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建立PPP项目偿债风险准备金之思考

2019-08-01曾谦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优势

曾谦

摘 要:PPP项目的大量推出和不断发展,一方面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很多建筑企业的业绩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项目以PPP项目模式建设也给建筑企业在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移交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增大了许多。PPP项目运营期一般长达10年以上,对于建筑企业来说,PPP项目的利润主要为建设期的施工利润,运营期想要做到收入成本基本持平非常困难,运营责任重大,运营期最大的风险来源于收取服务费的风险,从而影响到PPP项目公司的还款能力。鉴于此,重点分析PPP项目运营期的偿债风险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偿债风险准备金的思路,以求解决运营期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避免给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危害。

关键词:建筑企业;偿债风险准备金;框架设计;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050-01

引言

随着PPP项目的深入发展,建筑企业大多都是以小资金撬动大项目的方式进行投融资建设,PPP项目公司所配比的自有资金大概占项目总投资的10%~30%左右,剩余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解决的。由于我国PPP项目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建筑企业均是2015年国家财政部发布相关文件后才开始进入PPP市场,对PPP项目的整体性认识普遍不足。很多企业都是重建设、轻运营,实施PPP项目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施工利润,对项目后期的运营关注度普遍不够,很少深入研究项目的绩效考核和付费等事项,导致项目后期运营存在很大的风险。未来PPP项目公司可能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到期缺乏足够的还款能力,这必将传导给建筑企业,给其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运营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有效的风险隔离措施。

一、运营期还款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运营期资金来源受绩效考核影响大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6]92号)中明确规定:“合同应当约定项目具体产出标准和绩效考核指标,明确项目付费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财金[2016]92号文发布之后,财政部以及各省财政部门又相继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将PPP项目运营绩效考核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在2017年上半年认真开展了PPP项目大范围入库清查整改工作,一些无运营实质、无绩效考核的项目被清出项目管理库,保留在库的项目根据运营期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做了整改。由于建筑企业并不擅长项目运营,且所需的运营项目涉及到众多行业,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产出、实际效果、成本效益、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绩效认识不足,很多PPP项目甚至连绩效考核细则都没有,这将导致运营期项目的绩效考核无法满足合同要求,出现绩效考核分数低等情况,使得运营期无法按时足额回款,给项目公司带来流动性不足的风险,进而影响项目公司的正常还款。

(二)运营期资金来源受政府方财力影响大

目前,PPP项目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财力不足的城市,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低,缺少持续贡献税收的相关产业,财政造血能力弱,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有限。这些城市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实施的重点项目、民生项目众多,虽然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同意一个城市所有PPP项目的支出可以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列支,但不得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受财政资金来源不足、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有限的影响,大部分城市的财政负担非常重,除能基本做到保人员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外,无多余资金应付其他城市建设开支,加之大部分PPP项目运营期经营性收入低,绝大部分的绩效付费有赖于政府的可行性缺口补贴。当政府财力来源不足时,尽管项目绩效考核分数较高,但政府也会面临短期无钱可支付PPP项目运营服务费的境地,导致PPP项目出现还款来源不足的风险。

(三)项目融资无法做到与建筑企业风险的有效隔离

由于PPP项目运营期时间长,借款人多对PPP项目公司的还款能力担心,一般会要求社会资本方提供信用担保、抵押担保等增信措施。大型建筑企业虽然提供担保较少,但PPP项目融资一般都会占用企业在各银行的综合授信额度,若将来PPP项目出现违约,建筑企业无法置身事外、做到风险隔离;一旦因PPP项目公司无法还款,金融机构会根据担保、抵押协议约定要求建筑企业代为偿还。大型建筑企业虽未提供担保、抵押等措施,但一旦PPP项目公司出现违约,必将影响建筑企业在金融机构的综合授信额度,影响建筑企业未来的融资资金来源和信用评级,这是很多大型企业无法承受的,所以,大型建筑企业仍然不得不承担补充PPP项目公司还款的义务,老老实实履行还款责任。

二、建筑企业集团建立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的框架设计

所谓偿债风险准备金,是指有条件的建筑企业集团或者几个建筑企业联合设立一个基金或者信托,在各PPP项目的建设期从施工利润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确定托管银行,以季度为时间单位预存,授权基金或信托单位管理,以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同时,建立现代化的内控管理机制、收益损失分担机制和有效的退出机制,设计基金或信托详细的管理细则,对基金或信托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水平差的企业要求提高缴存比例,约定PPP项目公司还款来源不足时偿债风险准备金可以补充项目公司流动性,提供过渡性的资金支持,甚至代为偿还PPP项目贷款,从而满足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要求。

三、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的优势

(一)偿债风险准备金可以有效防范运营期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通过建立有效的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PPP项目在运营期面临绩效考核分数低、政府财力不足等不利影响时,偿债风险准备金可充当防火墙的角色,提前启动偿债风险资金进行应对,对缺乏偿债能力的项目公司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PPP项目公司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满足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要求,待运营后期流动性充足时再归还偿债风险准备金,保证风险准备金能长久运转。

(二)提高建设期授信效率,降低资金融通成本,实现稳健经营

通过建立有效的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以减轻金融机构对PPP项目未来还款来源不足的担忧,这相当于向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增信措施,给金融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在PPP项目建设期有助于提高项目的信用评级,促进金融机构对PPP项目融资的快速审批和融资落地。同时,若偿债风险准备金存在融资的目标银行,这必将是一笔非常大的长期存款,有助于目标银行完成其经营业绩考核的要求。这将使得建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利益深度捆绑,促使银行考虑建筑企业银企合作的综合收益,给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带来较大的好处,从而降低PPP项目融资成本,进而实现PPP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健经营。

(三)真正实现风险隔离,防止给社会资本方带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通过建立有效的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以有效应对PPP项目提前终止退出、未来项目无还款能力等多种不利情况,做好PPP项目与社会资本方的风险隔离,在项目缺乏还款能力时,及时启动偿债风险准备金,由偿债风险准备金按照一定的管理规定代为支付,避免PPP项目公司融资风险马上传导给建筑企业,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不可预料的资金还款压力,影响其未来正常的经营活动。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很多PPP项目已基本完工并进入运营期。建筑企业通过建设PPP项目获得了大量的施工利润,但不可否认,PPP项目的正常周期還远没有结束,建筑企业获得的施工利润都是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融资,并未实实在在转化为企业的无风险资产。建筑企业也应该看到,受运营能力不足、政府财力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PPP项目绩效考核付费存在诸多问题,融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尽快建立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从施工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应对未来的风险,做好风险隔离措施,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 陈 锐]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优势
画与话
关于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试析建筑类企业资金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