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学中贯彻直观教学的必要性

2019-06-27高文明

祖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视觉性

高文明

摘要:学校进行美育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学,”目前尽管大家对美育重视程度有了提高,增加了美育课程的设置,但这都是外部的,摆在美术教师面前最实质问题还是“如何摆脱原来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建立和完善新的教育模式?”为此,笔者对“直观教学”进行了尝试,觉得对美术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视觉性   直观感知   演示教学法

一、直观教学的概念及直观手段

所谓直观教学是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这种形式的感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其掌握科学知识和教材打好基础。直观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方:(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即各种挂图、图表、模型、地图、绘图和图解等;(3)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各种实验设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和幻灯等;(4)语言直观,即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

二、直观教学的意义

直观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如果在美术课教学中能够恰当使用,对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迅速感知教材把握新内容,提前感受“美”

教学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如系统性原则,美术教学也必须严格按照知识的内逻辑顺序进行,秩序渐进。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新内容,让学生能很快抓住内容的知识点至关重要,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这个环节处理得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家乡的古建筑》一课中,若教师缺乏图、像等资料,凭口说教,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乏味。如能在教学开始就借助直观手段,课前制作一段学生较为熟悉的古建筑(亭、阁、塔等)录像,配以音乐和解说,则可顺利导入新课,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受到古建筑的艺术美,这就为整堂课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觋察能力,形成健的审美情趣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美术课教学目的之一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的眼、脑统一协调运动。单靠教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有足够直观的实物、模萌、挂图、幻灯或录相供学生欣赏观察,通过大脑思维的比较辨别,什么是美的,美在何处,既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审美情趣。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浑身以提高,从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艺术。如果没有这些直观手段又凭一张嘴灌输说教而没有事实材料,学生是不容易接受的、即违背了所谓眼见为实之理。

(三)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加信心,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认识美,创造美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原因何在呢?据我了解大致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自己画不好,觉得难学,失去失心;二是美术课堂教学资料不足,形式单一,学生浑身枯燥没有兴趣,教师面布置就让学生画,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教师课前绘制出教学范图及作图步骤,化每为简,学生就会觉得画好并不难,容易贪悟到作图要领及步骤,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兴趣。若再恰当结合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美的音乐、幻灯、录像片等媒体给予启迪,生动美好的语言把这堂课组织得有条不紊,就会避免课堂的乏味無趣。学生的兴趣和性会自然产生,从而变厌学为乐学,尤其是小学生更为明显。

也许笔者对直观教学意义的认识还大有不足,但无论哪种情况似乎都可归入上述某一类中,这里不再赘叙。

三、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

明确了直观教学形式和重要意义还不够,好比是造房屋,有了砖瓦和木料,还必须要有精港的建筑技术,合理的设计才能把房屋建造好,那么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直观学手段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贯彻这一教学手段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手段的选择上要围绕教学中心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的每章每节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中心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认识美,创造美。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原因何在呢?据我了解大致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自己画不好,觉得难学,失去信心;二是美术课堂教学资料不足,形式单一,学生觉得枯燥没有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若恰当运用直观手段,这些问题均可得到圆满解决。比如一堂素描课,教师布置作业就让学生画,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教师课前绘制出教学范图及作图步骤,化繁为简,学生就会觉得画好并不难,容易领悟到作图要领及步骤,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兴趣。若再恰当结合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美的音乐、幻灯、录像片等媒体给予启迪,生动美好的语言把这堂课组织得有条不紊,就会避免课堂的乏味无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会自然产生,从而变厌学为乐学,尤其是小学生更为明显。

也许笔者对直观教学意义的认识还大有不足,但无论哪种情况似乎都可归入上述某一类中,这里不再赘叙。

四、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

明确了直观教学形式和重要新闻发言人义还不够,好比是造房屋,有了砖瓦和木料,还必须要有精湛的建筑技术,合理的设计才能把房屋建造好,那么怎样才恰如其分地运用直观学手段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贯彻这一教学手段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手段的选择上要围绕教学中心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的每章每节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中心内容。为完成这一目标,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教学中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很容易出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脱节。这样,即使直观手段应用得再多,都将虚张声势,耍花枪,毫无价值。

另外,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逐步提高的,所以教师在选择直观手段时要注意与学生的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相结论,否则将徒劳无益。

其次,运用时机和数量要适当,要注重实效。按照教学的中心内容,选择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若不加分析全部使用,会使学生分辨不出主次,分析不能深入,欣赏观摩都会流于表面。所以,手段的选择要审慎,要精益求精。这些都做到以后,就应该在时间安排上下协夫。有的教师也使用了大量的适合中心内容直观教学,但仍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课堂上安排的时间不恰当。如同是范画,有的适合在新课前展示,有的适合在新课过程中边展示边分析,甚至有的要在学生作业后才展示,让学生比较鉴别,得到启迪。时间把握好,会大大促进教学的成功。

第三,方法上要重视教具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对于教学中的教”来说,有三个因素:教材、教具和语言。前面提到过直观的艺术性语言,即语言要生动有吸引力,富于幽默,所谓以声取胜。那么就应注意语言的训练,不但注意语言基本功训练,还应在教学中注重语气、力度抑扬顿挫以及与直观教具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生动有趣,收到好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有较强的适应力和较高的灵敏度,随时洞察学生的注重力和情绪,调整自己的教法以及教学技巧。比如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学习情绪不佳,或对自己的讲授不感兴趣等等。作为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比如因为声音不够大,语言没有感染力;或台风不够好;或动作弧度不适宜;或表情死板等等,这时就要随机应变,调整自己的教法教态等到最佳状况,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又不影响直观手段的运用,那么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一定会过得愉快轻松,又学到了该学的知识。

总之,直观教学是实事、实物和形象为基础的,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直接的途径。美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面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同心协力,共同研究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教师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视觉性
跨学科研究视角下的艺术风格视觉性研究
——评《艺术人类学》
视觉性眩晕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
郭熙《早春图》的视觉性与神宗朝文人心态
视觉奇观与性别意识的表达
明清小说视觉性语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