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部注射室常见护理缺陷及改善对策

2019-07-09张红霞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门诊部改善

张红霞

【摘要】目的:研究門诊部注射室常见的护理缺陷及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注射室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0例在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期间门诊部注射室常见的护理缺陷以及安全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改善措施前的一般管理方式,试验组为改善措施后的科学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中存在的护理缺陷。结果:采用改善后的科学管理方式的试验组存在的护理缺陷较少,缺陷率为2.10%,和对照组(1505%)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部注射室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及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进行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部;注射室;护理缺陷;改善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200-01

门诊注射室工作量巨大,患者病情复杂,加上门诊注射室涉及药品种类繁多,药品更新换代快,这对护理人员而言非常具有挑战性,在开展大量的护理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药错误,严重影响门诊部注射室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人们的身体恢复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要想提高门诊部注射室的护理安全质量,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安全认识,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从我院门诊部注射室选取1050例接收注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注射室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缺陷展开研究,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统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部注射室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0例在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525例。对照组男358例,女167例,年龄2~69岁,平均年龄(4036±1.1.35)岁;试验组男2.36例,女289例,年龄1~70岁,平均年龄(4036±1.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以注射教育、心理指导为主。试验组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全面分析门诊部注射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在此基础上制定防范对策。注射室护理缺陷主要与患者自身、护理人员注射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浅薄等有关。门诊室接收的患者数量多且杂,患者病症不同,在注射室的环境中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陪伴家属多造成环境噪杂,给患者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耐心不足将会导致护患纠纷,增加安全风险。注射操作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量超负荷、技能欠缺、压力过大、身心疲劳等都会增加安全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措施。(1)控制人员因素造成的护理缺陷: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安全护理不仅仅是护理质量,更是护理道德的最基本要求,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法律,让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保持微笑,恰如其分的问候和安抚都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提升医院形象。与患者经常经常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态,尽最大的努力解答患者的疑虑。对于年老体弱、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帮助患者尽快就诊。常规和可预见性的工作忙时要保证有休息的通道,增加输液室渠道和人力,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在抽血室、检验室、输液室贴门外公告,让病人了解自己拿报告的时间,耐心等候。(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经常组织门诊护士参加学术研讨和业务培训,对护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对策。护理人员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更是医生、药房的监督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与治疗对象,有针对性的观察药物服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同时,为了方便护理人员随时了解新药的使用方法,可以将药物的说明书统一装订,方便护理随时查询。(3)加强管理:制度可以起到约束人行为的作用,注射室要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用药核对制度,让所有的护理人员熟记关于本科室的工作流程、应急措施,让整个注射室工作做到各种护理操作有章可循。建立持续质量改进表,对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与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要进行考核,确认工作能力后才可上岗。根据科室工作量的安排,合理利用资源,随时进行护理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二者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护理缺陷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表1所示。试验组护理缺陷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门诊部注射室虽然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只要严加防范,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就可以将护理工作做得很好。严格执行注射室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技能,合理排班,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对患者经常进行安全巡视,与患者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针对注射室中常见的护理缺陷经常进行总结,提高缺陷意识,通过制定的改善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童颖薇,张灵芝.门诊注射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的浅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62.3-62.4

[2] 苏勇.消毒供应室常见护理缺陷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2).

[3] 黄婷月.分析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护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

[4] 张国英.浅谈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及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7):258-259

猜你喜欢

门诊部改善
PDCA循环模式在派驻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门店收钱服务 美容贷本息由其担
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探
全国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IOWHA法的物流需求组合改善与预测模型构建
漫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