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红黏土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分析

2019-07-21贾业明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实例黏土含水量

贾业明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在任何市政道路施工当中,路基压实都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因为实际施工环境中的土地普遍存在空隙大、密实度不足、含水量大等问题,在这些问题影响下,土体的力学性能是不可能满足工程要求的,所以如果不经过压实直接施工,势必会因为不良力学性能带来工程质量问题,例如不均匀沉降、路面凹陷等。而红黏土作为现代常见地质土体,其在施工当中,同样需要被压实,但介于此类土体与其他土体的差异,常规压实工艺无法使其力学性能达标,所以应当进行相关分析。

1 实例概况

因为不同市政道路工程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无法进行概论,对此本文将结合案例来进行分析。某市政道路工程位于当地小区内,根据其工程设计要求得知,道路路面宽度要达到10m,路基宽度需要达到15m,随后施工单位开展了地质勘察工作,结果显示施工区域内存在黄色、黄褐色红黏土层,其厚度达到3.2m~5.7m,整体结块。在此条件下,工程单位采用传统重型压实标准进行压实,结果却发现红黏土的压实度并没有达到指定标准,对此工程单位进行了取样试验工作[1]。表1 实例红黏土路基压实度标准。

表1 实例红黏土路基压实度标准

2 取样试验

2.1 取样

实例工程单位为了了解其无法压实红黏土的原因,决定进行取样试验,了解红黏土物理力学指标,那么为了保障试验结果可靠且准确,在取样阶段进行了相关设计工作。即围绕红黏土覆盖范围,通过之前的压实记录,选择了八处压实度反差最大的部位作为取样点,相应取得了八个样品,该取样法可保障样品具有代表性。

2.2 试验

针对取得的八个样品,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现场碾压试验,各试验分析内容见下文:

1) 室内物理力学试验,针对8 个试样采集其中50kg 的试样,并通过四分法制备5 个小试样,每个试样不重复使用,相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图中可见最优含水率为28.0%,最大干密度为1.46g/cm3。

2) 现场碾压试验,综合上述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结果,开展现场碾压试验。现场试验当中,将红黏土试样的含水量、碾压厚度控制在最优数值,即28±2%以及30cm、40cm、50cm,相应依照正常施工流程进行2、4、6 次碾压,碾压设备为18t 自行式压路机;碾压速度为2.55km/h,最终采用挖坑灌水法对试样的湿密度进行测试

2.3 试验结果分析

围绕上述两项试验结果,实例工程单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工程红黏土之所以无法完全压实的影响因素在于:红黏土含水量、碾压层厚度、压实设备、压实次数,具体内容见下文。

1) 红黏土含水量,在其他案例当中可见,任何土体内部如果存在较大含水量,会导致土体内部结构松软,所以在压实条件下,只会导致土体形变,但无法被压实。而本文案例中的红黏土含水量较大,相应试样内土颗粒间黏聚力、内摩阻力、红黏土粒团间连接力较弱,所以才无法压实。原理上,受大含水量影响,土体在压实力之下其土粒会因为水体阻隔而无法靠拢,说明其黏聚力不足;内摩阻力是随着压实度而增加的,但黏聚力则代表了土体压实度,所以黏聚力不足,内摩阻力同样存在缺陷;红黏土粒团间连接力方面,同样在土粒无法粘聚,且相互之间没有较大摩擦力的前提下,红黏土粒团间连接力较弱。综合来看,实例当中的红黏土含水量远超最佳值,所以压实度无法达标。此外在理论角度上,红黏土含水量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当土体内含水量过于低,会导致土体脆性增加,相应这种土体从某种角度上虽然可以被压实,但是绝对无法达到工程要求水平,这也是上述强调最佳含水量的意义所在。

2) 碾压层厚度,碾压层的厚度是由填筑料来决定的,其代表了土体最大干密度,那么当厚度不符合标准,最大干密度也会出现异常,此时土体力学性能会变差,原理与上述含水量大小相同。在本文案例当中,其红黏土填筑料层厚过大,相应干密度存在异常,压实过后,土体上下的压实度均不达标。此外在理论角度上,土体最大干密度还是压实工艺参数控制的核心指标,即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压实次数、碾压速度等,都必须以最佳干密度为核心来设置参数。

3) 压实设备,压实度是否达标,除了与土体本身力学性能有关以外,还与压实设备有密切关系,因为压实设备是压实力的唯一输出。目前,常见的压实设备可以分为三类,即静压式、振动式、重锤压实,其中静压式、振动式是较为常见的压实设备,重锤压实属于传统压实设备,在现代施工当中的应用次数逐渐减少,但依旧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在使用,例如本文案例工程,那么三类压实设备在应用形式、能效水平、应用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要确保压实度达标,必须依照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而实例工程当中所采用的重锤压实,其并不适用于大含水量压实条件下,相应红黏土压实度偏低。

4) 压实次数,压实次数对红黏土压实度的影响与压实设备类似,即通常压实土体本身厚度较大,相应如果要确保全面压实,仅靠单次压实是无法实现的,所以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压实,而过多的压实次数又会带来土体扰动影响,所以要合理选择。实例当中的压实次数虽然与规定标准一致,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其超过了红黏土压实要求,过多的进行了压实,此时土体性质受到扰动发生了变化,其弹性相应增加,形成了所谓的弹簧土,代表土体压实度会在短时间内反弹,无法达到工程要求[2]。

3 结语

本文主要对影响红黏土路基压实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因为各工程实际情况不同,无法完全概括,结合实例展开相关工作,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实例当中存在大量块状红黏土,在常规压实工艺下,无法对其进行压实,相应实例工程通过实验手段,得到了相关数据,本文围绕数据表现,结合理论知识得出了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各类因素的影响表现进行了介绍。

猜你喜欢

实例黏土含水量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黏土多肉植物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基于两相混合流理论PEMFC含水量特性分析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液氯中含水量测定注意事项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