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赛在卓越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9-07-10廖文慧赵金龙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比赛

廖文慧 赵金龙

摘    要: 通过服装设计比赛发掘设计人才,推出和塑造设计师、企业及服装形象,越来越成为服装业内的共识。鼓励和支持参赛逐渐成为高等服装设计专业院校激励学生创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学校教学成果,培养卓越服装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比赛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时尚周、服装周、服装博览会等时尚形式不断发展,各类服装设计比赛成为时尚活动的重头戏。在服装设计比赛中,大批卓越服装设计人才和新秀脱颖而出,成为国内服装产业振兴和创新的中坚力量。通过服装设计比赛发掘设计人才,推出和塑造设计师、企业及服装形象,越来越成为服装业内的共识。参加服装设计比赛(简称参赛)对设计人才培养的巨大促进作用越来越被以培养未来服装设计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广大服装设计专业院校所接受。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服装设计比赛,成为激励学生创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学校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学生参赛也成为服装设计赛事的主要参赛群体。

一、国内服装设计比赛概况

服装设计比赛是以较量服装设计作品优劣为目的举行的竞争性活动。设计作品往往通过服装T台演绎的方式表达,最后评出获奖者的名次及所获得的不同级别的奖项,以此通过电视、报纸等传媒形式推出和塑造设计师、企业及服装形象。目前服装设计比赛种类繁多,主办机构通常由设计师协会、行业协会、品牌企业、地方政府、大众媒体合力主办。

我国的服装设计赛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虽然比国际服装设计赛事稍微晚些,但随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腾飞,各式各样的服装设计赛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服装设计赛事根据不同的划分形式进行分类。

1.从服装的艺术形式上划分,可将服装设计赛事分为实用性的服装设计赛事与创意性的服装设计赛事。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创意性服装设计大赛是“汉帛杯”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奖赛,实用性服装赛事如“虎门杯”国际女裝设计大赛、“欧迪芬杯”内衣设计大赛等。

2.从服装类别划分,服装设计赛事分为休闲装、职业装、内衣、运动装、泳装、礼服婚纱等设计比赛。如,1992年开始举办的“真维斯杯”休闲服装设计大赛、“名瑞杯”中国婚纱设计大赛等,目前,随着服装种类的细分与服装品牌的细化,服装设计比赛的种类越来越细化。

3.从服装穿着者的性别和年龄划分,服装设计赛事可分为男装、女装、童装、中老年装等设计比赛。如“圣得西杯”中国时尚商务男装设计大赛,“中国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等。

4.按照赛事在服装领域的影响力来说可将服装设计赛事分为:国际性的、国家内部性的、区域性的等,服装设计赛事的规模越大,其影响力与级别就越高。

5.从服装的面料上划分,服装设计赛事还分有针织服装设计赛事、丝绸服装设计赛事、裘皮服装设计赛事等。如,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等。

此外,还有一些更具特色的比赛,如网络上的T恤设计比赛,规定裁剪形式的现场立体裁剪设计比赛,时装画设计比赛、时装设计电视真人秀比赛节目等。

二、服装设计比赛对服装产业的推动作用

伴随着国内外服装设计比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被吸引参与其中。服装设计比赛为设计师脱颖而出提供了现实的机遇,为设计师之间设计思想的交流提供平台,有力推动着时装企业设计创新水平的提升,并对时尚创新产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1.参赛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服装设计比赛是一种主题命题式的比赛,主办方给定主题,参赛者围绕主题展开设计,参赛选手的设计作品要在大致符合主题概念下选择新颖的设计题材才能在众多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服装设计类的赛事一般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都是以绘制服装设计效果图的形式进行,进入决赛后设计作品要制作成成衣在主办地点进行T台展示、比赛。不管是初赛效果图的设计还是决赛成衣的面料选择、板型设计、样衣制作等都是对参赛选手,尤其是大学生创造力的考察和服装综合知识运用的考核。通过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把书本理论与具体实践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加深对服装的理解,加强知识的转化利用。命题式的创作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比赛式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获奖后的喜悦和荣耀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比赛。

2.参赛有利于学校检视培养成果。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设计比赛中,不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更能很好地促进学校的服装教学。目前的很多赛事,如,每年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服装设计“新人奖”,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等都是以服装院校为单位参赛,可以看作服装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场PK赛,学生的入围情况和最终获奖情况将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实力和水平。通过参赛的得失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导向,学校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一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通过对参赛指导教师的奖励,能很好地鼓励和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开展教学研究的主动性,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培养市场需求人才和卓越设计人才。

3.参赛有利于企业发现优秀人才。现在大部分服装设计比赛大多由服装企业冠名或主导,冠名服装赛事有利于提高服装企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如真维斯集团冠名的“真维斯杯”中国休闲装设计大赛,至今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在服装赛事中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赛事,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外界的影响力,提升了品牌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服装赛事通过融合社会资源,使企业与人才两者之间实现对接。如“COCOON杯”中国国际女装设计师大奖赛,以“选才、育才”为大赛定位,获大奖的人员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到国外学习,选手学成回国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入围的选手可加入新锐设计师沙龙,获奖设计师可得到由汉帛集团支持,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举办个人时装发布会;“应大杯”时尚皮装设计大赛,获奖者有机会成为“应大”公司签约设计师等。服装赛事为设计人才成为成熟的服装设计师提供迅速成长的环境和强大的后盾,满足了服装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为服装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参赛有利于社会审美意识的强化。服装设计赛事设计作品往往通过服装T台演绎的方式表达,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关注度高,一些赛事已成为中国时尚的标志性事件,极大影响着中国时尚产业。如中央电视台六频道推出的《创意星空》大型电视活动,通过比赛和电视节目的形式,寻找未来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吸引广大在校学生和青年设计师参赛,电视观众好评如潮。又如“欧迪芬杯”中国内衣设计大赛,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全球内衣流行趋势发布平台,吸引了国内国际设计力量的加盟,将原创性设计款式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当中,引导社会的时尚潮流。除此之外,一些新锐的服装设计赛事和网络服装设计赛事,将创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迎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引导潮流。如中国职业时装设计师创意设计大赛、“瓦栏”赛事和“T达达”T恤图案设计赛事,都是将服装设计比赛与产业链对接的网络服装赛事,每月举办一期,根据服装流行趋势作品的创意随时更新,根据企业客戶需求,作品马上进行生产,超高的性价比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实现设计与需求的很好结合,从而引领市场。

三、参赛在卓越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实施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0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赛为抓手,以湖北省标兵社团武汉纺织大学学生服装设计师协会为平台,在指导学生参赛上下功夫,从赛前、赛中、赛后全方位地为参赛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探索建立学生参赛长效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卓越服装设计人才。

1.多渠道收集信息赛事。以学生服装设计师协会参赛部为主体,每日从媒体、网络等公众信息平台收集赛事信息,与此同时,扩大赛事信息收集渠道,利用学校与行业协会、服装企业、相关服装院校和校友资源等良好的交往关系,多渠道收集和了解赛事信息,并将收集的赛事信息通过通知、橱窗、网络等形式及时向广大学生发布赛事信息。

2.加强赛事信息分析。将收集到的赛事信息,按照服装比赛的形式加以分类,注重区分赛事的级别、层次、范围、难易程度、历届获奖信息等,结合学校的教学内容,历年学校参赛的情况和获奖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水平,有计划有选择地参加比赛,杜绝一窝蜂或漫无目的地参加比赛。

3.注重分层组织参赛。根据不同年级、专业水平差异等组织不同学生参加不同赛事,比如对于低年级,专业水平相对弱的,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地区性的、举办届数不多、相对知名度小的赛事。对于高年级专业水平相对扎实或已经在一些赛事中入围或获奖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影响力大、知名度高、水平较高的赛事。

4.加强专业教师指导。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注重将参赛与现有学生的学业相结合,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组织作用。如时装画、时装工艺等专业教师进行现场辅导,还有选择地邀请主办方专家或获奖知名设计师来校进行参赛宣讲。加深学生对大赛的了解,更好地把握赛事、参加赛事。对于初赛入围选手,实施一对一辅导,学校根据入围作品风格和学生特点,挑选适合的指导老师对入围选手进行一对一辅导。在成衣作品制作上,学校在打版师、样衣工、模特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顺利完成作品。对于家庭比较贫困的选手,学校从学生参赛基金中给予资助,解除选手的后顾之忧。

5.做好参赛后勤保障。学院积极为参赛学生提供参赛便利,在经济、专业、学业上为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参赛学生的作品完成后由学校统一向组委会寄发,在经济上为学生减轻负担。需要专业教师指导的,学院指定和委派专业教师为学生辅导,学生参赛与课业相冲突的,由学院出面进行协调,调整。时刻关注赛事进程,做好与赛事组委会的联系沟通,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参赛提供方便。

6.完善赛后工作总结。参赛结束后,对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隆重表彰和宣传报道,在学校中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鼓励参赛学生将参赛经历和感想写成文字,对成功的经验和失利不足,及时总结,组织参赛成果报告会,与广大学生一起分享参赛经历,更好地指导学生后续参赛。打通学分互换机制,参赛学生凭入围参赛作品可获2个创新学分,对于获奖学生凭获奖作品可相应转化相同学业学分,制定参赛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参赛的良性长效机制。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参赛氛围,学生获奖捷报频传。学院已连续第十八年荣获中国服装设计“新人奖”“育人奖”称号;近年来,学生连续荣获包括“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第七届国际精编大赛金奖、俄罗斯沃罗涅日时装节“Gubernskiy Style”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银奖、美国ART OF FASHION时装设计大赛银奖、“华孚杯”时尚设计大赛银奖、威丝曼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银奖、黛安芬内衣设计大赛银奖、“我爱新唐装”服饰设计大赛金奖、“金富春杯”中华嫁衣创意大赛金奖等在内的国内各类服装设计奖项350多项;先后有王鸿鹰、黄李勇、黄皆明等5名毕业生荣获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大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设计总监、设计师等优秀设计人才,为中国服装业的发展和壮大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冯越芳.高职院校服装设计竞赛教学实践与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2]雷杨.解析学生参赛对开展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的意义[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2).

[3]朱莉娜.服装设计专业“以赛代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

[4]宋翠梅.服装赛事对服装产业的促进作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2(32).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比赛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最疯狂的比赛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