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戏曲人物的认识

2019-06-06张秋丽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戏曲演员个性特征表演

张秋丽

摘要:戏曲人物的表演艺术,的确是一个细致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戏曲是一种以文学、舞蹈、音乐、美术高度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要想把这种艺术通过演员集中地而又生活真实地展现在舞台上,并能深深地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实属一件不容易的事。

关键词:戏曲演员;人物角色;基功;表演;个性特征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首先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唱、做、念、打”。练好这四项基本功是对戏曲演员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当一名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单就其“基本”二字来看,足见它的重要性。只有打牢基础,功夫扎实,才能在舞台上运用自如,洒脱自然。

二是要研究探讨剧本,当你接受剧本和将要扮演剧中某个角色时,首先要研读剧本,了解剧情,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脉络,心中构画出人物的粗线形象和在剧中运动的框架,审视你所扮演的解色在剧中的身份,社会及家庭位置,生活的年代和环境,情感的核心在哪里,有哪些个性特征等。只有深刻地理解并熟练掌握剧情,熟悉人物生活、个性、情感特征,你才会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鲜活透亮的人物形象。

三是要注重日常生活积累,平时要多留意,善观察,有条件的可以去亲身感受体验生活。传统戏要多看,多练多请教,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舞台表演实践的积累,才是你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

上述三個方面归纳为三句话就是:没有基本功的表演是美中不足,不研读剧本,理解剧情的表演是有血无肉,不熟悉生活,揣摩生活的表演是无灵无肉。

首先谈谈我对青衣一行的理解。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行当,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青衣是花旦类中的一个定性行当,其特点均是已婚的中、青年妇女,大多数家庭较为贫寒。形象特点为端庄贤淑,老成凝重,衣着朴素大方,举目谨慎庄重,不拘言笑。个性特征:刚毅坚定,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具有善良的品质,美好的情操。在情感方面:孝敬公婆情真意切。体贴丈夫细致入微,呵护孩子情柔似水,如淮北梆子戏《卖苗郎》中柳迎春、《莲花庵》中的邵氏等等,她们是古代妇女德操礼教最佳的体现。扮演时要注重两点:一是出场时步伐要慢,落步要稳,动作不宜繁;二是道白要慢里有情,情里带绵,有磁性,方可体现出人物的特点,总体要求是要突出一个“稳”字。这是人物生活处于平静,正常下自然心态,形象非常完美,几乎没有缺陷。因此,表演时要牢牢把握其贤、德、善、柔的特点,并予以以充分地展示。

《秦香莲》中的秦香莲是一个贫苦民妇,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后,他攀龙附凤,入赘皇家做驸马,秦香莲带着一双儿女千里寻夫。此剧中的秦香莲的经典唱段“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冤枉”,寿堂之上,在丞相的安排下,秦香莲以流浪艺人的身份进入驸马府以唱代说,一曲“抱琵琶”将自己的悲曲一一道来,催人泪下,打动无数观众。

剧中的秦香莲属于青衣行当,她前半场是的温柔贤惠、逆来顺受的贤妻良母。被追杀后,秦香莲悲愤万分,奋起抗争,到开封府向包拯状告陈世美杀妻灭子的罪行。在公堂上,秦香莲的“接过这杯茶心里乱如麻”的经典唱段,痛心控诉陈世美的罪恶,道出了满腹的冤屈和悲愤之情,表现了觉醒后的封建社会女性维护自己的权益,伸张正义的坚强意志。此时的秦香莲不再逆来顺受,而是绝地反击。

当人物生活情感发生变化,突然祸从天降,惨遭不幸时,她会一反常态,并不顾生死一切,只身奋力维护其亲人及自身利益,将其刚毅坚定的一面表现得非常具体。如淮北梆子戏《大祭桩》中黄桂英,为了洗涮丈夫的不白之冤,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此举是这类人物淑德情感表达的又一种方式,而另一种情感表达则更为激烈,更加撼人心魄,那就是人物处于悲痛欲绝的惨烈心情时,如《窦娥冤》中窦娥被喊天天不应,叫地地无声,举目四顾,又是那样的无助与无奈,只有把满腔悲愤化作绝望的呐喊。窦娥首先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判死刑,冤屈惊天动地,临死之前,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窦娥控诉天地一场戏,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千古流传。这段唱词中“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一句是说现实世界有它固有的统治秩序,人们的命运掌握在天地的秩序之中。下一句,一个“天地也!”一声感叹,蕴涵着窦娥无限的感情。有愤激,有委屈,有埋怨,有抗争,有指责,有期待。下一句“只合”“可怎生”两个表强烈反问语气的词,表达了窦娥对天地强烈的质问。在表演手法上应随着人物情绪变化而改变,例如:双手高举过头,怒目横视,疾风梭步,加之水袖、身段等的辅助运用,充分地表现出人物外在的痛苦和内心的绝望。要注意的是:道白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要发自内心深处,质辨时要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动作力求到位有力,只有“心生情,情才生形”,方可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小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首先要把握其性格特征,她们一般都是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童心未泯,爱玩皮,无顾及,敢说敢做。由于环境的影响,她们有时也难免带点“闺门气”,但还是掩饰不住她们的本质及其独特的风格。她们既不同于千金小姐,也不同于农村姑娘,在表演上也大相径庭。演这类角色时步伐带有弹跳性,轻而快,步子小而碎,一步赶一步,双膝微弯,两手浪动,或一只手叉腰一手摆动,便步急行,先辈们总结小旦有三快:“嘴快,手快,腿更快”。其表现为机智聪慧,热情活泼如:《春草闯堂》中的春草、《西厢记》中的红娘、《泪洒相思地》中的小玲,均系此类个性,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角色,只要把握好形象、个性、情感,三个方面的特征,演起来也就方便了。

塑造戏曲人物,不仅要把握人物的外形、举止、表演,做到“形似”,更要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内涵,做到“神似”。同时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应在把握“度”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角度继续提高,开掘更深层的意蕴、更新的认识和更精准的表演,使得所扮演角色更贴近人物,从而更好地完成作品赋予的任务。

猜你喜欢

戏曲演员个性特征表演
谈戏曲演员的舞台艺术体现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