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富差距、房价与经济增长

2019-06-11任伟陈立文

关键词:基尼系数贫富差距房价

任伟 陈立文

[摘要]建立PVAR模型,采用我国2001-2014年25个省市的数据,对贫富差距、房价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房价之间整体呈相互促进作用。静态的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动态的贫富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起初是瞬间内为正,之后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的负相关。经济增长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型,但持续时间较短。贫富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的波动型。

[关 键 词]贫富差距  房价  经济增长  P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1-0074-0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3.79元,比2013年的18310.76元增幅41.85%。2017年国民总收入达到827121.7亿元,比2013年的595244.4亿元增幅39.0%,见图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是收入分配差距制约了消费需求使得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带来民生的保障,从贫富差距和房价两个层面看,我国贫富差距一直处于0.4的警戒线之上,房价也存在节节攀升的现象。从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看,近14年的基尼系数整体上是先增后降的,从2003年的0.473持续上涨到2008的0.491后逐年减少,到2015年减少到最低点0.462,然而在2016年又反弹为0.465,基尼系数有抬头趋势,贫富差距整体较大。从199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实现货币化改革之后,商品房的销售价格持续飙升,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017年为7614元/平方米,达到2000年1948元/平方米的3.91倍,见图1。房价的不断攀高将拉低生活的质量,即在1998年以前,居民还可分配到免费的住房,到2017年,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只能购买3.41平方米住房。因此,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大。综上分析,经济增长是否会拉大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是否又进一步推高房价?房价的上升是否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贫富差距、房价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学者对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两种: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和贫富差距抑制经济增长。其中张欣等构建VAR分析模型,实证得出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倒U型关系,贫富差距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将阻碍经济的增长。?徐虹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后发现经济增长与基尼系数显著负相关。②

对贫富差距对房价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收入差距促进房价上涨和收入差距抑制房价上涨。Matthias Kredler、Daniel Barczyk研究发現资产价格会随着财富、收入差距的拉大而增加。①C.Zhang实证检验发现收入差距加大将引起房价上升,导致低收入家庭更高的住房成本、更拥挤的住房空间和更差的住房质量。②况伟大等构建结合贫富差距和供求弹性的住房存量调整模型,发现收入和财富的基尼系数对房价有正影响。③杨巧等构建基尼系数与住房价格的面板回归模型,发现基尼系数与住房价格互为正向影响。④陈志强构建面板VAR模型,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收入差距与房价具有相互正向影响,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收入差距对房价无显著影响作用。⑤而西部地区房价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

本文将贫富差距、房价和经济增长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三者有互动交互关系。

贫富差距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价。房屋供给由上期销售存量和本期新增供给决定。新增供给主要来自于本期开发商所确定的目标人群,销售存量来自于上一期的目标人群。开发商作为住宅商品房的供给方,如果期初将本期的目标人群定在高等收入阶层,一方面,面向高等收入阶层的本期住房供给将增加,进而从供给层面影响商品房价格;另一方面,上期销售存量住房面对着来自中等收入和低等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主要包括刚性住房需求和投资型住房需求,由于高收入阶层人数较少,而中低收入阶层人数较多,因此会出现商品房的供不应求,进而影响商品房价格。之后,当中低收入阶层的刚性和投资型住房需求大于高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时,开发商将目标人群定在中低收入阶层,由于目标人群较大,新增住房供给增加以及存量住房供给面临的需求减弱,进而影响商品房价格。

房价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作用于贫富差距。财富效应一般通过收入和消费进行传导,当房价攀高时拥有住房居民感知自身财富增加,刺激到自身消费,随后消费的增加通过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抬高股价、物价等价格指数,此时信贷效应将挤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使得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两极分化,扩大贫富差距。

经济增长从人口迁移和收入增加两个层面影响房价。经济增长促进了城镇化发展,高素质和高技能劳动力不断向发达地区迁移,带来该地区住宅需求的增加,影响住宅商品房市场。伴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增加了购买能力和偿债能力,由此产生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投资型住房需求影响了住宅商品房市场。

房价通过投资、信贷影响了经济增长。高企的房价吸引了更多的开发商投资房地产,增加了国民收入。与此同时,金融、钢铁、运输等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随之发展,给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经济增长从要素报酬层面影响贫富差距。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贫富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⑥经济增长使得要素所有者报酬增加,那么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和拥有劳动力要素的所有者在经济增长时,获得的不同的报酬均增加,形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随着经济增长加剧了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通过消费和再分配的效果影响经济增长。适当的贫富差距会产生有效激励,促进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和促进经济增长。过大的贫富差距改变消费结构,使得大众消费市场难以形成,不能实现整体消费水平的上升,抑制经济的增长。当贫富差距较大时,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将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储蓄和降低投资,这样的再分配政策在一定层面上也阻碍了经济发展。

二、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 模型构建

采用2001到2014年的25个省级面板数据(吉林、山东、湖南、海南、云南、西藏6个地区数据缺失)分析贫富差距、房价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动态关系,由于截面个数(N)大于时间跨度(T),不符合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需要具备长时间跨度的要求,因此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研究。PVAR模型比较适合处理短面板数据(N>T),能真实反映变量间的动态关联关系。设定PVAR模型为:

yi,t=λ0+λikyi,t-k+λijXi,t-j+γi+εi,t   (1)

式(1)中,i代表各省市,t代表年份,k代表滞后阶数,yi,t包含3个截面个体,分别为经济增长、贫富差距和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简称房价),Xi,t-j为可观测的确定性严格外生变量,λik和λij为M×M的待估系数矩阵,γi表示个体i的M个不可观测的个体固定效应矩阵,εi,t为随机扰动项。

对PVAR模型进行估计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进行广义矩估计(GMM),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在GMM估计前采用组内均值差分法(Helmert转换)①消除时间效应。其次进行脉冲响应(IRF),分析三个截面个体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最后进行方法分解(FEVD),进一步度量不同扰动项对内生变量波动的贡献度,②更准确地考察经济增长、贫富差距和房价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使用的实证分析程序是连玉君在Lnessa Love③的基础上改进后的PVAR2,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13.1。

(二)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研究经济增长、贫富差距与房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参阅已有的文献,指标选取及说明如下:

经济增长指标(lngdp1):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经济增长,gdp是各省自治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在CPI价格指数上调整后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1是实际生产总值的滞后一阶序列。为消除异方差性,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即为lngdp1。

贫富差距指标(lngini):本文用收入的基尼系数代表贫富差距。计算公式分为两步,公式如下:

Gc=1-(Mi=1+Mi)×Pi          (2)

Gr=1-(Mi=1+Mi)×Pi          (3)

G=Pc2Gc+Pc2Gr+PcPr      (4)

在(2)(3)式中,Gc为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Gr为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P為总人口,M为总收入,Mi为累计到第i组的收入。

利用Sundrum提出的“分组加权法”计算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④在(4)式中,Pc、Pr分别代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uc、ur分别代表城镇、农村人均收入,u代表全省(市、区)的人均收入。为消除异方差性,将计算出来的基尼系数取对数处理,即为lngini。

房价指标(lnp):p是各省自治区的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名义价格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定基处理后的住宅商品房实际平均销售价格。消除异方差性,将实际房价取对数处理,即为lnp。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用2001-2014年全国25个省市(吉林、山东、湖南、海南、云南、西藏6个地区数据缺失,基尼系数不能计算)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所有数据均为年度数据。数据描述见表1。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对各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以验证其平稳性。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普遍存在效率过低的问题,因此本文综合采用LLC、IPS、Breitung、Fisher-ADF四种方法进行检验。①结果见表2。

检验结果表明,3个变量一阶差分后的数据在0.05水平上显著,意味着3个变量存在一阶单整。因此,引入差分变量d.lngini,d.lnp,d.lngdp1后可以进行PVAR模型估计。

(二) PVAR模型的广义矩估计(GMM)估计结果

(1) 滞后阶数的选择

PVAR模型在进行GMM估计时需要选取相应的滞后阶数,采用MMSC-Akaike(AIC)、MMSC-Bayesian(BIC)和MMSC-Hannan&Quinn(HQIC)三种信息准则进行滞后阶数的选取,由于AIC和BIC、HQIC的滞后阶数不一致,选择代表内容比较丰富的BIC和HQIC的信息准则,确定P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见表3。

(2) GMM估计结果

PVAR模型的广义距估计结果见表4。

上一期的居民贫富差距对自身具有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居民贫富差距能抑制自身差距的扩大,具有一定的惯性压力。这跟国家宏观调控和税收政策有关,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加强,税收调节和机会平等都会产生收入差距上行压力。

上一期和上两期的房价对自身具有一定的、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房价的上涨受到自身的抑制。这与国家对住房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有关,国家不仅提供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多种形式的住房保障,还伴随着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的调节,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的上涨。

上一期房价和上一期的经济增长对本期的经济增长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房价的上涨不仅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带来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对自身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体现在经济增长的规律性,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规律,因此上一期的经济增长对本期具有促进作用。

上一期的房价对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上两期的房价对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房屋既是必需品也是投资品,居者有其屋是我国居民的居住习惯,所以房价在刚性购买需求的驱动下上涨,带来居民财富价值的增加。再者我国居民投资渠道较单一,随着房价上涨投资买房成为资金流动的主要方向,房价上涨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与此同时,国家将房地产去库存列为重点工作、各地区出台的限购政策和贷款利率变动等措施又约束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 限制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上一期和上两期的经济增长对房价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住房市场的价格具有拉动作用。

贫富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经济增长(上一期和上两期)对贫富差距均具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贫富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既不统一也不显著。但二者均与房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 脉冲响应函数

GMM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房价与贫富差距之间的静态互动关系。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需要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使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1000次得到的脉冲响应结果见图2。图中纵轴代表波动幅度,横轴代表滞后期数,中间虚线代表零界限,三条实线的中间那条代表IRF点估计值,上下两条实线表示95%置信区间。

从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在某个变量的标准差冲击后各变量的动态反应。当贫富差距(d_lngini)受到自身的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后,其影响先正后负,但正向效应持续时间较短,在第一期达到  -0.015,第三期以后回归为零,可见贫富差距对自身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是短期且非持续的。这主要是由國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支持,贫富差距初期呈增长态势,但随着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不断完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具有上行压力。房价对贫富差距冲击的反应开始为负向的,在第二期回归为零后又迅速下降为负,之后一直保持负向效应。说明房价对贫富差距的反应具有持续性、负向的效应。主要原因是贫富差距增加后,政府出台限购、提高贷款利率等政策限制房地产发展,使得居民产生房价的下降预期,影响房地产需求价格。经济增长对贫富差距冲击的反应开始的瞬间是正向的,最高为0.005,短期波动后迅速下滑为负,持续保持负向较稳定水平。说明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贫富差距较大时,人们对效率与公平就会产生质疑,它与垄断和资本寻租等行为结合在一起,就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对于房价(d_lnp),当受到自身的冲击时具有正向反应,最高值分别为0.05和0.01,影响程度较大且持续。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的刚性住房需求、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投资行为的增加,使得房价上升。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和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的启动,使房价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对于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投资行为的存在使得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刚性,具有下行压力。贫富差距对房价冲击的反应是先正后负的波动型,正向效应在第一期和第三期分别达到0.005和0.002,负向效应在第二期达到-0.003,波动后在第四期恢复到零左右。说明贫富差距对房价冲击的反应是短期非持续的。这是因为在房价变动初期,居民财富价值增加,闲散资金在房地产市场寻租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但随着保障性住房供给形式的多样化、供给规模的增加和国家对房价非理性上升的调控等,房屋资产的财富价值差距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逐步恢复到初始状态。经济增长对房价冲击的反应呈波动性正向响应,第一期达到最高值0.23,第二期下降到0.17后逐渐回落,这表明房价上涨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房价上涨带动钢铁、建筑、金融、物流等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当房价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为防止通胀国家就会出台相关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使得经济增长放缓。

对于经济增长(d_lngdp1),当受到自身的冲击时具有正向反应。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贫富差距对经济增长冲击的反应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型,但持续时间较短。这是因为初期的经济增长使城乡、区域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使得贫富差距缩小。但当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的时候,将会产生寻租和失业等现象,拉大贫富差距。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 ,贫富差距将逐渐回落到水平线以上。房价对经济增长冲击的反应是正向且持续的。最高点达到0.22,随后下降到0.1左右,这说明经济增长对房价有较强且持续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上涨。但当房价上涨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价会稍有回落。

(四) 方差分解

为了进一步度量经济增长、房价和贫富差距对其自身及其他变量变化的贡献度,采用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见表5。

在20期,贫富差距对自身的贡献程度为71.5%,房价对自身的贡献程度为66.4%,经济增长对自身的贡献程度为63.7%。因此,房价和经济增长对贫富差距的贡献程度分别为28.1%和0.4%;贫富差距和经济增长对房价的贡献程度分别为13.4%和20.3%;贫富差距和房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为1%和35.3%。

从方差分解可以看出,贫富差距对房价的贡献度为13.4%,房价对贫富差距的贡献度为28.1%。经济增长对房价的贡献度为20.3%,房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35.3%。但是,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贡献度均低于1%。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基于2001-2014年全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贫富差距、房价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构建PVAR模型,根据GMM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变量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实证结果如下:

1. 经济增长与房价之间整体呈相互促进作用。静态和动态分析均显示经济增长与房价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在脉冲反应函数中发现,经济增长初期促进房价的上涨,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房价的上涨,经济增长对房价的影响呈倒“U”型。房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如此。

2. 静态的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脉冲响应函数中发现,贫富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起初是瞬间内为正,之后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的负相关。经济增长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型,但持续时间较短。期初的经济增长使城乡、区域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使得贫富差距缩小,当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的时候,将会产生寻租和失业等现象,拉大贫富差距。

3. 贫富差距与房价之間是先促进后抑制的波动型关系。房价对贫富差距整体上呈正向波动,贫富差距对房价整体上成负向波动。在房价变动初期,居民财富价值增加,闲散资金在房地产市场寻租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但随着保障性住房供给形式的多样化、供给规模的增加和国家对房价非理性上升的调控等,房屋资产的财富价值差距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受到限制。另一层面,贫富差距增加后,政府通过出台限购、提高贷款利率等政策限制房地产发展,使得居民产生房价的下降预期,影响房地产需求价格。

(二) 政策建议

1.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缩小贫富差距

改善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放开户籍制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效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

2. 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层面。产业结构合理化要实现适合市场需要和当地资源配置产业的协同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需做到高附加价值化,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3. 实施差别化住宅供应策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抑制房价过度上涨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较多,房价的大幅波动将影响民生和经济波动。而且房价、贫富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也具有相互影响,抑制房价过度上涨才能实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贫富差距的稳定。因此,应根据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实施差别化的住宅商品房供应策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降低廉租房等资格门槛,抑制投机性需求引起的房价上涨。

(责任编辑:亚立)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贫富差距房价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房价上涨抑制英国出生率:每年少生7000多名婴儿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2016房价“涨”声响起
报告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