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骆驼祥子”,请试试这三招妙法

2019-07-08

初中生·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祥子虎妞骆驼祥子

【原著节选】

第二章选段

因为高兴,胆子也就大起来;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些不是味儿,假若不快跑的话。

……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和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第五章选段

可是,他还是不敢去动它们。他必须能多剩一个就去多剩一个,非这样不能早早买上自己的车。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他想不到作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回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无论是多么好的车,只要是赁来的,他拉着总不起劲,好像背着块石头那么不自然。就是赁来的车,他也不偷懒,永远给人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永远不去胡碰乱撞;可是这只是一些小心谨慎,不是一种快乐。是的,收拾自己的车,就如同数着自己的钱,才是真快乐。他还是得不吃烟不喝酒,爽性连包好茶叶也不便于喝。在茶馆里,像他那么体面的车夫,在飞跑过一气以后,讲究喝十个子儿一包的茶叶,加上两包白糖,为是补气散火。当他跑得顺“耳唇”往下滴汗,胸口觉得有点发辣时,他真想也这么办;这绝对不是习气、作派,而是真需要这么两碗茶压一压。只是想到了,他还是喝那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不放松一步。没有包月,他就拉整天,出车早,回来得晚,他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他硬连下去,拉一天一夜。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觉得只有老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一来二去的骆驼祥子的名誉远不及单是祥子的时候了。有许多次,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不回口,低着头飞跑,心里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脸!”他好像是用这句话求大家的原谅,可是不肯对大家这么直说……

《骆驼祥子》是一部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遥远的文学作品,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该怎样去读呢?没关系,同学们只要掌握三招,就基本上畅读无阻了。

第一招:做好热身准备。

每次运动前,我们都会做做热身活动,舒活下筋骨,阅读名著也需要這样一个环节。首先,解读背景,这样最容易拉近与名著的距离。之前有位同学问我,为什么祥子所在的那个年代,大兵可以随便抓人?这位同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对作品背景缺乏了解。不清楚背景,就有可能影响你的阅读兴致和阅读效果。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找到作者的相关信息:

舒庆春(1899—1966),字舍予,笔名老舍,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也可以获得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

老舍一直想写一个故事来反映旧中国军阀混战下百姓的痛苦生活……直到1936年,一个山东大学的教授到老舍家里做客时,讲了北京的一个车夫,一辈子都想要有自己的车,几经周折,最后还是没有实现愿望。还说到另外一个车夫被大兵抓去,结果偷了三匹骆驼等事情。老舍不愧为人民艺术家,听到这两个故事后,就找到了写作素材。

做好了热身准备,第二招就是梳理故事的脉络。这是阅读名著行之有效的手段。同学们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比如速读、泛读、跳读等,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和任务。

《骆驼祥子》共25章,可以这样安排阅读计划:一天读1—2章,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读完。读完后,我们试着梳理故事的情节。

可根据作品中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作为梳理依据。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命运转折点就是买车和丢车。我们可以围绕祥子的“三次买车三次丢车”将相关的事件给概括出来——

第一次买车: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100块钱,买了第一辆人力车。

第一次丢车:在清华大学门口,连人带车被大兵带走。车被没收,人被拉去当壮丁。

第二次买车:逃出兵营,卖了骆驼,拼命拉车,准备攒钱买新车。

第二次丢车:在曹宅拉车的时候,被孙侦探敲诈,没了买车的钱。

第三次买车:与虎妞结婚后,虎妞资助他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第三次丢车: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把车给卖掉了。

可根据某条线索来梳理情节。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抓住线索是把握名著故事发展的关键。《骆驼祥子》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突出,围绕祥子奋斗过程这条线索,我们可以这样梳理故事情节——

三年攒钱,喜提新车→连人带车,被兵抢走→逃出兵营,贱卖骆驼→怒辞杨宅,虎妞迷醉→曹宅拉车,虎妞施计→茶馆行善,理想蒙尘→侦探敲诈,二次丢车→父女翻脸,虎妞下嫁→虎妞资助,三次买车→虎妞难产,卖车葬妻→小福子死,伤心绝望→彻底堕落,行尸走肉

第三招:写阅读感悟。

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肯定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如果你沉下心认真读了,想必读完后会有感而发。把感悟写下来,既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能锻炼你的写作水平。

在我的引导和督促下,我的学生读完《骆驼祥子》后,大都写了感悟。

纪佳琳同学——

早年的祥子很努力,与旧社会中的“人精”截然不同。刚出场的他是纯朴的,相信收获与付出的步调是一致的。前期的他有奋斗目标,想要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子。他很像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有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陈育婷同学——

旧时代是一个大染缸,大家都在其中沉浮、讨生活。祥子的“清新脱俗”并没有坚持到底,最终沉沦在时代的悲剧中。我经常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他说不定就是个草根民营企业家,有追求,有事业,有幸福的家庭……

悲哉!惜哉!

钟弘同学——

我喜欢祥子这个人物,因为他够真实,也够踏实。虽然因为社会因素,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悲剧,但是他给我留下感触和深思——在逐梦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努力坚持!就如现在很流行的那句话——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支撑起你的野心?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坚持、努力、奋斗,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猜你喜欢

祥子虎妞骆驼祥子
我家的小猫
因为有条“狗”命
我家的虎妞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老舍《骆驼祥子》中二强子人物形象叙事的不可替代性
“虎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