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家河,初心开始的地方

2019-06-06欧振宇刘家鹏龚子荣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土地梁家实事

欧振宇 刘家鹏 龚子荣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1]

——习近平

朴实无华的文字、真情实感的叙述,仿佛我们置身于1969年初的北京站,在拥挤喧闹的人潮中,火车驶向了远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有温度的书,深深地吸引着人读下去。

七年知青岁月对习近平总书记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2]七年的知青岁月,对习近平总书记而言,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艰苦,更是精神上的历练。

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认识中国国情的起点。陕北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人民们起早贪黑地艰辛耕作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饱饭。青黄不接的季节,为了活下去,人民不得不以外出讨饭为生。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当时在我们这些学生的概念里,要饭的都是“坏分子”、“二流子”,不知道当时那正是“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老婆、孩子都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1)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在陕北,最大矛盾是阶级斗争吗?不,是人与自然的斗争。怎么活下去?是陕北人民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时,新中国成立已经20年了,革命圣地陕北尚且如此,全国其他农村地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现实的巨大反差,是习近平总书记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的起点,引发了他对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深层次的思索。

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起点。陕北丰富厚重的红色革命文化和陕北人民善良朴实的集体人格,铸就了他扎根群眾,服务人民的不变初心。

七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2)。

任梁家河大队支书期间,习“支书”带领乡亲们干了不少实事、好事,打淤地坝、开铁业社、挖水井、办沼气……等等。其中,令人记忆尤深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大家挖水井:

时任梁家河革委会主任的梁玉明回忆道:“近平还带领我们打了一口井,解决我们全村吃水的问题。…人工挖井有很大风险的,往外拉泥土石块时,稍有不慎,掉下来一个小石块可能就给下面的人带来生命风险。那个时候是冬天,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那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到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干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打这口井的时候,近平的腿冻的落下了毛病,冬天的时候就容易腿疼。这口井挖了半个月的时间,我们村现在还在喝这口井里的水。”[3]

难怪梁家河的乡亲们说,习“支书”用两年的时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假如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具有总书记这样豁得出去的魄力,干一件成一件的决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还有什么事干不成?

离开陕北多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道:“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淬炼了他高尚纯粹的人生追求、政治追求,培养出他不变的信念——为人民做实事!

正因如此,党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知青岁月,是新时代青年勇于追梦的榜样。“别人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被当作“黑帮子弟”,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他追梦逐梦的压力阻力比普通人要大许多倍。但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入了党,而且还被推选为大队党支书和推荐上大学。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能做到“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呢?

时任文安铎公社党委书记的白光兴说:“习近平在文安铎公社插队期间,是一名普通知青,他能够入党,是因为他符合党员标准,表现好,具备入党条件;他当支部书记是因为他能力强;公社推荐他上大学是因为他贡献大。”

在梁家河,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丝毫没有消磨习近平总书记的意志,反而锤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不会干农活的他,后来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都不用换肩!干完繁重的农活后,与其他大部分知青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常常点一盏煤油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直至深夜。为了借一本书,走上几十里山路去借,又走上几十里山路去还。在梁家河的乡亲们眼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成了“能吃苦、爱读书的好后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一名大队支书成长为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靠的是什么?是他“为人民干实事”的理想信念,梁家河铸就了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引领着他,也引领着我们向着中国梦的目标阔步走去。

注释:

(1)(2)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出版社.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2014.

[2]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全国新书目.2002年12期

[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M].2017

猜你喜欢

黄土地梁家实事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黄土地》画报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不忘黄土地
从黄土地走来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亲不够的黄土地
亲亲的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