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9-06-28李雅云

考试与评价 2019年5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初中生

李雅云

【摘 要】 数学学习情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运用问卷法,对厦门地区三所中学共360名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主要受到教师素质、学生自身学习成绩、学习氛围、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本调查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学习情感 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与设计

(一)调查背景

数学学习情感就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对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它主要呈现在几个方面: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意志力、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等。其中对初中生而言喜欢数学课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当今世界各国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均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培养,并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学习的四个总体目标之一,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广大一线教师也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但究竟其效果如何,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设计

1. 调查样本

本调查选取厦门地区的三所中学为研究对象,有市直中学学(市重点直属中学学)、社区中学(即区属社区中学,此校原先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城市化进程中改为区属社区中学,但学生大多数还是农民工子女)以及私立中学,并从各个学校随机选取120名学生(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年段的学生个40人)作为研究对象,共有研究对象360名。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100%。

2. 调查内容

我们将从初中生是否喜欢数学课来呈现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因此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从初中生喜欢数学课的程度、影响学生喜欢数学课的因素和影响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的因素三个方面入手编制,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深入了解厦门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学生喜欢数学课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和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的主要原因。进而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发展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表1. 初中生喜歡数学课的程度

从表1可见:市直中学很喜欢数学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67%,而社区中学和私立中学较低,分别是21.67%、25.83%。市直中学非常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的比例仅是3.33%,而社区中学和私立中学较高,分别是14.16%、8.33%。由此可见市直中学与社区中学、私立中学的学生喜欢数学课的程度差异较大,表明厦门地区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

(二)结果分析

1. 整体水平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地区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厦门地区中市直中学的学生喜欢数学课的比例高达90%,而社区中学和私立中学较低,分别是65.74%、72.50%。形成这样一种态势的主要原因,一是市直中学是属于市直属重点中学,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另外两种类型学校来说较好;二是市直中学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等较完善,而社区中学的则会相对落后;三是市直中学的学生家长大多是知识分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四是市直中学生绝大多数从小就参加各种兴趣班,整体素质比较高。总而言之,目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已经纳入到数学课程标准里,各类学校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的培养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但基于以上各种差异,不同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 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主要因素

(1)教师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素质对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影响相当大。市直中学和私立中学因为喜欢数学教师而喜欢数学课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70.73%和62.07%,三所中学因为教师语言幽默而喜欢数学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都比较高也相对比较均衡。因此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形成的保证,教师应具备如何让学生能够跟着你快乐地学数学的魅力。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恰当的比喻,一个富有哲理的笑话,一个巧妙的提问,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必要的时候教师一个肯定的评价、合理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也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得以发展。

(2)学生自身学习成绩

通过调查可知,市直中学与社区中学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好而喜欢数学课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相应的因为数学成绩不好、上课听不懂等原因而讨厌数学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挺高的。

心理学中指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组成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这个时期的学生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喜欢学习;儿童后期和少年期,一方面附属内驱力的强度会减弱,另一方面,寻求的肯定会从父母、教师转向同龄伙伴,初中生正处于这种阶段。当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并得到家长及教师的表扬以及同伴的羡慕时,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这种成就体验就会促使中学生去追求成功,表现为喜欢数学课。而对于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为了避免失败就会回避进而不喜欢数学课。

(3) 学习氛围

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地区三所中学因同伴喜欢数学课而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所占比例均达到30%以上。初中生会因为周围同伴的数学学习情感而影响自己的数学学习情感,可见,这是一种无形的学习氛围,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能够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掘并有意地表达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奠定基础。如民主、平等的课堂人际环境,教师高昂的教学热情,都有助于感染和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师生间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满意、敬慕、愉快的态度,这就是学生数学学习情感萌芽的表现。

三、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数學学习情感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不稳定,还有些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没有完全形成;而且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何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改变厦门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现状,发展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素质是教师履行职责所必备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身心特点的总和。不论是教学条件比较优越的市直中学、私立中学还是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社区中学,数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培养,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都是至关紧要的。基于以上思考,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市直中学的教师来说,除了加强本学科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应该注重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因为市直的中学生因为学习起点相对比较高,而且在生活中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比较广,他们能够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问题,往往使教师汗颜。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就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

对于社区中学的教师来说,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社区学校学生学习的起点相对比较低而且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学生的素质相对会比较低。这时教师就应该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扮演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情感。

而对于私立中学的教师而言,因为学生有来自家庭环境相对比较好的、也有来自家庭环境相对比较不好的,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应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并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

(二)营造和谐氛围,促进群体互动

教育活动是群体活动,“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与激活,是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和对话,是教师和学生的融合。”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群体的互动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当懂得“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数学学习情感的高低程度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因此教师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要以满腔的热情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感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爱,他们会以极大的努力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数学学习情感也不断得到培养;同伴之间应互相信任、关怀和鼓励,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下,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并激发起主动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出“放开”的特点,只有在放开的课堂中学生才能产生愉悦的数学情感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如市直中学以及私立中学可以经常使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教学形式,特别是私立中学,大多数是属于小班级授课,便于教师进行管理。对于社区中学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克服学习困难,获得成功体验,

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消极反馈是:数学学习对我来说是“失败、失败、再失败,直至彻底失败”。因而学生渐渐地就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也变得消极,更谈不上具备克服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对于好的学生不宜设置过于简单的困难情境,因为过于简单对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激不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应设置相对高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但又必须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困难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设置的困难情境也应该属于中等水平,以利于他们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而对于学习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高的重视,给予积极的帮助,让学生明白教师是很重视自己,很在乎自己,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获得成功,慢慢地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在学生克服困难时,教师适时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寻求跨越障碍的办法、取得成功经验,这样必然有助于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