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城市绿道建设研究:功能、涵义与类型

2019-05-28潘长学刘宏宇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关键词:绿道生态功能

韩 璐 潘长学 刘宏宇(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引 言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绿色、开放、共享空间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此背景下,城市绿道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热点。

1.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绿道最古老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喜马拉雅山山麓街道,公元前10世纪最古老的行道树种植于喜马拉雅山山麓街道上,在街道的中央和两侧分别种植了三行行道树。18世纪50年代后,奥匈帝国出台了关于绿道的法令,法令中规定在道路两侧种植各类果树作为行道树。这一法令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欧洲还有许多国家将种植行道树的措施作为绿道建设的基础方法。到19世纪时,欧洲将中世纪时的古城墙大量拆毁,拓宽道路来修建景观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作为经典的景观大道案例,对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

绿道的雏形出现于欧洲的景观轴线、林荫大道以及19世纪中叶的美国城市公园系统。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城市扩张过程中,游历欧洲归来的奥姆斯特德认识到将绿地融入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提议将公园景观延伸至城市中、将自然风景引入城市生活中,他认为此举能有效地缓解城市遗留的公共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用地紧张、公共空间拥挤问题。在其主持规划的波士顿公园系统(Boston Park System)中设计规划了在波士顿市内绵延16公里的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绿道,并通过一系列线性绿地将包含波士顿公园在内的3座城市公园与新建的查尔斯河滨公园(Charles Bank Park)等6座城市公园进行串联,形成了具有整合性的兼具生态功能的廊道系统。

进入20世纪初,绿道建设蓬勃发展,不少景观设计师积极参与到绿道的建设设计中来,多种绿地系统被整合成一个整体,给居民提供了线性的游步道空间,将居民生活中的多种活动需求与城市绿地结合起来。之后美国的环保运动又对绿道建设产生影响,绿道建设与环境保护产生共鸣,包括遗产廊道、生态廊道、河流廊道规划等。20世纪80、90年代,绿道的发展进入低潮期,绿道研究停滞不前,基本上停留在对前期成果的归纳总结阶段。低潮期过后的1990年至今,绿道研究迎来了多元发展期,以多学科、新技术为支撑,多国在绿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向前推进:德国通过对绿道建设的推进,成功地使老城区和效率低下的工业区变成了景色宜人、适合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城市。在 20 世纪初开始引入欧洲绿道规划理论的日本是亚洲地区研究绿道较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国土面积有限、资源匮乏,为了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日本通过建设绿道网,将沿线的风景名胜串联起来,让居民能够拥有一片体验自然的净土。20世纪90年代,东京吸收了生态绿道网络思想,将沿河流水系和山地的绿道系统纳入了绿地总体规划;新加坡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发展绿道,绿道建设取得一些成果。

美国户外游憩委员会于1987年将绿道定义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绿道网络,提供人们进入居住区附近开敞空间的机会,把农村和城市空间连接在一起,像个巨大的循环系统蔓延于城市和乡村”。1990年,查尔斯·莱拖对绿道概念进行了定义:绿道是指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Little,Ch.E.,Greenways for American,1990)[2]。

1991年,新加坡在绿道发展概念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一个既能缓解交通压力、供居民锻炼,又能让野生动物栖息、保持动植物多样性的公园连接网络设想,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花园”。此后,新加坡政府又在2001 年的概念规划中提出了公园绿带网计划,试图用公园连接系统将开敞空间进行串联,提高绿地空间的可达性。

2010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首次由政府正式批复并提出“绿道”概念,此后,上海、福建、浙江、河北以及成都、武汉等各省市所颁布的绿道相关政府文件中,也都开始沿用“绿道”作为正式的中文用词。

2.以功能性为要素的绿道建设理论

当前,“绿道”概念在几代理论家、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其内涵发展得越来越丰富。学者们在实践中不断将其他相关学科如景观学、生态学的概念充实到绿道的概念中,形成了多种“绿道”的含义,包括 Green Corridors、Ecological Networks、Wildlife Corridor、Heritage Corridor、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等。多学科的介入充实了“绿道”概念,但也造成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后相关学者理解上的各种分歧。欧洲大型绿道的主要功能:生态功能、生态稳定功能、河流系统功能。欧洲中小型绿道的主要功能:保护环境的基地、市民的休憩场所、追忆历史的走廊、运动健身的空间[3]。美国绿道的主要功能: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三个功能[4]。

欧美绿道的基本含义:线性的结构、连接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整体性[2]。伦敦格林尼治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的汤姆·特纳教授是欧洲对绿道研究关注最多的学者之一。他于1995年对绿道作了一个极其简洁的定义:绿道是一条从环境角度被认为是好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一定为人类服务,也不一定两侧长满了植物,但是一定要对环境有积极意义。他认为绿道这一概念在形式上主要来源于两个较早的词汇“绿带(greenbelt)”和“公园道(parkway)”,而在实质内涵上有更多更早的来源,主要包括:(1)礼仪性大街,如古埃及时代;(2)林荫大道,起先是一种位于城镇防洪堤上的步道,后来发展成为种植行道树的街道;(3)公园道,为休闲性交通而设计的道路;(4)河滨公园道,为了满足市民游憩需求而修建;(5)公园带,通常环城布置,为了满足整个城镇的游憩需要;(6)公园系统,规划成相互联结的城市公园;(7)绿带,为了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而规划;(8)绿道系统,为了满足全市的休闲游憩需求;(9)绿色小径,在城市或乡村地区修建的游憩性通道[5]。

目前,国内学界普遍接受的绿道概念是“经过规划、设计、建设并存在后期管护的线性网状系统,该系统具有涵盖生态、休憩、文化、景观等复合功能,是土地利用中的一种可持续方式。”[6]这一概念限定了绿道线性的空间结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此外,面对近年来频发的城市内涝,绿道的概念也进一步拓展为提供吸收、存储、渗透净化雨水的空间,同时在干旱缺水季节对蓄水加以释放和利用,宛如“海绵城市”,让水在城市中的活动更“自然”。

3.中国绿道建设的源起与演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公共空间的新需求、城市快速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噪音、空气污染、水质等问题充斥于居民的生活。城市居民渴望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由此,城市规划者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的这一愿望寄托于城市的绿道建设。我国对绿道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研究基本将国外绿道发展脉络直接引入国内,对绿道理论性研究并不充分。而在实践过程中,早在20世纪末,国内就已经开始在广东省部分城市率先做出绿道建设的尝试,因此绿道建设在实践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国内对于绿道理论研究经验和绿道规划建设经验积累,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绿道理念引入中国之前,国内通过对风景道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将遗产廊道、文化线路和绿道等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风景、自然、文化、历史、游憩价值、考古学上值得保存和修复的景观道路统称为风景道[7]。广东省中山市的绿道系统规划(1998-1999)是北京大学在国内完成的首个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这一规划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在后来的绿道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生态规划(2006-2007)案例给绿道建设诸多启示,包括绿道系统可以先于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绿道系统可以完好地与城市防洪安全、都市农业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等[7]。浙江省杭州市在其水系景观规划(2007-2008)中,提出沿水系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杭州市水系景观规划实施中,绿道已经演变成一个综合概念,几乎涵盖城市功能的各个方面。1998年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提出环城休憩带(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概念[9],绿道与旅游开发的联合研究从环城休憩带(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概念到现在休闲绿道概念的提出,经历了风景道和游憩绿道概念的演变。

随后,国内众多学者和设计师纷纷借鉴国外绿道理论进行思考,并付诸实践。针对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将生态廊道与非机动车道进行结合,发挥城市的生态功能[10],而结合各自区域特色或原有城市特点,利用绿道的非机动车行驶特点,有助于形成城市特别是旧城区传统的街巷空间,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11]。强化对原有文化遗产的利用,构建了遗产廊道,促进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12]。也有通过对国外绿道理论的借鉴,进行绿道整体规划建设实践,形成了自然山脊型、滨河滨海保护型、区域交通型和旅游文化型等4种分类模型[13],并逐步形成了功能分区科学化、游道建设生态化、游道景观美学化、社区参与普及化和遗产保护优先化的多元化设计理念[14]。更多的是将绿道的游憩功能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城市游憩型绿道的概念,以扩大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宜居度[15]。

4.中国绿道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绿道建设是一个具有综合效益的民生工程。通过绿道建设可以衍生出多方面的效益,如生态保护、水环境改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乃至城市居民心理健康调控等。但对一些如“绿道的出现是否会对景观的多样性产生阻碍作用”、“绿道会加速外来物种的入侵进程”[16]等存在争议的问题的解决进展却停滞不前,这些问题也说明对于绿道规划设计研究尚需寻找到新的突破口。从绿道的规划管理、建设设计、受众群体的角度来讲,都要以人为根本,人既是绿道的建设设计和规划管理者,也是绿道功能和价值实现的直接受用者(如图1)。

图1 人是绿道建设的根本因素

在绿道建设理论与规划设计方面,绿道作为复合概念,在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师就需要考虑清楚绿道的功能:不管是单纯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凸显其生态价值而建,还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其实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为绿道建设理论中关于绿道最基本的功能的是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而这三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机统一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图2)。

图2 以人为本的中国绿道的基本功能

绿道建设的功能性诉求不必面面俱到,要视所在区域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环境等基本条件,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要素。生态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要素,绿道建设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确保物种延续,而绿道的连接性能为生态多样性发展提供可能,通过良性的生态循环还能进一步促进生态修复,甚至有效改善气候环境。游憩功能的实现是为了人们回归生活本质和享受生活乐趣,人们通过景点游览、观赏风景和生物、休闲娱乐、运动锻炼等方式来放松自我、释放压力。而社会功能是人类发展社会性的本质要求,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串联,引起规模化的重视和保护,是文化有效传承,通过系统设计和规划展现历史、经济、文化发展历程,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城市形象。绿道的功能属性还能构建城市的内部交通体系、“海绵城市”等。因此,对于绿道建设设计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各细化功能的实现,更要重点检验各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而判定这一切的立足点应该是是否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不能因为过度强调生态功能而忽视所在区域对于人类活动的最低要求和精神诉求,也不能为了强调游憩功能而使得绿道建设同质化和庸俗化,也不能为了追求社会功能而过度开发,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索取而导致无法持续性的发展。根据这些功能需要就能明确定义出中国绿道的基本内涵,要有能为满足交通通行和空间延展功能的线性结构,要具备多区域多空间相连的连接性,要有尽可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多元性功能,还要能保持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整体性(图3)。

图3 绿道的基本涵义

人是绿道适用的最直接受众,对使用者心理、行为体验进行调查研究,能更好地为城市中各类户外活动空间提供有利于使用者行为习惯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作为绿道建设的先驱地,如广州在绿道系统建设之初由于对风景道的考虑欠缺,导致一些偏远地区的绿道存在使用率低下的问题。目前,国家层面出台了《绿道规划设计指导》,广州市、深圳市、郑州市、武汉市等城市先后出台了绿道建设标准。这些规划层面的绿道设计指导,更多停留在对绿道总体布局、空间构成、边界处理等设计手法上的研究以及绿道系统分期建设安排的统筹,忽略了对绿道使用对象的研究,特别是对绿道与使用对象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明显不足。绿道与使用者居住区的相对位置决定了使用者对于绿道的使用情况:绿道使用与距离存在反比关系。在绿道系统设计之初,基于使用者对绿道的可达性、使用偏好等方面的调查,将绿道规划的优缺点直观地反映给设计人员,对于优化绿道建设、提高绿道使用率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为今后的绿道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结合绿道的设计要素、功能特点、受众情况,可以划分绿道的主要类型(图4)。各类型之间既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互相借鉴和融合。

图4 中国绿道主要类型

在绿道设计建设的实践中,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设计建设实践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在顶层设计和管理运行方面,绿道建设通常会涉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部门,在后续管理养护方面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一是发挥政府在绿道建设运营中的统筹作用,明确大的发展方向并进行宏观管理;二是深度发掘各类绿道项目,并积极推进绿道项目的市场化运营,与当地优势产业相结合,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绿道产业链;三是鼓励社会组织、团体以“认管”的模式协助绿道后期的养护工作,并倡导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绿道的日常维护中,同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和微信等多媒体展开多层次的绿道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鼓励公众的广泛参与。

5.结 语

当前我国绿道建设正蓬勃开展,政府对绿道建设的主要核心理念在于建设“绿色、开放、共享”空间,而目前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则集中于提高科学规划、设计、建设绿道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等方面,对于如何将公众对绿道功能的广泛需求与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有机结合,还显得比较薄弱。对绿道的研究多集中于绿道生态功能和绿道设计手法上,在绿道建设的层面缺少对绿道使用者的心理、行为体验的调查研究。

绿道作为一种特殊线性绿色空间,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建设可以惠及国家、集体和个人。在多学科、多技术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绿道的规划建设应该回归本源,以人为本,立足于实现人类发展的需求才是根本。

猜你喜欢

绿道生态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生态养生”娱晚年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