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培养

2019-08-01尹怡美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意识培养金融风险大学生

尹怡美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伴随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学生也参与到金融活动之中,随之,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培养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是确保家庭金融安全的需要,是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也是社会预防金融风险的需要。但是,由于一些学生缺乏金融基础知识、金融法制观念、理性消费思维等,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比较低下,所以必须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学习金融基础知识,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降低风险机会;增加正规的金融产品供给,适当满足大学生金融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构筑大学生金融风险防火墙。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136-03

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经济總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了。伴随经济体量的增大,我国的金融资产也在快速增长。现在人们参与金融活动的活跃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了。受社会的影响,我们一些大学生也在关注金融发展,甚至直接参与金融活动。作为一名金融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笔者也时常关注同学们的一些金融活动和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一些学生陷入网贷、裸贷的事件。当看到个别同学因为陷入金融骗局不能自拔,导致学业中断、家毁人亡的悲剧时,就感到十分恐惧和痛心。结合粗浅的专业知识,经思考认为,这些悲剧发生的背后主要是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特别是非金融类的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比较缺乏所致。在参考一些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学生的视角去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的现状,分析导致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薄弱的原因,提出增强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的对策,意在提醒同学们增加金融知识,培养金融理念,强化金融意识、树立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少犯错误,不给父母、家人增加更多的负担。

一、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意识

(一)金融风险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钱越来多。社会民众与金融业、金融生活紧密相连,很多居民家庭不仅通过银行存款增加利息收益,也通过股票、证券、保险、基金等交易方式获取收益。可以说,金融已经从一个“高大上”的名词变成了老百姓也能“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参与金融工作和金融生活是一个充满金钱诱惑的活动,既可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所谓金融风险,就是指与金融有关的一切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大量的个人主体是参与金融的重要主体,因此金融风险一旦产生,可能会对老百姓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金融风险一般具有下述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什么时候发生,由什么事件引发金融风险,往往是不确定的,如2008年发端于美国,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是很多机构和社会人士没有预知到的。其次是连锁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会对国家经济生活、民众的财富产生连锁系统反应。再次是灾难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若政府、机构和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缺乏预防手段,导致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实事证明,多数人是没有预测金融风险,且能做好抵御风险预案的意识和能力的。

(二)金融风险意识

既然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此巨大,培养金融活动参与者一定的风险意识便是当务之急的事。金融风险意识是指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连锁性、灾难性等的事前分析与预测以达到规避风险、获得收益的行为。如今,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投资种类都越来越多,其进入门槛都相对降低,个体所能了解的渠道也逐步增多,所以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成倍增加。在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与法律背景下,增强大众抵御风险的预案意识和能力是在这个金融市场大环境下求得生存的基本要义。

二、新时期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期,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如果缺乏金融风险意识,坠入金融风险,不仅不能实现美好生活,而且会一辈子陷入债务的深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生力军和栋梁之才,所以及时培养他们的金融风险意识至关重要。

(一)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

大学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大学生的成才也要是全面的,对知识的掌握不应只局限于本专业,而应该在大学学习时全面拓展。毕业后,所有同学都会进入社会。要在社会立足,光有一点点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金融市场也会越来越广,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其中,如果缺乏与金融相关的知识储备,那么今后大家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便会大大提高。但就笔者所知,当前高校受课时及师资所限,除了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普遍没有开设金融类相关课程,同学对金融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自我扩充金融知识储备时,对学习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二)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是确保家庭金融安全的需要

家庭的安全平稳也需要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很多“校园贷”的学生都不了解事态的严重性,不懂得这些网贷平台的计息方式和高昂的手续费等,以至于“利滚利”越借越多,不仅自己还不上,当事人的父母也无能为力。例如“厦门女大学生网贷57万自杀”事件。当事人的父母前后为该女大学生偿还了数万元,后来发现金额巨大,拒绝偿还后,该女生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就选择自杀[1]。由于大学生缺乏个人金融风险意识,贸然“校园贷”后陷入网贷危机,导致财产损失数额巨大,甚至家庭破裂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刻不容缓。

(三)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是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

学校对学生不仅有教育的责任也有监管的义务。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如果只局限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上,而忽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這种教育机制下,只会培养出具有单一能力的“机器人”。大学生的许多观念都尚未成熟,容易在外界的诱惑下冲动行事,所以学校应当开展积极的励志教育,特别是进行风险教育,完善风险教育体系,形成针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风险管理、风险意识教育的系统性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风险观”,提高风险感知能力。这样,既能尽量避免遭受风险,又能在遭受风险的挑战时,敢于直面风险,形成良好的抵御风险的心态[2]。这种培养教育不仅会使学生受益,还会让学校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是社会预防金融风险的需要

大学生最终都将步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个体,有无风险意识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现代金融交易中,由于政策、市场、操作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使得金融风险出现的更加普遍与隐蔽。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活动进程的深入,风险积累与爆发的可能性增强,这将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金融危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金融创新活动空前繁荣,大量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出现,技术日益复杂,专业知识日益细化,如果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前没有养成较强的金融风险意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针对金融专业学生),则不仅会使正常的金融活动难以进行,还会削弱整个金融业抵抗风险的能力,甚至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新时期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现状

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及时性,由于教育的创新性、开放性,由于金融发展的快速性和对人们影响的广泛性等因素,新时期的大学生对金融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一些学生还参与了贷款、炒股、购买基金等活动,有一定的个人金融风险意识,也具备一定的防范心理。但是,通过与同学们的接触和交流,大学生总体上金融风险意识是比较差的。

(一)缺乏金融基础知识,金融风险意识薄弱

就“校园贷”来说,大学生既可以充当贷款人,也可以充当投资人。当作为贷款人时,由于缺乏金融基础知识,在签订借贷款合约时没有认真了解借贷条目,对网贷平台所谓的“零利息”、“低利息”认识不清,忽略借贷合同中的服务费、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不懂得其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计息方式,因此很可能陷入高利贷的圈套,造成“利滚利”、“举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使自己落入万丈深渊。当作为投资人时,由于金融知识储备不足,无法识别垃圾、高风险的投资平台,这些平台或对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不全,或存在资金问题而面临倒闭风险,或打着借贷的幌子恶意诈骗,以上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出借人财产损失,大学生投资血本无归。

(二)缺乏金融法制观念,触犯法律法规屡见不鲜

个别同学在进行网贷时,出现还贷期限已至而又无力还贷的情况。有些学生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还贷,有些同学选择延期还贷,但还有一些人不以为然,选择置之不理,甚至出现违约的状况。先不谈及借贷平台的合法性,单就违约情况来说,这就已经违反了借贷合同中所规定还款条例。这不仅有可能被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列为黑名单,还有可能遭受暴力催款等不法行为以至危及学生个人安全,甚至引发一系列类似“河南大学生网贷跳楼”这一类悲剧。此外,对于网贷平台泄露借款人个人信息的情况、高利贷暴力催收迫害借款人的情况,部分大学生感到无奈,束手无策。

(三)缺乏理性消费,坠入金融骗局时有发生

当前大学生群体有着完全不同于老一辈的消费欲望与购买欲望,但是其资金承受能力与之不相匹配。多数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为父母提供,并且资金额度仅够日常生活开销。由于受到网络上不正确消费观,如“今天花明天的钱”等的影响和自身自制力差的原因,导致一些学生不顾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条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与同学攀比、模仿,购买价格高昂的奢侈品、化妆品等。这种缺乏理性的消费使一些同学走上了网贷的道路。

四、新时期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的对策

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金融风险意识至关重要,由于导致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样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金融风险意识也应注意系统性和整体性,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发力、多途径发力,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金融风险意识。

(一)引导大学生学习金融基础知识,增强金融风险意识

作为大学生,要能动性地自主提升金融素养、培养理财能力、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高校学生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的理论知识层面,而应该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全生存、稳步发展,掌握专业知识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专业知识外的储备才是制胜关键。身处大学,享有优质和丰富的学习资料,大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翻阅、查询金融类相关书籍,从最基本的概念如“利息”、“本金”、“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等开始学习到较为复杂的“计息方式”类别,“股票”、“债券”的分析、买卖、操作等,一步一步完善自我的金融学习体系[3]。作为高校,应当竭尽师资力量,对全校学生开展大金融方向课程,或者通过“学习通”、“慕课”等互联网教学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同时,可以邀请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进校宣讲、辅导,并且联合学校举办一系列投资模拟大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切身感受其中的趣味性、风险性,增强对金融行业的了解与体会。

(二)引导大学生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法制观念

在笔者看来,高校对学生的法制观念的教育非常薄弱,这也是大学生误入歧途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懂法、不知法或知法犯法这都将损害学生的利益。所以高校应积极开展法律课程,加强法制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网络诈骗、电话诈骗、金融诈骗。通过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识别金融交易时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或者在遭受诈骗后能及时到相关部门反映、报案,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良好的法律知识和法制素养,对培育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十分重要,因为法律不仅对那些主观有犯罪动机的人有威慑作用,对不小心陷于危机的人也具有保护作用。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降低风险机会

目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塑形当中,尚未成熟又缺乏社會经验,很容易被外界不良的宣传所诱惑,导致冲动消费与盲目攀比。学校应该大力倡导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利用学前教育、专家讲座等机会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心理导向,从根本上杜绝攀比心、虚荣心。大学生大多离家赴外学习,作为家长要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生活状况,与孩子保持畅通的交流;作为老师,特别是生活导师、学业导师和年级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通过课下面对面交谈、社交网络等媒介,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消费观。

(四)增加正规金融产品供给,适当满足大学生金融需求

针对校园贷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提出了《关于引导校园信贷合理、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翟美卿表示,“校园信贷属于成长链金融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授信是合理的,不应将校园信贷‘妖魔化。”她同时说到,“不过,只要有需求,就肯定会有供给方生存的空间,无论好坏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可能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违背监管初衷。”如我们所见,大学生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可忽视且具有巨大潜力的信贷市场,但由于2009年6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限制各大银行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各银行基本退出了校园金融消费贷款[4]。正是由于信贷市场的供给不均衡才导致了“校园贷”等不正规平台的蓬勃发展,正是由于正规金融产品的缺失,大学生才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金融活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的完善,将会有更多的正规金融贷款方式进入校园,为需要贷款完成学业或创业的同学提供资助。大学生消费欲望强,未来机会多,从这种意义上看,大学生是优质金融产品的消费客户,因此银行、金融机构等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实际,设计一些适合大学生需求的正规的金融产品,杜绝“校园乱贷”的现象。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构筑大学生金融风险防火墙

针对大学生的金融活动乱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关注,明确责任主体、监管主体,制定准入标准,严控准入机构。2017年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消息,首批209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全部接入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并完成数据入库,首批209家报数机构的交易规模占所在行业比重超过80%[5]。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资质在提高,另一方面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金融活动,两者相互作用,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在未来像“校园贷”的乱象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金融工程专业在校大学生,由于观察到一些同学由于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而受骗上当,因此对什么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意识,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进行了粗浅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由于学业水平和占有的资料有限,研究还不深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笔者将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以期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光辉.“校园贷”背景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8,(15):97-98,171.

[2]  镇佳鑫,李凌越,刘颖,项子晗.大学生经济风险意识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为例[J].消费经济,2018,(6):45-46.

[3]  谢聪,徐涛.大学生校园贷中风险意识与诚信缺失探讨——以云南省高校为例[J].金融经济,2017,(9):5-7.

[责任编辑 本 然]

猜你喜欢

意识培养金融风险大学生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试析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