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

2019-07-01贾蓉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手机成瘾课堂问题教育管理

贾蓉

摘要: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集信息沟通和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网民群体中,学生的规模最大,几乎所有大专生都使用手机,引发课堂上手机成瘾的问题。所以本文简单分析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措施,促使大专生正确使用手机。

关键词:大专生;课堂问题;手机成瘾;教育管理;解决措施

大专生又被称作专科生,是接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校时间比本科生少一年,学习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毕业之后通常是直接就业,少数学生会参加升学考试,接受本科教育。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处于成长期的大专生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差,一些学生过度沉溺于智能手机,甚至手机成瘾,在课堂上成为低头一族,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

针对手机成瘾,当前世界上并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以及诊断标准,尽管这是非正式医疗诊断,但已经被人为类似于酒瘾、赌瘾、饮食疾患等,属于冲动控制失序。手机成瘾最显著的一项特征就是明知这样的行为会引发严重后果,但难以自拔,也被称为手机焦虑症、手机滥用综合征等,和普通的手机依赖有一定区别,即个体因使用手机的行为失去控制,造成生理和心理、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的痴迷状态。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大专生上课都会带手机,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手机成瘾[1]。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低头玩手机的现象随处可见,课堂本该是大专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地方,也被智能手机攻陷,往往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们则沉溺在手机网络的世界里,偷偷网手机游戏、上网聊天、阅读电子书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教师难免和学生发生冲突,使师生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破坏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怎样让大专生在课堂上放下手机,主动回归课堂学习,这成为院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

二、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的问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想方设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管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进管理手段,强化课堂管控

在教育管理中,工作者应积极改进课堂管理手段,打造课堂手机管控和学习的一体化平台。可以先加强该平台的应用和推广,通过课堂签到、签退和手机界面锁定等功能完成课堂上对手机成瘾学生的管控;之后持续创新,逐渐把课堂教学内容以慕课、微课等形式引入一体化平台,引导大专生基于该平台学习课程知识,把被动控制逐渐转变为主动使用,帮助手机成瘾的学生慢慢在课堂上降低依赖手机娱乐功能的程度,正确使用手机。

(二)探索大专生有效手机管理办法

在管理办法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建立手机休息区,大专生在上课时自觉把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掉,放在教室一角;建立并执行课堂上手机成瘾的巡查监督制度,即教育管理者联合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对在课堂上沉迷于玩手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赋予任课教师处置课堂上手機成瘾学生的权利,即任课教师有权对不听劝阻或者屡教不改的大专生酌情降低其课程成绩,督促他们改正;加强家校联系,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联系学生家长,在解决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方面达成共识,一起进行说服教育和管理。

(三)在课堂上制止手机成瘾的学生

对于大专生课堂上的手机成瘾问题,任课教师应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关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干预甚至制止学生在课堂上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2]。因为无论是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的学生,如果认为教师上课无趣就会选择玩手机,任课教师不及时制止,就会有更多学生认为教师默许玩手机的行为,产生手机成瘾问题,这基本上是所有在课堂上手机成瘾的学生的借口。所以应要求教师们注意在讲课之前向学生们介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并在讲课过程中经常邀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避免他们分神,依赖手机,提高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的效果。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每一名大专生都会接触的,教育管理者应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向大专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导他们正确认识课堂上手机成瘾的严重危害,从主观上明确智能手机的用途,减少过度依赖。虽然手机可以让不喜欢说话的学生找到沟通交流的捷径,但这样的虚拟沟通反而会削弱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所以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提高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度,开设网络心理课程,为学生们提供咨询、辅导,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专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参与类型各异的沟通交流活动,接受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提升社会适应性;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关注在课堂上手机成瘾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并把他们集中起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活动,改变虚拟的网络人际关系,从而帮助他们减缓依赖手机的意图,摆脱手机成瘾。

(五)积极培养大专生自我管理能力

大专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在课堂上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很容易被其他学生影响,所以营造优良文化氛围是解决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的重要途径。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导致大专生学习时间不足,并且长时间用眼会使其视力越来越差,滋生不良情绪,应指导学生们相互监督,找到解决手机成瘾问题的突破口[3]。通过学习、他人监督和试验等,大专生逐渐提升认知、执行、纠偏等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课堂上手机成瘾的大专生还应适当增加他们的学习任务量,使其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准备考证、专升本、参加社会实践或文体活动等,让生活充实起来,无暇顾及手机娱乐,提升自我管理的效能感。

三、结语

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不容忽视,他们在校学习极有可能是系统接受教育的最后一站,教育管理工作者们必须正确认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各种措施妥善解决问题,让手机的使用回归正确价值,变成帮助大专生拓展专业视野、扩大知识容量、建立学业自信的助手,培育其理性的、健康的、平和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时光.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8 (14):11-12.

[2]吴玉琴.学生“手机控”现象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16 (05):58-59.

[3]方芳,刘燕.“手机控”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03):106-108.

猜你喜欢

手机成瘾课堂问题教育管理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