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7-12曹钊庆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院家庭

曹钊庆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95、00后大学生呈现新的特点,多元的价值观日益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许多挑战。目前,全国独立学院共262所,在校生人数庞大,与公办院校等其他性质的学校相比,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既存在共性,也有鲜明的独立性,迫切需要加以关注和研究。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现状

(一)心理健康问题多且成不断增加的趋势。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障碍、人际关系紧张、存在心理疾病等各方面,严重影响大学生本人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某独立学院学生张某,因存在心理问题,精力不能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差,被迫休学,休学回来后转到另外一个专业,仍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多次受到学习警示,面临不能毕业的境地抑或退学的选择。学生李某,学习成绩优秀,但不善交流,我行我素,对老师和同学产生误解,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最后成为“孤家寡人”。学生刘某,因学习等各方面表现不尽人意,产生心理落差,不能正确排解,与老师顶撞并扬言要伤害老师。学生王某,因心理问题不被家长重视,在学校劝其休学治疗的情况下,家长仍然坚持己见,让孩子继续留在学校读书并办理校外住宿进行陪读,后学生吞服大量安眠药欲结束自己的生命,多亏抢救及时,才没让一颗年轻的生命陨落。

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以某独立学院为例,2015-2017年三年间每个咨询师学生心理咨询人数平均由63人到90人,上升43%,心理危机事件由4起到16起,增加300%,新生心理测试筛查问题率逐年递增,比例由9.4%上升为11%,问题突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难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一旦出现便难以解决,许多心理问题都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家庭、成长经历、周围环境等诸多方面,而且很多心理问题期初往往不被重视,会遭到来自家长和本人的排斥,他们不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等到问题严重便非常棘手。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长期形成的,长期形成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本人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成长和进步,甚至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产生困扰,严重者则可能给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在社会上也会形成较大负面影响。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目前的大学生作为95后、0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独享宠爱,父母包办一切,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差,同时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相对较高,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学生个性突出,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另外,通过对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了解,他们的家庭往往是不幸的,有的父母离异,有的长期家庭矛盾,有的则对孩子不够关心甚至施加暴力,有的父母将精力全放在二孩身上,有的重男轻女,有的家庭贫困,心生自卑,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心理健康。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心理扭曲,兴趣爱好缺失,学生弑母案、自杀等触目惊心的悲剧也时有发生。

(二)社会原因。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多元价值观互相激荡,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走向极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容易沉溺网络,特别是大量的负面新闻和违法乱纪行为,如校园暴力、校园贷、电信诈骗等,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就业、生活等诸多压力,易出现迷茫、彷徨现象。

(三)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存在较大差别,大学生入校后,容易产生落差,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部分大学生滋生空虚无聊的想法。部分学生大学以前从未住过校,对大学的集体生活不习惯,同学矛盾扯不断、理还乱,同学关系非常紧张,甚至将家长牵扯其中。部分同学认为大学就是终点站,放弃了自身的提高,学习挂科甚至不能毕业的情况屡见不鲜。面对大学里的各种评奖评优、干部竞选等各种压力,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看待,情绪易产生波动。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动解决机制。家庭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关爱,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社会要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不能谈虎色变,避而远之,也不能不闻不问,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处理机制,防微杜渐,出现问题及时处置,加强正面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报道,助推回归。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扩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合理安排课时,利用互联网,大力引进慕课教学,方便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第二,培育阳光心态。引导大学生自立自强,正确看待问题和挑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心理咨询室建设,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用科学性强的心理健康测试系统,改变传统单一的咨询模式,运用好新媒体,开展网络教育咨询。保证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经费和心理健康活动的费用支出。

(四)强化心理健康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一引两提”工作,即引进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增加专业心理健康指导老师数量,提高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水平和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工作队伍素养。不断开展系统、专业培训,培养专业队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少一些填鸭式的空洞说教,多一些结合实践的说理分析。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朋辈辅导、心理知识大赛,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动员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踊跃参与其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大学生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多角度、多维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学院家庭
初等教育学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院掠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