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7-22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哮喘发作急性

王 璐

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 四川成都 610100

0 前言

急性哮喘发作是指哮喘患者在受到引起疾病发作诱因的影响而出现急性症状的情况[1],急性哮喘发作患者往往在较短时间内病情出现加重,引起呼吸困难,给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严重危害,导致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临床研究指出,引起急性哮喘发作的因素较多,不良情绪也是其中之一[2]。不良情绪不仅是引起急性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对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3]。因此,对于急性哮喘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鉴于此,笔者以下就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哮喘发作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7月期间我院收入的急性哮喘发作患者中选择60 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对照组(例数=30)和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在31—63 岁,平均年龄为(57.3±4.5)岁。观察组30 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 例;年龄在33—65 岁,平均年龄为(56.5±4.2)岁。两组研究样本的社会学资料、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对照试验要求。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按哮喘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实施如下:

对于急性哮喘发作患者,要由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培训的护士进行,在患者急性发作期间,每天进行2 次心理护理干预,每次的时间保持在15-20min 之间,直到患者急性发作得到缓解为止,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护士要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首先要认真地倾听患者及家属的主诉,在此基础上护士要以诚恳和蔼的态度,详细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并采取言语疏导、肢体语言等方式来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恐惧。②护士在每日进行的心理护理干预时间内,同时要加入哮喘疾病知识及急性发作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哮喘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同时要着重进行急性发作期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急性发作期间的注意事项、如何休养等等,尤其是要让患者明白不良情绪对疾病所产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情绪调节。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暗示、示范、移情、诱导心理学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对于极度焦虑的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给予少量的镇静剂。同时可采取音乐疗法辅助镇静,对于少数民族或者是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宗教手段帮助其放松情绪。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 对数据进行处理,年龄、SAS 评分、SDS 评分等数据用“”表示,借助t 检验进行比较;急性哮喘发作缓解率等数据用“%”表示,借助χ2检验进行比较。当统计值P<0.05,则表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水平相当,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轻,P<0.0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下: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急性哮喘发作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哮喘发作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下:观察组明显缓解21 例、有所缓解7 例、没有缓解2 例,总缓解率93.33%(28/30);观察组明显缓解12 例、有所缓解13 例、没有缓解5 例,总缓解率83.33%(25/30)。

3 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由于疾病急性发作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的情绪能够得到良好的调节,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4]。通过对急性哮喘发作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来自于精神上的压力,减轻由负面情绪给患者生理和心理所带来的创伤,遏制了恶性循环。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有积极地作用的[5]。

综上所述,在急性哮喘发作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由于急性发作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积极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性发作缓解率。

猜你喜欢

哮喘发作急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急性心包炎1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