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查机制不利于中国核威慑

2019-07-16

兵器知识 2019年7期
关键词:核能力核威慑弹头

5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电话交谈,双方讨论了与中国达成三方核军控协议的可能性。而针对此前美国务卿蓬佩奥抛出的同一话题,中国政府早在4月就表明了拒绝的态度。之所以如此,除中国核武器数量与美俄不在同一量级之外,条约的核查与透明机制也不利于中国核威慑作用的发挥。

据美科学家联盟不久前公布的估计数据,美、俄核弹头数量分别为6450枚、6490枚,中国仅为280枚,不及美俄的二十分之一。核弹头数量多自然有优势即使你知道我有多少核弹头,部署在哪里,处于何种状态,你也难以在先发制人的突袭中完全摧毁我的核能力,我剩余的核弹头照样可以对你实施毁灭性的打击,从而达到彼此制衡的效果。核弹头数量太少则缺乏如此底气。

也正是由于核弹头数量太少,就必須考虑核力量的生存防护问题。因此,隐匿核武器的规模、数量、能力、状态等信息,增加敌实施打击的难度与不确定性,确保敌对开战之初就剥夺我核能力缺乏信心,这些对于我保持最低限度核威慑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如果加入美俄的核裁军谈判,接受条约的核查机制,势必会将我有限的核目标大白于天下,为蓄意攻击者提供精确打击的“靶子”,使我“大国重器”存在危急关头失效的风险。

因为《新战略武器削减条约》除了沿袭《美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60种情况通报方式和12种现场核查方式外,还对部署弹头的类型进行了限制,并允许现场核查,以及交换部署在特定导弹之弹头的数量清单等。在“一类”核查条款中,任一方都可选择一型陆基弹道导弹或潜射弹道导弹进行短期跟踪并核实弹头数量。此外,每一方每年需向对方通报至多5次导弹飞行试验的遥测数据,交换录音和其它信息。俄每一枚新制造的导弹和每一架新制造的轰炸机必须具有独特标识,新导弹出厂前48小时和抵达目的地后必须通知美国,以便于美国通过国家技术手段,如卫星等,进行监视。条约允许对方在己方陆基弹道导弹基地、潜艇基地和空军基地对已部署弹头和已部署、未部署的运载工具进行10次现场核查,以及对可储存非部署运载工具的设施进行8次现场核查。截至2018年年底,美俄均进行了超过140次的现场核查,共交换了约17000份与战略核力量、核设施动态相关的情况通报。

鉴此,现阶段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

猜你喜欢

核能力核威慑弹头
普京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
俄罗斯测试有核能力的新型无人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