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透视美国导弹防御之变

2019-07-16慕小明

兵器知识 2019年7期
关键词:陆基宙斯反导

慕小明

2019年3月以来,美军“萨德”系统动作频频,颇为引人注目。3月,“萨德”系统(题图)首次参加了在以色列举行的美以反导演习。4月,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决定今年夏天在罗马尼亚部署“萨德”系统,以支持北约的反导防御。同月24日,驻韩美军第35防空炮兵旅在平泽美军基地举行“萨德”系统模拟弹装载演习。

虽然美军宣称“萨德”系统的相关部署和运作不针对任何一方,但还是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有关方的强烈反应。明眼人不难看出,“萨德”反导系统近期异常活跃的背后,折射出美军反导系统运用方式的重大变化,其后续效应也很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中东、欧洲和亚太地区脆弱的战略平衡。

系统融合之变:动态部署+固定部署

“萨德”反导系统全称“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可在大气层内外拦截短程、中程和洲际弹道導弹,其配套的AN/TPY-2雷达可以探测超过1500千米范围内的弹道导弹发射。目前,美国在全球共部署了7套“萨德”作战单元。其中,1套部署在关岛,1套部署在韩国,1套临时部署在夏威夷,4套部署在美国本土。在美国本土部署的3套分别处于训练、维护和升级状态,另1套可用于全球快速机动部署。

2017年,美军首次验证了“萨德”系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以及在大气层内识别和拦截携带突防装置的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今年3月,美军首次从美国本土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将其第11防空炮兵旅的“萨德”系统临时部署到以色列,参加美以联合反导演习。

美国前国防部长马蒂斯2018年10月曾提出“动态部署部队”概念,要求加强美国陆军全球部署和执行任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此次演习不仅是“萨德”系统首次在美军欧洲司令部责任区内部署,更验证了“萨德”系统良好的全球快速机动部署能力。

演习中,“萨德”作战单元临时加入以色列的防空反导体系,用于对抗“来袭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在美国天基红外卫星和美军部署在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附近的X波段雷达,以及以色列防空军的“绿松”雷达等先进传感器的支持下,“萨德”拦截弹成功击落了“来袭的远程和中程导弹”。

对于“萨德”系统的此次动态部署,美军欧洲司令部发布声明称,作为演练的一部分,美军可从欧洲、美国和以色列的不同地点,与以色列国防军合作操纵这一系统。

在美以宣布临时部署“萨德”系统之后,沙特也正式向美国支付在本国部署44套价值150亿美元“萨德”系统的费用。美国如果在以色列和沙特同时部署“萨德”,可以保证随时监控伊朗全境的导弹发射,加速形成针对伊朗的反弹道导弹包围圈。

美国在全球部署了35艘“宙斯盾”舰和1套陆基“宙斯盾”系统,配备有200余枚“标准”3拦截弹。目前,美国已经在综合飞行试验中初步验证了“宙斯盾”、“萨德”和“爱国者”3等多种反导系统的联合作战的可行性,初步验证了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和中远程弹道导弹拦截能力。

2019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宣称为了保护美国及其海外基地和地区盟友免受远程导弹的威胁,提出了强化美本土防御系统和区域反导能力的“一揽子”计划,强调通过加强反导系统部署,强化与盟国/伙伴的跨(区)域联合,不断拓展反导体系的正面和纵深。

所以,美军欧洲司令部计划在位于罗马尼亚的陆基“宙斯盾”系统技术检修和升级期间,将美国陆军第32防空反导司令部下属的第69防空炮兵旅的“萨德”系统短期整合到现有的北约防空体系中,其目的是进一步增加试验场景的难度,以在两年内实现“萨德”与“爱国者”等反导系统的互联,提高北约盟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互操作性和集成程度,建立更加有效的多层次区域反导系统。

“萨德”反导系统配备的AN/TPY-2雷达

由C-17运输机空运到韩国的“萨德”系统

区域联合之变:编制绵密的反导网络

在地理意义上,印太和欧洲地区是美国全球反导网络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加强美本土导弹防御能力的同时,美国将导弹防御系统的覆盖面由美本土扩展至美海外军事基地以及主要盟国,通过调整“萨德”等反导系统的部署方式,将反导系统前推至对手国家附近,增强美及其盟友的地区主动防御能力,并抵消对手不断上升的非对称优势。

强化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反导合作,对于美国印太战略的推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以应对朝鲜弹道导弹威胁为借口,通过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支持日本继续增加“宙斯盾”舰和部署两套陆基“宙斯盾”系统,以及美日韩多边联合反导演习等方式,加速印太地区的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打造由海基、陆基组成的反导防御网。

2017年9月,在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的“萨德”系统正式运行。日本计划从美国采购的两套陆基“宙斯盾”系统,初步定在秋田县和山口县的陆上自卫队基地,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运行。2018年底,美日联合开发的“标准”3 Block2A反导拦截弹成功进行了一次远程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其很可能优先部署到日本和东欧的陆基“宙斯盾”系统。

2018年11月,美国陆军在日本相模原市组建第38防空炮兵旅司令部,负责驻日美军陆基防空反导力量的指挥、管理和调度,这是美国加强亚太地区反导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第38防空炮兵旅司令部運转后,将直接指挥调度驻日青森县车力基地和京都府京丹后市经岬基地的两部陆基AN/TPY-2型X波段雷达,驻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爱国者”3防空反导系统,以及驻关岛的“萨德”防空反导系统,基本搭建起覆盖东北亚大部分地区的陆基防空反导网络,以提升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防空反导作战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职能交接后,指挥机构更靠近前沿,层级更趋扁平,防空拦截指挥效率更高。第38防空炮兵旅司令部将依据《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中“合作运用”条款及《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美日围绕联合反导作战进行的战场预警、情报共享与支援、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合作将向旅以下战术单位延伸。

第38防空炮兵旅司令部将与驻韩国的第35防空炮兵旅司令部,以及太平洋舰队第7舰队司令部一起,统一指挥东北亚地区驻日本和韩国以及西太平洋地区的陆上与海上防空反导力量,构建起由“萨德”、“爱国者”、陆基“宙斯盾”以及海基“宙斯盾”组成的反导作战防御圈,以分方向支援、多领域联动方式密织反导屏障。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印度洋支点,美国正在寻求与印度进行导弹防御合作。在南太平洋,美国与澳大利亚重点聚焦未来的先进导弹威胁,澳将参加与美日间的三边反导会谈。

“萨德”系统的导弹发射车

从“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上发射的“标准”3Block1 B导弹

在欧洲地区,美国将完成奥巴马政府2009年提出的“欧洲分阶段自适应路线”(EPAA),以提升对中东的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的防御能力。2011年,美军4艘装备“宙斯盾”系统和“标准”3导弹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进驻西班牙罗塔海军基地,开始在黑海、波罗的海进行常态化巡逻。2012年,美国在卡塔尔秘密建造了FBX-T雷达站。2016年5月,罗马尼亚德维塞卢基地的陆基“宙斯盾”系统正式投入作战值班,其配套的X波段远程预警雷达则在土耳其马拉蒂亚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内瓦蒂姆空军基地部署就绪。同月,波兰列德泽科沃的“宙斯盾”反导基地正式开工,其配套雷达部署在邻近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立陶宛境内。2016年7月,北约华沙峰会宣布,北约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这也意味着,驻西班牙的美军“宙斯盾”舰、部署在土耳其的预警雷达和在罗马尼亚的导弹拦截网,已能够在北约的指挥控制下协同行动。

如果2020年美国如期在欧洲完成第三阶段的反导部署,不但可保护驻欧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国免受5500千米射程以下的弹道导弹威胁,其配套雷达还将及时发出预警,增加美国对来袭洲际导弹的拦截次数。

反导体系之变:打造三层导弹防御体系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美国通过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导弹防御系统的作战和威慑能力。一是不同反导体系之间的融合。通过增加部署具备较强机动能力的“萨德”系统和配备“标准”3拦截弹的“宙斯盾”舰,提高应急区域反导能力,进而实现“宙斯盾”系统、陆基中段反导系统、“萨德”和“爱国者”系统在探测、侦察、识别、拦截等功能上的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组合拦截。二是不同侦察信息的全方位融合、互相接力。例如远程预警雷达、天基红外预警系统等与“萨德”、“爱国者”等互相支持,从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识别、跟踪和锁定目标。三是美国与其它国家反导系统之间的融合,增强双方或三方侦察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实现不同反导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能力。

可见,“萨德”系统的运用之变,只是美国导弹防御战略调整的冰山一角。而实现以本土反导为核心、以战区反导为屏障,以机动性反导、进攻性反导为备用手段的体系化、网络化反导作战能力,打造以导弹威慑源为中心的助推段、中段、末段全流程反导体系,才是特朗普政府新导弹防御政策的题中之义。

正在发射的“爱国者”3导弹

一是以机动反导应对不确定威胁。据美2019国防授权法案公布的数据显示,机动反导领域的国防预算,主要用于美与以色列、日本等国研发空基和海基机动反导拦截技术。从地域性质分析,机动反导将主要用于防御中东和东北亚地区的“不确定性导弹威胁”。一方面,增强和改进现役海基反导系统,提升机动性。其中,美日联合研发的“标准”3 Block2A反导拦截弹,计划于2020年进行洲际导弹拦截试验。该型拦截弹较“标准”3 Block1性能大幅提升,理论射程达2 500千米,最大速度增至13.5马赫,未来装载至“宙斯盾”舰后,可大幅提升驻日、驻韩美军的机动反导能力,与美在韩国、日本部署的3座陆基X波段雷达联网,可机动封控东北亚地区射程小于5500千米的各型中远程导弹。另一方面,研发新型空基助推段反导系统,提升反导灵活性。届时,在叙利亚、伊朗、朝鲜等国周边,美国将机动部署“宙斯盾”舰,并由F-35战斗机挂载激光武器或远程空空导弹,组成新型助推段反导系统,形成第一层反导系统,应对“不确定导弹威胁”。这是美首次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助推段反导计划,标志着美正式开始构建覆盖助推段、中段、末段的全流程反导体系。

猜你喜欢

陆基宙斯反导
陆基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
俄将用最新反导系统保卫莫斯科
蜣螂的报复
蜣螂的报复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6)
本期导读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