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新突破

2019-06-25张成霞罗希唐颖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9期
关键词:东盟中国

张成霞 罗希 唐颖

摘   要:人文交流是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中,人文交流已经成为第三大支柱,对服务双方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推动双方开展民间友好往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7月,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成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和经典品牌。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及调研,介绍了交流周的起源、发展历程、板块架构,分析其在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对如何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文交流品牌活动提出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各国积极响应,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既要有基础建设等“硬合作”,也要重视人文方面的“软交流”。人文交流与政治安全合作、经贸合作一道构成现代国际关系的三大支柱。与后两者相比,人文交流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推动各国文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繁荣,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1]。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全面阐述了人文交流的内容,“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障人士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2]。人文交流内涵不断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架设了民与民之间情感沟通和心灵交流的桥梁,系牢了国与国之间加深理解与增加互信的纽带。

周边地区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托,周边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周边外交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是一件关系19亿人口未来的大事。我国西南地区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上与东盟国家关系密切,从国家周边外交工作布局来看,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双边人文交流具有深远意义。

二、交流周的缘起与发展

2003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双方合作日益密切,交往不断深化,以教育为主的人文交流成为双方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不断深化双方务实合作,增进民心相通,搭建教育交流合作平台,2008年7月26日-8月1日,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州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交流周以政府搭台、官方合作、民间交流为办“周”特点,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赢得了中国与东盟教育机构、高校、企业、民间组织和媒体等各方的关注和积极参与。迄今,交流周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了11届,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的参会者近3万人,参会学校及教育机构近4900所,在交流周上成功签署了1500余份教育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举办了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大学校长论坛、学术研讨会、教育资源展、学生技能赛、专题研修班、青少年文化节、学生夏令营等277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当前,交流周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高端平臺,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即将举办的第十二届交流周将主题确定为“深化务实合作 共享发展成果”,更加突出交流周致力于推动务实合作,面向中国和东盟开放共享成果的原则。

三、交流周的特点

自2008年首届“交流周”举办以来,秉持“平等互信、开放创新、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办“周”精神,不断加强平台建设,把服务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支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贵州全方位对外开放作为办“周”目标,交流周已成为双方教育领域机制化程度最高、辐射影响力最大、务实合作成果最多的平台。[3]

(一)平台机制化程度高

交流周活动从2008年开始,在内容内涵、参与范围、活动空间和时间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周”机制。

在平台内容方面,从单一的教育合作平台,发展成以教育为主,辐射其他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平台,打造了一批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青年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项目,充分发挥教育在各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性先导作用,实现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

在塑造品牌方面,已形成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系列活动、中国—东盟职教博览会、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一带一路”合作系列活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系列活动六大精品项目。

在拓展空间、延展时间方面,除了每年在贵州举办为期一周的主体项目外,在中国和东盟多地推出了全年不同时段异地举办活动的开放办“周”机制,形成了“开幕期”和“全年期”两大活动板块,有效整合中外资源,丰富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交流周的品牌影响力。

在参与国别方面,由中国—东盟(10+1)合作,引入特邀伙伴国机制,发展成以中国和东盟合作为主线,辐射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10+1+N)合作模式,有力促进了中外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

在国际参与方面,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与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等区域性国际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利用“共商共建共享”的三方合作模式,不断提升交流周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面。

在社会参与方面,交流周采用自主承办项目招竞模式,面向中国和东盟社会开放,有效调动企业、媒体、社会团体参与的积极性,服务产教融合。同时,除了专业性内部会议,交流周面向社会开放部分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教育资讯。

经过不断打磨和历练,交流周具备包容化、务实化、体系化等特点,已成为服务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主题紧扣时代背景

如表1所示,每届交流周都具有一个紧扣时代脉搏、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更加突出服务中外人文交流、服务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使命。

(三)品牌项目发展日趋成熟

1.教育官员高端论坛成为主体

各届交流周举办的高层对话和磋商论坛是活动的主体和亮点。举办活动包括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东盟教育部长讲坛、中国—东盟教育高官对话、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教育行政官员研讨等。上述活动的演讲者和参与者多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部长、司局级官员、外交使节、地区性教育部门官员、高校管理者等,他们从顶层设计和高层管理的角度分享了双方教育领域合作的新理念、新举措以及积极推动双方教育交流的真知灼见,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风向标和活指南。此外,每五年举办一届的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已成为双方教育部共识,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成为交流周开幕期的重头戏。

2.人文学术研讨助推交流合作

人文学术交流是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推动学术发展,而且成为了专家和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交流周举办的人文学术研讨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具体包括中国—东盟环境教育论坛、中国—东盟人文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跨文化交流论坛、中国—东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等。其中,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等已经连续多年举办,在交流周平台上形成项目品牌。

3.青少年交流搭建友谊之桥

青少年交流是人文交流领域,尤其是教育交流合作的热点。中国与东盟各领域的合作日趋活跃,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希望学习和了解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汉语热”和“东盟潮”已经形成[4]。每一届的交流周均举办青少年文化、体育、艺术交流活动,现已形成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系列活动品牌项目,具体活动包括中国—东盟青年营、中国—东盟学生职业技能赛、中国—东盟大学生足球友谊赛、中国—东盟大学生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参与活动的中外青少年们在文化差异中碰撞友谊火花,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认识。

4.教育资源、文化艺术展示突出特色

教育和文化的展示与互动,开启了各国人民了解他国文化的窗口。在11年中举办过的活动有中国—东盟教育展、中国教育资源展、东盟10+3“了解中國”项目、“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系列展览、国际教育装备研讨会暨展览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博览会等,为参会单位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让参与者在中外文化和教育的差异中寻找合作契机。

5.项目推荐、经验分享及成果展示传播信息

交流周积极发挥平台作用,为与会中外嘉宾提供一个促进相互了解、共享信息资源、推动务实合作的机会。例如,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信息分享会、中国—东盟中心教育项目推介会、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推介会、中国—东盟合作办学经验分享会、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成果交流展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面向所有参会者开放,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观众反响热烈。

四、交流周促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

的成效与影响

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教育交流,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在政策、资金、机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交流周的举办得到了中国和东盟的认可和重视,于2018年被正式写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11届交流周的举办取得了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史上的巨大成就,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11年来,中国、东盟10国及特邀伙伴国的教育管理部门、国际组织、高校、教育机构、企业、媒体、外国驻华使领馆、中国驻东盟及特邀伙伴国使领馆积极参与其中。交流周连续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及特邀伙伴国有关高校、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双方师生的相互接触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共享经验。同时,更加增强了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及特邀伙伴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双边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双方教育部门、高校、企业等参与单位签订的协议,内容涉及学历互认、学分互换、师生交流、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师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为高校拓展了国际化办学的空间,有效增进了双方民间交往和人民之间的友谊。

(二)交流周提升双边合作层次

交流周平台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2010年,在首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上,中国教育部与泰国教育部、印尼教育部分别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泰王国教育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印度尼西亚教育部关于教育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通过了《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贵阳声明》,一致同意继续创新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立高层磋商机制,积极落实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赴东盟留学生均达到10万人的“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2016年,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支持东盟教育工作计划(2016-2020)开展的联合公报》,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是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在教育领域举办的级别最高、层次最高的关键会议,已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发布合作信号、指明合作方向的重要平台,标志着中国—东盟教育的合作与时俱进,合作内涵不断深化。

2016年8月1日,以“互联互通互信·相知相识相亲”为主题的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与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同期举行。该机制涵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8个领域,对在交流周平台上开展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文交流具有借鉴意义。

首届交流周上启动了中国—东盟教育信息网,第六届交流周上启动了“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以实际行动推进落实“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第十届交流周宣布启动中国—东盟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升级版,实现双方学生流动总规模到2025年达到30万人次的目标,发布了由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交流周平台上先后成立了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等十大联盟,成立了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清镇职教中心、东盟留学生服务中心(中国·贵州)、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中心等五大中心,推进资源共享和专业化合作。这些项目和平台成为双边教育合作及人文交流的载体和保障。

(三)有效服務“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区域,使得交流周这一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未来五年规划(2018-2023年)中,明确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是举办交流周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交流周的各项活动中,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参与,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教育合作,交流周不但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架设人文交流桥梁,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交流周还突出了地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性、支撑性和落地性。贵州省作为交流周举办地,利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机遇,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将交流周打造成为服务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软资源”。

五、经验总结与质量提升

交流周推动了中国—东盟双方在学分互换、学历互认、国际学生双向流动、人才联合培养、青少年友好交流、智库联合科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11年耕耘、11年收获,交流周走过了初创和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并将不断提升其质量、品牌和影响力。

(一)注重宣传效果,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

11届交流周均在贵州举办,虽已成为贵州省内教育系统的一大盛事,但宣传效果和范围却有限,交流周期间形成的亮点和取得的成效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在东盟国家更无法体现其成效。因此,一方面要利用国内大型外事活动平台,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大力推介交流周;另一方面要利用在国外举办活动的机会,如留学中国教育展等,通过国外的教育机构、国际组织、媒体、网站等渠道宣传交流周,在更高的平台和更大范围内提升交流周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

(二)做好顶层设计,精心打造品牌项目

交流周的活动丰富多彩,但是持续举办的单项品牌项目不多,因此很难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交流周要根据中长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精心打造并完善效果好、认可度高的项目,使其成为每届的保留项目,形成品牌。例如,贵州大学的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遵义医科大学的“留学中国梦”留学生征文大赛和中文演讲比赛、遵义师范学院的东盟留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等。每届交流周都邀请了诸多政府官员、大学校长、知名学者参会,应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树立交流周品牌质量和形象,成为人文交流领域的著名平台。

(三)认真总结经验,重视活动后续实效

虽然贵州省内外的许多学校参加了多届交流周活动,但存在着获得感不强、后续成果不明等情况。例如,借助交流周平台,中国与东盟的高校和教育机构签订了许多合作协议,但活动结束后没有继续跟进落实,未真正实现校际间的务实合作与交流,导致交流周的部分成果流于形式。交流周主办方应加强总结每届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形成年度报告,尤其重视各项活动取得的成果和发挥的效应。实时跟进交流周平台所签协议的落实情况,针对交流周成果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收集参会各方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以及提升办会成效的建议。因此,建议在每届的活动举办期间,召开中外双方交流周成果推进和经验分享会,评价合作成效,为交流周的持续举办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邢丽菊.何以人文:中外人文交流的意义[J].世界知识, 2017(23):20-22.

[2]共产党员网.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www.lxycjy.gov.cn/v-1-1379.html,2019-02-24.

[3]田学军.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的致辞[R].贵阳:贵州省人民政府,2018.

[4]梁恒贵,张艳.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成果斐然[EB/OL].http://news.cri.cn/gb/27824/2010/07/30/106s2938812.htm,2010-07-29.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东盟中国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对东盟旅游业带来的机遇探讨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印尼与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