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路上CMMB之探索

2019-06-11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广电终端传输

孙 晨

(天津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部 ,天津 300000)

笔者作为基层工程技术人员,从基层技术人员的视角看过往之路,从技术支撑的角度,提出以下思考,一是进一步深度融合智能终端,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运算存储功能,扩大播出内容并实现节目互动;二是对现有播控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性的节目交换平台。

一、信号覆盖

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的覆盖是技术支撑工作的基础,是资金投入大、人力投入多、建设周期长、运维任务重的重要环节,是传统广电技术面对小型移动终端信号接收组网建站不熟悉的工作领域。广电系统对电视信号发射建站有一整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按照这个技术传统去做无疑是我们广电系统的强项,但通过几年实践笔者认为CMMB的信号覆盖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大城市,传统覆盖方式是单点大功率,建一高塔或在附近找一高山建站建台,单机功率10Kw、30Kw功率等级,覆盖指向是固定接收、室内接收,当用户不管什么原因接收不到信号时,我们的第一建议就是加装接收天线。

笔者这几年组网建设很多都是和运营商在同一点位,看到它们的天线辐射角度、天线辐射方向、基站功率等都是很有针对性的,我们则是按照行标计算来的一个固定模式建站,四层四面天线桅杆,发射机功率1Kw。通过在组网覆盖实践工作中得到的经验,笔者认为一个大型城市建设5~6个1Kw站点,数字功率总计5~6Kw,对于市区大面积路面、近郊覆盖都是没问题,但对于深室覆盖还是存在问题的,这样建设还是会有许多覆盖不到的阴影区。

反思我们在技术支撑上的不完善、不准确、不到位,都在侵蚀着用户的感受,给融合之路上的快车泄气。如再启CMMB征程时,笔者建议精准定位移动用户的收视地点、范围,进行理论计算及覆盖仿真,以便采取不同形式的覆盖方式,超前投资、超前建设,做到用户体验和产品推出的无缝连接。

二、手机终端

CMMB运营之初,用户对带有CMMB功能的手机非常热捧,使我们兴奋地看到移动终端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由于我们对广大用户对终端功能需求的认知滞后,导致CMMB手机终端功能发展缓慢。

纵观智能手机的发展,无论是从硬件设备的提升还是操作平台的升级,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机搭载的CPU处理器从单核运行发展到现如今的四核甚至八核运行ROM以达4G,内存容量越来越大,智能手机的高效处理性能可见一斑,伴随着高清晰度摄像头、大尺寸触摸屏以及大容量内存等硬件设备的跳跃式发展,功能繁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应用,使得智能手机能提供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从而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社交的主要工具。我们植入CMMB芯片的手机从问世到现在,无论从式样到功能都保持着当初的风格和传统。我们的CMMB芯片搭载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产品之中,而我们又永远保持传统不变,用户使用这样的一个产品,体验效果那就可想而知了。笔者认为:一个融合产品一定要跟上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促进更深的融合,同时促进我们的发展;反之,就会被边缘化。

三、广电系统和互联网融合几种形式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融合方式:

(一)通信系统和互联网站的融合

通信系统提供了互联互通的通道,网站的海量信息通过这个通道到达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手中,使通信系统和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

(二)广电的节目源和通信系统源端的融合

相继出现了IPTV、网络电视、APP等几种形式,这都是广电系统和通信系统从节目源端进行融合的方式。广电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项目,即EPON+EOC,该技术改造光纤具备双向功能,用波分复用在光纤上传输IP数据,在同轴缆上将IP数据调制在960~1060MHz,进行双向共缆传输,使用户端实现双向上网、看电视的功能,这也是和通信系统在源端的融合,如下图:

而CMMB则是使用广电自己的信源和传输系统,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融合,笔者认为这种融合方式优点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调动广电系统存量资源的整合和增值,同时开创了新的增量资源。这个方式是符合广电自身系统规律、有自身特色的融合方式,这个方式从无到有聚集了广电人的智慧和汗水,展示了广电人创新进取的魄力。

目前通信系统充分享受了芯片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使他们如虎添翼,而我们CMMB功能置身这个平台之外。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深度融合的角度还是利用这个平台强大计算机功能和存储功能来弥补我们自己不足的角度都应在升级换代中,使CMMB和智能平台互通,让我们CMMB也充分分享现代技术的成果。

1.解决双向互动问题

为了传输更多的音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内容,建议升级改为IP数据流播出,这样方便和所有互联网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同时我们利用这个智能平台的计算和存储功能,我们应改为存播的方式,在保证用户能接收的时延延迟下,就可以提高我们播出的内容总量。为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我们应尽量减少硬件解码,扩大软件解码范围,为CMMB更便于融于各种终端提供条件。随着高保真解码芯片在手机上的使用,使手机的音频效果越来越好,重视开发音频互动内容可以在有效的频带资源下达到传输更多内容的目的。

2.整合资源,组建全国统一性的播控平台

我们的播控系统基本是按7套电视节目设计的,如果我们要在多媒体互动上播出,这个播控中心就得改造升级。广电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节目内容,CMMB播控平台系统对内应使各广电系统互通,对外是与互联网互联的播控数据平台,这样才能做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播控技术支撑体系。

无论如何升级换代,覆盖是一个永恒的题目,谈到覆盖就必然联系起频谱资源,广电的频率资源相对通信系统是有优势的,但随着4G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应引起广电的高度重视。原来业界都普遍认为2.5GHz这段频率基本是直线传播,电波的穿透率和折射率都使传输效果大打折扣,但4G通信在这个频率段成功商用反映出运营商在高频段上的应用技术日渐成熟,移动4G的载波带宽是20MHz资源相比3G的1.6MHz,提高了10多倍,单下行速率就提高了近百兆。北京移动和华为在北京东直门附近采用2个20MHz频率进行聚合(即并用),最高下载速率可达200Mbps。4G技术在这么高的频段覆盖技术上成熟意味着为5G技术,即为3.5GHz以上频段使用打通了道路,那时在3.5GHz以上频率可给通信使用的频谱多达几百兆以上,届时在移动通信网络上传输4K、8K都是可期的事情。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对CMMB的内容渠道、平台管理以及市场经营都不甚了解,但新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任意一个环节的滞后或者失误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工程的推广乃至夭折。数字广播电视的无线覆盖应有一个统筹的布局,才能使我们广播电视技术在科技进步中不被边缘化。

猜你喜欢

广电终端传输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