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西医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9-07-22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贝拉消化性胃酸

梁 海

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卫生院 565107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高发性消化道疾病,常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伴有腹痛、贫血等临床症状。消化性溃疡极易复发,主要原因为胃酸侵蚀了胃黏膜,因此治疗以抑制胃酸为主。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抑制胃酸的药物先后问世,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是一组同分异构体,均作用于质子泵,但其作用时间和强度略有不同。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两种常用西药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84 例,年龄23~69 岁,平均(43.1±1.2)岁,病程0.5~15年,平均病程(5.8±1.4)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7 例,胃溃疡36 例,复合型溃疡11 例。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其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及临床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未服用抗生素等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试验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治疗,20mg/次,1 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1 次/d。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服用15d。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评价: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3 个等级:显效、有效和无效。①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且不会出现复发;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疗效评定使用总有效率计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例数×100%。

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软件SPSS15.0 统计分析,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治疗后,显效76.1%,有效16.7%,无效7.1%,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后,显效73.8%,有效16.7%,无效9.5%,总有效率9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患者上腹不适2例,对照组恶心、上腹不适1 例,轻微头痛1 例。对照组和试验组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和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6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高发性消化道疾病,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伴有腹痛、贫血等临床症状[1]。患者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2]。消化性溃疡极易复发,病因为胃酸侵蚀了胃黏膜,因此一般治疗抑制胃酸为主[3,4]。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抑制胃酸的药物先后问世,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5]。其作用于受体,通过第二信使抑制氢离子逆浓度泵入胃腔,形成胃酸[6]。

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是一组同分异构体,都作用于质子泵,但其作用时间和强度略有不同[7]。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两种常用西药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试验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治疗后,显效76.1%,有效16.7%,无效7.1%,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后,显效73.8%,有效16.7%,无效9.5%,总有效率9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上腹不适2 例,对照组恶心、上腹不适1 例,轻微头痛1 例。对照组和试验组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和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因此,雷贝拉唑的治疗效果略优于奥美拉唑,安全性更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两种常用西药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效果显著,临床意义积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贝拉消化性胃酸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老狗贝拉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唠叨的妈妈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
四十九条围巾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