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高龄患者口腔护理方法改进后的应用效果

2019-06-12高少平李京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吸入性异味高龄

高少平,刘 雪,李京辉,黄 静

(中日友好医院 北区保健部二部,北京 100029)

口腔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1]。长期住院的超高龄老年人机体抵抗力降低,增加了口腔疾病、吸入性肺炎及院内感染的几率。本研究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95岁老年患者中开展,比较2种口腔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超高龄老年患者,近1个月无肺部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未曾使用过抗生素,病情相对稳定。患者年龄95~102岁,平均 97岁;其中男 26例、女 14例;住院时间均>3年。进食方式:胃管35例、空肠管5例。进食体位:床头抬高30°;均无口腔疾病;经口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5例,均有经口腔吸痰史。

1.2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用传统方法和负压式冲洗法进行护理,除了用具不同外,所有的护理方法,如病情的观察、生命体征的测定、皮肤护理、治疗性操作等均相同。

(1)口腔护理方法:实验组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一端接在负压吸引器上,用其另一端软刷头蘸取洗漱水(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分别对患者牙齿(无牙齿的针对牙根或牙龈)、舌头、上颚、两侧腮帮进行清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用一次性护理包,进行操作。患者均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液的量、速度、温度,床头抬高的角度均符合临床要求。护理操作根据患者的情况以不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并且保持鼻饲管通畅。

(2)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①误吸,即异物吸人,指患者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食物、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一旦发生可造成吸人性肺炎、急性气道阻塞甚至死亡[2]。误吸发生率的观察研究期间,定期予以患者进行床旁胸片进行检测,对肺部变化的情况进行比较;②口腔的清洁率:通过观察2组患者口腔异味,口内残留分泌物等进行对比。口腔异味诊断[3]采用感官分析法:在患者未做口腔护理前用鼻进行辨析,用0~4做整数积分记录:0=无气味;1=很难闻到气味;2=轻微不愉快气味;3=中度不愉快气味;4=强烈刺鼻气味。③口腔黏膜完整性监测:2组实施口腔护理后,检查机械性黏膜损伤例数。④口腔细菌及培养监测:实验前2组分别留取口腔的咽拭子标本,然后口腔护理2次/d,1个月后再留取口腔咽拭子标本。⑤口腔护理全程时间,统计准备用物及实际口护时间。

表1 2组各项结果比较(n)

2 结果

2组在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例数、口腔异味、口腔感染、口腔残留物、机械性黏膜损伤、咽拭子菌落进行对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1。

3 讨论

超高龄老年患者存在多种与发生口腔疾患有关的危险因素:(1)因病情等原因,长期住院会增加口腔感染的几率。(2)患者有各系统的慢性疾病。(3)无自理能力。(4)长期留置鼻饲致口腔及咽部的生理功能衰退,不仅导致患者口腔清洁度下降,也会使清理难度增加而引发呃逆,导致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误吸入肺,发生吸入性肺炎[4]。

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装置对超高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与传统的口腔护理包比较结果表明:(1)实验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感染、口腔残留物、咽拭子实验阳性菌落例数及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根据超高龄生理退化特点:老年人多半会有牙龈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大,牙根外露,口腔内的残留分泌物、痰珈等容易存积。一次性组合吸痰管结合其独有的冲洗设计,既能够冲出口腔残留物,又能有效防止口护液体流入气道造成吸入性肺炎。(3)运用一次性组合吸痰装置在备物、操作明显减少了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吸入性异味高龄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用这些告别异味吧!夏天就要清清爽爽过!
纺织品异味检测方法差异分析
汽车空调系统异味的来源及清洗方法解析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
去除鞋柜异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