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浅析

2019-06-07张鑫宇姜倩倩孙婧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调查分析法律意识

张鑫宇 姜倩倩 孙婧

摘  要:为了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方针政策,项目小组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一次法律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其在知法守法用法方面的现状,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大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

关键词:法律素质;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法治教育

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其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法律意识并不健全。加之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实际情况,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分析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然而在校园生活中,部分大学生上当受骗深陷套路贷、学费被骗导致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可见普法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普法教育的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一)调查现状

本次以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太原工业学院以及山西财经大学和山西大同大学等高校里的部分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208份问卷,收回208份。调查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法律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调查中被调查者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法律知识来源于普法宣传的同学占55.77%,自己看书学习的同学占57.69%,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43.75%,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来源比较广泛并且大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来源方式较复杂。

对于是否需要学习法律知识,28.85%的同学认为需要学习或需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63.94%的同学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简单了解,不必过分研究,其他7.21%的同学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大,完全不需要学习。

对于是否需要开设法律课程,73.56%的同学认为应该开设法律课程,20.19%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法律课程。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较大,证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高。

2.主动作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根据调查问卷,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作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不是很高,例如在勤工俭学中,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同学占44.23%,而有40.38%的同学认为是否签订合同以用人单位为标准,还有15.38%的同学认为签不签合同无所谓。去超市购物时,31.25%的同学会主动索要发票,25.48%的同学不会主动索要发票,而有29.33%的同学认为要不要都无所谓。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选择说明,大学生当中主动作用法律知识的意识明显不足。

(二)现状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结合调查情况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

1.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与法律意识有一定差距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就难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拓展法律知识来源,就无法掌握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我们将无法主动作用法律知识。

2.大学生主动作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不强

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于法律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了解。然而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就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缺乏“实践”能力,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大学生这一弱点,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各类陷阱,使大学生利益受损。

三、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基于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重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程”,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育先进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更新、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做优秀的守法公民。

2.高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专业知识水平,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有效地传递与我国发展相适应的法律知识。

高校作为大学生知识水平提升的稳定平台,高校教师应向学生宣传必要的法律知识,传授实际经验,积极进行法律宣传,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此,高校教师要从当前形势出发,结合教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各高校应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在每年的法制日中开展校园法制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法律知识。大学生不仅要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成实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网络开展法律宣传。

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网络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有关法律的信息以及和法律相关的案例,这对大学生学习法律有一定作用。

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法律,项目小组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每日及时更新关于法律的相关内容、法条的修改和一些典型的真实案例,让大学生更详细地了解法律,发现法律的重要性,为其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http://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

[2]馬燕飞.浅谈大学生学习了解法律知识的重要性.科技视界-法制科技 2012年02月第04期.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调查分析法律意识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