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幕降临 摄影师出没

2019-06-12

中国国家旅游 2019年4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暗夜时刻

亨利·普雷斯特斯(Henri Prestes)1989年出生在葡萄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电影及平面摄影师,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戏剧性和神秘感。2017年,普雷斯特斯开始拍摄《完美的黑暗》(Perfect Darkness),这组系列作品看起来就像是一部悬疑电影。

摄影师一般都喜欢风和日丽的天气,普雷斯特斯却经常选择在浓雾、大雪等恶劣天气出门拍摄,在幽静的森林、偏僻的村庄中孤独行驶的车辆或是独自赶路的行人是他最乐于拍摄的对象。

普雷斯特斯的出生地是葡萄牙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经常被浓雾和大雨笼罩,这恰恰营造出了他所寻求的特殊氛围。在他看来,原本平常、无趣的地方,在恰当的天氣和光线下也能脱胎换骨,夜晚昏暗的前廊,被车灯照亮的蜿蜒的乡间小路,都呈现出令人不安的神秘之感。

普雷斯特斯试图探索平面摄影像电影一般叙事的可能性,同时使用天气元素来影响观者的情感状态。拍摄时,普雷斯特斯刻意弱化了地域特征,人们可以想象它是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照片中所描绘的那种荒凉、忧郁的状态,就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将镜头变成时空压缩机

照片通常是将瞬间的画面定格,而来自纽约的摄影师斯蒂芬·威尔克斯(Stephen Wilkes)却喜欢用一张照片来收录—整天的晨昏变化。他的作品探索了二维静态影像中的连续时空,令人惊叹。

威尔克斯今年62岁,擅长拍摄精美的艺术和商业图片,他的作品经常出现在顶级杂志的封面上。有一次,威尔克斯受Life杂志的邀约,为一个剧组的工作人员拍摄合影,但他发现拍摄现场是方形的,无法捕捉到全景,于是就一连拍了250张照片,最后拼出一张全景图。受到这次经历的启发,威尔克斯做了一系列拍摄实验,随后开始进行一个名为《从白天到黑夜》(Day to Night)的拍摄项目。他将相机固定在一个机位,从日出到日落的15个小时内不间断地拍摄,然后将拍到的一千多幅图像加以筛选,用后期软件制作成一张照片,如同是将流动的时间压缩在了一幅静止的影像之中,天衣无缝。

除了纽约,威尔克斯也在欧洲、中东、亚洲和非洲地区进行拍摄,从巴黎的铁塔到坦桑尼亚的动物园,他的作品展示出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

2013年,威尔克斯用这种方式拍摄了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的官方照片。他站在国会大厦对面一个购物中心的屋顶平台上,与典礼现场相距大约1100米,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一共拍摄了1400张照片,最终合成的全景照片中,甚至可以看到国会大厦屋顶上的狙击手。这张照片被白宫收藏,可以在“奥巴马图书馆”中找到。

2017年,威尔克斯受美国国家地理委员会委托,环游世界各地,用这一独特的方式拍摄鸟类,记录肯尼亚柏哥利亚湖的小火烈鸟、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的黑眉信天翁等鸟类的迁徙路线。威尔克斯希望通过这个新的拍摄项目提醒公众关注鸟类的栖息环境,切实采取行动,保护地球上的物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

随风而逝的人生哲学

2015年,韩国摄影师冯俊俊(Wonjun Jeong)与金鲜京(Sunkyung Nim)共同创立了工作室Sailors Studio,致力于打造实验性的艺术作品。作为一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艺术家,冯俊俊2017年曾受邀为中国歌手李宇春制作了复古魔幻风格的MV。

《对话》(Conjunation)是这个工作室最新创作的一个富有诗意的摄影项目,拍摄都是在夜色中进行的,他们用投影仪将精致的人物肖像投射在一块飞舞的织物上,飘浮的织物随风而动,这些扭曲的、不完整、不规则,甚至无法辨认的影像反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是夜空中的幽灵。

这个拍摄项目的灵感来自法国哲学家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提出的概念,特别是他的“他者”理论。列维纳斯说“从本质上说,存在是奇特的,它撞击着我们,如黑夜一般,将我们紧紧地裹挟,令我们窒息,痛苦万分,却不给我们一个答案。它就是存在之恶。如果说,哲学就是存在之诘问,那它就已经意味着对存在的担承。”冯俊俊在《对话》中通过视觉诠释了这一说法,那些面目全非的物化影像,完美表现了人转瞬即逝的本质和内在的抽象品质,成为对存在主义的另一种探索。

这是两个世界的对话,摄影师建立了一条从封闭自我到外部世界的通道,试图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渺小的自己。

夜间故事的主角

摄影师马库斯·亨特顿(Markus Henttonen)1976年出生于芬兰的拉赫蒂,他的摄影创作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大多以美丽的人物和风景为主题,有着诗意的风格,以及忧郁、感性的气质。

亨特顿喜欢在不同的城市中观察人们的内心状态,并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名为《夜间故事》(Night Time Stories)的摄影作品。當夜幕降临,红色的窗帘在微风中婆娑起舞,对面的楼上只亮着一盏灯,一个穿红衬衫的男人正在厨房里忙着些什么……亨特顿的作品,将大城市中小人物的生活拍成了电影。

夜色遮蔽了城市的诸多复杂性,在模糊一片的黑暗和寂静之中显露出来的细节也因此格外动人。无论纽约还是柏林,城市并不是《夜间故事》的主角,亨特顿镜头下的城市景观也从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避免让观者先入为主。

亨特顿还在洛杉矶拍摄过一系列圣诞之夜的照片,空旷的街区,房屋灯火通明,但照片给人的感觉却是空虚、压抑的,与本应欢乐的节日气氛截然相反。明亮迷人的表面,反而使得其背后隐含的内容感觉更为黑暗,如同是一个孤独的灵魂被定格在一扇玻璃窗的后面。

Tips

更多喜欢夜晚出没的摄影师

■韩国摄影师In Sook Kim在她的摄影作品《周六夜晚》(On Saturday Night)中描绘了一个“偷窥者”的幻想:在一间酒店的66个房间里,透明的落地窗暴露了住客们的秘密。摄影师精心布置了每个房间的场景,性、毒品等元素在这些房间中也暴露无遗。摄影师采用了偷窥视角,让观者如同是躲在酒店对面的窗户后冷眼旁观。

■加拿大摄影师Benoit Paille的作品《时光隧道》(Under Night)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夜晚的奇怪故事,其实它们主要是摄影师根据自己对梦境的记忆拍摄的,呈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为了拍摄这组作品,Benoit Paille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环球旅行,从蒙特利尔出发,经过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布加勒斯特,再回到蒙特利尔。

■英国摄影师Rupert Vandervell拍摄了一系列名为《深夜传说》(Late Night Tales)的作品,这组黑白街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早期的黑白电影,他将拍摄重点放在人物身上,试图模仿电影的场景布置来传达故事性。为了找到合适的场景,Rupert Vandervell几乎走遍了伦敦的每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