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时代下如何以农技推广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2019-07-25王安兴

农家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乡村振兴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首先和重要的是产业振兴,通过脱贫攻坚战役,农村、农民生活生产的基础设施已日臻完善,因此,农技推广现代化将对乡村振兴(农村产业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农技推广现代化也是藏粮于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积极措施之一。本次研究以新时代下农技推广现代化对农村产业振兴的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下;农技推广;乡村振兴

一、新时代农技推广现代化的概念

将新时代农业领域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现代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及相关信息,利用现代手段(如互联网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传授给农民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帮助农民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

二、农技推广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1.用新时代思想武装农技推广队伍

用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的新思想武装农技推广队伍。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学习,牢固树立农技推广队伍服务“三农”的远大理想,将农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作为农技推广队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农技推广要与时俱进的新观念,积极引领农技推广现代化新潮流,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的人才保障。

2.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技推广现代化技术方案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因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是要分步规划、分步实施、分步实现的。因此,农技推广现代化技术方案的制定也必须分步、分阶段制定。根据当地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当地政府分步、分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农技推广现代化技术方案。具体技术方案的制定,是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将现阶段农业领域的现代科研成果及成熟的农业实用技术进行整合、综合组装配套后,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之途径,推介给农民。

3.加强技术培训

人才建设是农技推广的关键所在。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

(1)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培训。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需要能够向农民讲解甚至演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所以,必须及时对农技推广队伍实施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的适应性升级培训,让推广人员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当前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

(2) 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农技推广现代化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技推广机构可通过现场试验、示范、广播电视宣传、技术咨询等培训方式提高农民科学技能;也可通过信息网络、公益教学、技术讲座和免费教育等培训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育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

4.强化技术指导

农技推广机构要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指導。根据农技推广现代化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实时、实地技术指导和监督,使之技术方案能不折不扣实施落地。也可通过网络及QQ、微信等社交软件对农民实施时时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实现线下、线上实时技术指导服务全覆盖模式。

5.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统筹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有序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饲料牧草,合理利用退耕地、草山草坡和冬闲田拓展饲草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

以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例如:兴仁市的薏仁米产业(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屯脚马蹄(清代贡品)产业、回龙晶头产业、巴铃木桥的霸碧梨产业等。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6.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尽可能实现农产品电商化。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引领支撑作用,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配套完备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关注农村环境建设

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农村经济生产力作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中,源头的污染和防治很重要,结合投入品的具体应用情况,做到生产清洁化,此外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也是关键,在农技推广中,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节约模式作为基础,保护优先。在统筹的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要求以农村生态保护建设作为基础,发挥生态保护线的最大化作用,实现建设魅力乡村的建设。有效预防土壤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如甲胺磷、草甘膦等)的使用;实施种养循环一体化建设,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力和严格实施禁烧制度;提高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1.农技推广的体制问题

乡镇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农业服务中心)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双层领导体制,严重制约着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基本上处于不务正业的工作状态,全部或大部被抽调去干乡镇与农技推广无关的工作。难以打通农技推广服务之最后一公里。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服务中心)应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双层领导体制,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2.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普遍偏低

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主要以大专和中专学历为主, 只有少部分人具备本科及以上水平。加之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匹配度较低, 获得培训机会不多, 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唯有及时加强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升级培训,才能使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农技推广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 责任承担者基本都是政府部门领导下的相关农业机构, 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专项财政拨款, 而获得其他社会资金支持的机会较少。虽然政府部门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专项的支持费用, 但相比农业推广实际所需的推广费用而言, 这点财政支持根本无法保障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业推广工作举步维艰。此外, 由于农业见效慢, 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在地区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方面, 而用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经费则相对较少, 导致农业推广人员参加学习和技能培训机会偏少, 从业人员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基本都还停留在前期积累的经验值之上, 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严格按《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相关规定,督促各级政府部门按规定拨付农技推广经费。

4.农民综合素质偏低, 接受能力较差

农业推广的主要对象是农民, 但当下农民群体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从年龄上来看, 老弱病残妇较多;从劳动结构上来看,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较多;从思维能力上来看, 普遍知识储备不足, 接受能力较差, 科技素质偏低, 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培育规模化、高效化农业特色产业,吸引青壮年农民回流,将其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使其能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结语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根据当地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分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技推广现代化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将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采取理顺乡镇农技推广人员领导及管理体制;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的培训工作;督促各级政府部门按法规足额拨付农技推广经费等措施,给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广阔空间,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兴华网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02-04.

[2]鲍文,黄茜.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课程内容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283+294.

[3]杜华章, 赵桂平, 严桂珠.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J].山西农业科学, 2016 (01) :85-91.

作者简介:王安兴(1964-)男,漢族,农艺师,主要从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及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如何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