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2019-07-22陈志伟黄宏伟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肠系膜直肠肛门

陈志伟 黄宏伟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普宁515300)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1]。30岁以下人群约占15%,男性较多见[2]。目前,在临床治疗中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但对于肥胖、骨盆狭窄的这部分病人,由于空间狭小、肠系膜肥厚,使得腹腔镜下进行盆腔操作十分困难,且容易造成环周切缘阳性[3-4]。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5-6]。但临床相关研究较少,本院为此特选取20例对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胃肠外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2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例TaTME组,10例lap-TME组。其中 TaTME组男6例,女4例;年龄40~56岁,平均(49.25±6.36)岁;BMI指数:19~23kg/m2,平均(21.85 ±1.66)kg/m2,TaTME 组肿瘤距肛缘距离分别为:4.65~8cm、4.26~7.68cm;分期分别为:Ⅰ期2例、2例,Ⅱ期2例、2例,Ⅲ期1例、1例,肿瘤直径分别为:1.08~3.58cm、1.5~3.0cm。lap-TME组男5例,女5例;年龄42~59岁,平均(51.64±7.52)岁;BMI指数:20~22kg/m2,平均(20.76 ±1.45)kg/m2;lap-TME 组肿瘤距肛缘距离分别为:4.69~8cm、4.29~7.61cm;分期分别为:Ⅰ期2例、2例,Ⅱ期1例、2例,Ⅲ期2例、1例;肿瘤直径分别为:1.01~3.52cm、1.5~3.0cm。纳入标准:①肿瘤下缘距肛缘≤7cm;②肠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③术前检查提示区域淋巴结阴性;④术前检查提示肿瘤未侵犯肛提肌或外括约肌;⑤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身体活动状态评分[7]≤2分。剔除标准:①肿瘤远处转移;②合并多原发癌;③肿瘤致肠道梗阻或穿孔。患者均知晓并同意本研究,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3d流质饮食,术前1d无渣饮食,术前1d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甲硝唑、链霉素,术前晚、术前当日早晨清洁灌肠,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lap-TME组沿直肠旁壁间隙至盆底游离,直肠系膜裸化,在内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直肠,经肛置入吻合器吻合[8]。TaTME组病人取截石位。铺无菌巾,会阴区常规消毒。扩肛需充分,将直肠腔消毒,将肛门口使用拉钩悬吊牵拉开,经半圆肛窥,做两个荷包分别为经半圆肛窥直视下距肿瘤2cm与1cm处。将肿瘤隔离封闭直肠肠腔,直肠壁全层采用超声刀至荷包缝线远端0.5cm环形切开,单孔穿刺器在认真止血后放入,将12mmHg压力CO2充入。骶前筋膜浅面采用腔镜器械自直肠后壁进入,将骶骨直肠韧带切开,将直肠远端系膜全部切除。向上游离位于脏壁层筋膜之间,2~3cm游离距离,做穿刺孔的位置于经肛门右侧皮肤处,至骶前间隙手术区,将腹控镜吸引器插入辅助,两侧直肠侧韧带切断于向两侧渐进游离后进行,输尿管及髂血管避免受到损伤。向上分离前壁沿Denonilliers筋膜浅面进行,前列腺及阴道避免受到损伤。经前方进入腹腔,病人头低脚高体位在进入腹腔后改变,继续向前游离沿后方,直至肠系膜下动脉可视,肠系膜下动脉Hem-o-lok结扎。部分乙状结肠系膜继续充分向前游离。经肛门将游离的肠管拖出。肠管采用荷包钳钳夹并切断在离肿瘤5cm处操作,做荷包,将荷包打紧,缝合荷包在直肠远端断端处进行。引流管在手术中替换腹腔镜吸引器的通道,在骶前间隙放置。自钉座与肛门对接吻合器,将远端直肠荷包缝线收紧,吻合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观察吻合口有无出血,采用可吸收线止血、加固局部,肛门减压管在术毕后留置。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镇痛药物(曲马多)使用情况。

1.3.2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及输血比例、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中转开腹情况。

1.3.3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与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TaTME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比例较 lap-TME组,均有统计学意义[(25.43±6.09)VS(33.70±10.05),P<0.05]、[0.00%VS 7.27%,(P<0.05)],两组术中均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TaTME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lap-TME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2例,TaTM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lap-T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VS40.00%,(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进流质饮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ME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率均少于lap-TME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虽能实现低位保肛,但对于骨盆狭小且肥胖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仍十分困难,易导致直肠系膜不完整切除,环周切缘的阳性。手术中常会发生中转开腹或转行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情况[9]。TaTME手术是近年来直肠癌手术中新兴的一种超低位保肛术式[10]。从肛门入路行直肠前切除方式,能在直视下精准离断直肠肿瘤下缘,且由下至上游离直肠系膜,解决了腹腔镜下操作困难的问题,在保证环周切缘的阴性的同时提高了病人低位保肛的概率[11]。尤其是对于骨盆狭窄且肥胖男性患者,逆行解剖路径,再在内镜指引下,可能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其次,TaTME手术的“上下协助”,能更彻底地暴露及保护盆神经丛,对术后肛门功能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术后性功能障碍及尿潴留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与本研究并发症发生结果相符[1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TaTME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比例明显少于lap-TME组,(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进流质饮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ME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率均少于lap-TME组(P<0.05)。

综上所述,TaTME用于直肠癌较传统腹腔镜TME虽手术质量相似,但TaTME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操作性好、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前景。

猜你喜欢

肠系膜直肠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现代膜解剖理论及其在左半结肠手术中的应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肛门瘙痒不能挠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