂交后代B*B长大二杂母猪并没有在繁殖性能上达到优于双亲的效果,杂交的后代分娩率仅有89.01%,胎均总仔为 12.47,繁殖效率为 1 110 头。相对应的,虽然以B系大白公猪和A系长白母猪为双亲的二元配套在繁殖性能上极显著低于以B系长白公猪和B系大白母猪为双亲的二元配套,但其杂交后代B*A长大二杂母猪在三系配套中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其中分娩率达到95.66%,胎均总仔及胎均健仔分别达到13.46头和12.08头,繁殖效率达到1 288头,后代的繁殖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双亲。

3.2 杂交组合筛选

商品代是配套系在“最佳杂交模式”下产生的杂优后代,各个专门化品系所具有的优点在商品代应该得到最大体现,但往往由于培育出的配套系不是“最佳杂交组合”,其后代没有表现出的杂种优势[2]。因此,开展系间的杂交组合筛选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的系间杂交配套试验的结果显示,以D*(A*B)长长大三系猪为母本的系间杂交在繁殖性能上与曾祖代的差异不显著;以B*(A*B)长长大三系猪为母本的系间杂交在分娩率和胎均总仔上极显著落后曾祖代的水平。以上这两种杂交组合的后代均未有表现出比亲本系更优秀的繁殖成绩,产生的配套系未达杂种优势的效果。

3.3 研究的局限性

相比一般商品猪,杂交配套的商品后代具有更高的杂种优势[3]。然而,配套组合中的杂交配套试验是一个十分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评估的包括总仔数、健仔数、21天龄窝重、阶段性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肉色、眼肌面积、屠宰率、体长、体高、背膘厚等诸多性状。本研究仅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杂交配套对繁殖性状的影响,未能开展包括肥育性状、胴体性状、外貌性状等配套试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猜你喜欢

杜洛克长白大白
长白老林
大白
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繁殖性能分析
不同品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比较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虎头虎脑的“大白”
秘密
大白诞生记
选购杜洛克种公猪要“八看”
助学老人马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