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免(不)VP”的生成机制及话语形式选择

2019-07-10曹蒙洁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曹蒙洁

摘    要: 在“难免(不)VP≈难免VP”语义前提的制约下,“难免(不)VP”中VP的语义限制为[+消极性][-可控],以该语义限制为佐证,“难免(不)VP”产生是在“交互主观性”的影响下,说话者站在听话者的角度考虑听话者主观心理接受度的产物;“难免不VP”句式的出现是以“难免”的主观性和语义量级为语境支撑,以VP和不VP两种心理意念强度上的不对等为诱发因素,在说话者的认知域中发生“强意念替换”,并呈现为外部的语言形式。从人们说话时主观视角的不对称、人们的语感、话语表达时“省力”原则和语言的可理解度等方面分析 “难免VP”和“难免不VP”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

关键词: 难免    语义限制    交互主观性    强意念替换    不对称

一、引言

近年来语法学界对“难免(不)VP”这一结构多有研究,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羡余否定”理论,此后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说法:朱德熙的“企望说”;吕叔湘的“否定作用的模糊化”;沈家煊称其为“肯定否定对立消失”;袁毓林提出了“隐性否定语义溢出”说;江蓝生(2008)把它叫做“正反同义结构”,提出了“概念的同义叠加与构式整合”,等等。虽然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难免(不)VP”语义限制的概括不合理,有些语料并不符合该限制;(2)对“难免(不)VP”这种正反同义结构形成深层次的生成机制解释并不清楚;(3)“难免VP”和“难免不VP”在话语形式使用率上存在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上,学界还没有合理的分析和论证。

二、“难免+(不)VP”的生成机制

(一)“难免+(不)VP”中VP的语义限制

由于VP在“难免VP”和“难免(不)VP”中的语义限制不一样,为了区分,我们将“难免VP”中VP标记为VP■,“难免(不)VP”中的VP依旧标记为VP。学界常用“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解释“难免VP■”中“VP■”的语义限制条件,认为“难免”表示“难以避免”的意思,生活中人们想避免的多是消极的、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因此“难免”后VP■多是消极性成分。如:

(1)兄弟姐妹办喜事时,他们脸上难免露出不那么欢迎的表情。

(2)年轻人在创业之路上难免遇到挫折,不要总是想绕着困难走,而是要努力克服。

(3)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过分强调保护国内市场,在国际上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对BCC语料库中“难免”的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语料并不符合这条规则,“消极成分说”并不是“难免VP■”语义解释的本质规则,“难免”后VP■所陈述的不仅仅是消极的、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还有一些语料仅仅是阐述客观的结果或事件,如:

(4)“那么我也难免要一试身手!”

(5)“老百姓就是穿出最好的衣服,也难免有精心织补、缝补过的痕迹。”

(6)“也难免有几分诗意,甚而生出几分喜悦。”

从上述语料可以看出,对于一些客观规律、大概率状况、必然结果,虽然人们对其没有积极消极的判定,但可以用“难免”表示。因此,我们得出“难免VP■”的语义限制应该为[-积极性],又因为“难以避免”的是人们难以控制的事情,所以“难免VP■”又有[-可控]的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以“难免VP≈难免(不)VP”为前提,“难免(不)VP”中“VP”的语义限制范围进一步缩小为[+消极性],没有客观规律、标准规范等[+中性]的限制,如:

(1)政治金字塔顶层的道路用金钱来铺就,民主难免不沦为替利益集团代言的表演。

(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也难免不受到它的牵制。

(3)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谁也难免不犯错误。重要的是要修正错误。

“沦为替利益集团代言的表演”“受到它的牵制”“犯错误”都是人们不想发生的事情,或不想看到的结果,属于[+消极性][-可控]。因此,我们认为“难免”后VP的“消极成分说”的成立是以“难免VP≈难免(不)VP”为前提的。

(二)“难免(不)VP”的生成机制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难免不VP”最初应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只是由于句式简短,在“交互主观性”的驱使下,“难免不VP”在人们日常使用中被“合法化”了。“交互主观性”指的是说话人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话人“自我的关注”,就是说话人对听话人“面子”或“自我形象”的关注①。交互主观性最突出的一个原则是“礼貌原则”,即说话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某件事情对听话者的心理影响或冲击,促进和谐人际交往关系的构建而采取委婉的话语策略,核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人着想。

先说“难免”。我们运用量级分析法分析“难免”在表主观推测时构成的语义量级关系,得出(无法避免,难以避免(难免),中间状态,可能避免,完全避免,五个等级。“无法避免”属于语义强项,“难免”为量级序列中的第二个状态,比“无法避免”语力弱,但在主观性上强于“无法避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通过模糊语义实现的“语力减值”策略,是会话原则中量的原则和礼貌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再看“(不)VP”结构。事物有“存在”和“不存在”两种状态,事件都有“发生”和“不发生”两种结果。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关注点都在事物的存在、事件发生的结果上,若发生的事件或结果是说话人认为会对听话人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的、不好的事情,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如果该事件不发生就会减少对听话人带来的影响,产生“不VP”的心理意念。

在“难免(不)VP”这一结构式中,原本语境或信息中应该浮现的话语形式是“难免VP”,但在实际会话中,说话人在论述“难免VP”时,潜意识中的“交互主观性”对说话人的影响大,增大了“不VP”的表述强度,当“不VP”意念强度高于原本应该出现在话语形式中的“VP”意念时,就会发生意念替换行为,即“不VP”浮现出来替换原来要表述的“VP”的话语形式,实现从“难免VP”到“难免不VP”的形式轉接。这一替换是在“难免”这一词语的主观性的诱发下产生的,人潜意识的作用和交互主观性是产生“难免不VP”认知上的原因,而“难免”一词的语义量级和主观性则是“不VP”这一话语形式显现的诱发因素。如“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湿鞋”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不想面对的或接受的不好的结果,但常在河边走必然湿鞋,当说话者站在听话者立场时,“不湿鞋”的意念强度增大,替换“湿鞋”,于是形成“难免不湿鞋”结构。因此,“难免不VP”实际是说话人在交互主观性驱使下强意念替换后的产物,是说话人想要减缓话语对听话人的冲击而采取的语用策略。

三、“难免(不)VP”的表达形式的选择和不对称

(一)“难免(不)VP”表达形式的选择

说话者在使用“难免(不)VP”这一结构时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客观事实结果的视角出发,遵循“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原则,参照点侧重于传递基于某种情况产生的难以避免的结果;一个是听话人的视角,遵循“交互主观性”中的“礼貌原则”,参照点更多地放在听话人的“面子”或心理感受上。一方面要遵循经济原则,另一方面要遵循礼貌原则,当经济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博弈下,最终选择一种最理想的话语表达形式。

(二)使用率上的不对称

以BCC语料库的报刊语料为数据来源,通过分析发现,在去除无效的、不符合研究所需的语料后,“难免VP”的语料共有5500多条,“难免不”的语料却仅有200多条。

从说话者主观视角的不对称上看,“难免(不)VP”中VP是某种原因、条件、境况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是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的未知信息,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信息”,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而“不VP”是事件不会发生、没有或极少新信息出现,可现率低。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比较凸显的、会引起人格外关注的事件或结果上,也就是在常规情况下,“难免VP”占据话语形式选择的主要地位,是人们优先会选择的形式,所以呈现出来的语料更多,只有在说话人站在听话人的视角而非客观事件的视角时才会出现“难免不VP”的外部语言表达形式。

从语用上看,由于“难免VP”产生的时间远远早于“难免不VP”,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话语结构,人们已经熟悉,“难免(不)VP”产生的时间晚于“难免VP”,虽然被“合法化”了,却依然是不合逻辑的“病句”,不太符合人们的语感;同时,从说话者的角度看,“难免(不)VP”相对于“难免VP”来说,不是一种省力的表达,比较“费力”,并不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从听话者的角度看,多了一个“不”字,句子更加复杂,语言理解的深度也就加大,若听话人不能领会说话人语言中的“交互主观性”,反而会阻碍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

因此,虽然语料库中呈现出“难免VP≈难免(不)VP”这一正反同义结构并存的现象,但说话人在向听话人传递信息时主要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省力原则”,保证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保证交际双方都能理解并接受,在话语经济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语力对听话人的影响度,考虑“交互主观性”这一语力减值策略。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和话语形式表达点还是更多地放在“VP”这一事实和结果上,所以语料库中“难免VP”的语料呈现值远远高于“难免(不)VP”的语料呈现值。

四、结语

语言中像“难免(不)VP”这种正反同义结构有很多,但同中有异,每一种正反同义现象都需要进一步单独分析和研究。虽然它们属于“病句”,但既然能被人们普遍理解并接受,甚至在现代汉语中“合法化”,其中的内在生成机制和缘由是值得思考的。“語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仅要从“难免”这一词语的构句成分角度,对语言这一表层结构进行研究,更要关注说话者的心理认知选择,深层次挖掘说话者的思维状态,分析心理认知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从而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

注释:

①张博宇.话语标记语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探析[J].外语学刊,2015(03):79-83.

参考文献:

[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江蓝生.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J].中国语文,2008(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J].中国语文,2012(2).

[5]张博宇.话语标记语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探析[J].外语学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