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疗效观察

2019-07-22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针灸维度

普 涛

保山市昌宁县耈街中心卫生院 678133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来自于现在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人们经常坐在电脑前面工作,促使腰椎间盘突出在近几年的时间发病率越来越高[1]。腰椎部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非常重要。针灸在我国中医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并且有很多报道反映针灸这种治疗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下面就针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0 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者均通过MRI或CT诊断确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50 例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每组25 例患者。研究组13 例男性和12 例位女性,年龄22 岁到80 岁之间,年龄平均(56.7±3.9)岁;病程为1年到16年,平均病程(为8.1±1.9)年。常规组14 例男性和11 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 岁到80 岁之间,平均年龄(56.6±3.8)岁;病程为1 到15年,平均病程(8.2±1.8)年。将两组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以分组进行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患者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牵引治疗:患者呈仰卧姿势平躺在牵引床上,用腰椎牵引套将患者的腰髋部进行固定。牵引的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来定。患者的体重<50kg,牵引质量需小于20kg。患者体重在50kg 到60kg 之间,牵引质量应<25kg。体重>60kg,牵引质量应<30kg。牵引2 次/d,牵引30min/次。

研究组进行针灸治疗,主要是在腿部、腰部、臀部选取穴位。腰部选择肾俞穴、命门穴、阿是穴和关元俞穴;臀部选择环跳穴;腿部选择解溪、足三里、阳陵泉。个体间会存在差异,在针灸治疗的时候,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对其他的穴位进行针灸。针灸时局部穴位处利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进针深度和方法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30min/次,1 次/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疼痛程度: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来评估,总分设置为0~10 分,患者疼痛感越强评分越高[2]。(2)生活质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用SF-36 量表进行评估,分为5 个维度,分别是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各个维度的评分就越高[3]。(3)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周期为6 周,在治疗过后如果患者腰腿疼痛的症状彻底消退视之为显效;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视之为有效;病情没有任何缓解,视之为无效。总体疗效=(总例数-无效的例数)/总例数×100%[4]。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20.0 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检验数据用χ2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总体疗效对比[n(%)]

2.2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都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分]

表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研究组(n=25) 6.9±1.8 3.3±1.5 8.173 0.000常规组(n=25) 6.7±19 4.8±1.4 4.053 0.000 t 值 0.201 4.449 P 值 0.840 0.000

2.3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更优(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虽然并不危及人们的生命,但使得患者行动不方便并且降低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并且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感很强,从而使得患者痛苦指数直线上升。目前,主要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不同,疗效也自然不同。常规牵引疗法是以人体生物工程学为基础,借用外力外力,用适量的止痛药进行辅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治疗方法存在很多后遗症,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针灸疗法则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对相关穴位和经脉的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化瘀、活血的效果。针灸能够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突出部位的瘀滞血液疏通,炎症的减轻都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实现,并且针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病痛,镇痛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治疗的效果非常突出,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表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分]

表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研究组(n=25) 治疗前 64.5±6.9 42.4±7.1 74.5±6.6 63.2±5.4 41.3±4.5治疗后 78.7±8.4*# 56.5±8.8*# 83.4±7.7*# 78.3±8.4*# 52.5±5.5*#常规组(n=25) 治疗前 64.6±6.8 43.1±7.2 74.6±6.5 63.3±5.5 41.4±4.6治疗后 70.9±8.5* 46.4±7.6)* 77.9±6.9* 67.6±6.5* 45.4±4.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针灸维度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人生三维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