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2019-05-28徐守臣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9期
关键词:曲池高脂血症血脂

徐守臣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 商丘476000)

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肪微粒超过正常值,临床上称为高脂血症。实验室检查多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监测指标。血脂增高与冠心病及其他粥样动脉硬化性疾病关系密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性疾病亦多与血脂代谢紊乱高度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临床主要以他汀类及树脂类化学合成药物治疗为主,疗效确切,但长期应用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1]。笔者运用穴位埋线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商丘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0~68岁,平均(48.00±11.00)岁;病程12~52个月,平均(36.80±18.20)个月;TC(5.19±0.61)mmol/L,TG(3.26±1.09)mmol/L,HDL-C(1.6±0.41)mmol/L,LDL-C(3.85±0.42)mmol/L。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3~69岁,平均(46.00±12.00)岁;病程10~59个月,平均(37.6±17.3)个月;TC(5.86±0.98)mmol/L,TG(3.80±1.13)mmol/L,HDL-C(1.58±0.30)mmol/L,LDL-C(3.80±0.43)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2]:正常饮食情况下,血清TC>5.7 mmol/L,TG>1.7 mmol/L;符合《中医内科学》痰浊瘀阻、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证的中医辨证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或>75岁,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严重肾病综合征,严重创伤或手术后病情较重者;1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脑溢血、脑梗死者;患有严重精神病或血液病者;1个月内使用过降脂药物者;治疗中途因身体或精神原因不能继续接受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9,规格:每粒0.3 g)口服,每次2粒,早晚餐后服用。连续服用4个月。

2.2 观察组 给予穴位埋线结合放血疗法治疗。①穴位埋线。主穴:中脘、天枢、梁门、足三里、内关、胰俞、三阴交、太冲。配穴:痰浊瘀阻者,加丰隆、阴陵泉;气滞血瘀者,加血海、膈俞;脾肾阳虚者,加关元、脾俞、肾俞;便秘重者,加腹结、上巨虚、曲池。每次根据患者的证候选取主穴和配穴1~2个。埋线操作方法:埋线器械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规格选用直径0.9 mm(苏食药监械生产许可20001-0482号),线体选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GLA)材质(菏泽亚洁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规格2-0,长度20 mm。埋线穴位用75%酒精棉球或医用碘伏常规消毒,医者无菌操作,将线体装入埋线针后,对准穴位刺入皮下,针身刺入深度需超过线体长度,用针芯将线体推入穴位,边推边退针体。脾俞、膈俞埋线时需采用提捏进针法。埋线过程中如穴位有出血情况,可用棉球按压1~2 min,每个穴位贴敷创可贴以防感染。48 h后取下,3周埋线1次,共6次。②放血疗法。主穴:丰隆、中脘、肝俞、脾俞、膈俞、曲池、血海或皮下迂曲血络。根据患者的证候选取2~3个穴位。在每次埋线后第7日与第14日进行,每个埋线周期内进行2次,共12次。放血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散刺后,用火罐吸附放血,留罐10 min,术后消毒即可。如患者有严重静脉曲张,可用8号注射器针头引流放血,放血量10~50 m L,上述方法穿插运用4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TC、TG、HDL-C含量:试剂为迈瑞血脂检测试剂,检测仪器采用迈瑞BS800。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TG下降>40%或TC下降>20%或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G下降>20%,但<40%或TC下降>10%但<20%或HDL-C上升0.10~0.26 mmol/L;无效:血脂指标未达以上标准。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各项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表1 两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高脂血症属现代医学病名,中医根据其病理变化按照痰浊、气血瘀阻、湿热互结等病机论治。该病多责之于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多属于足三阴及足三阳经气血阻滞所致。中脘居胃脘之处,为六腑之会及胃之募穴;天枢能调畅脾胃气机,为大肠募穴,两穴相配能调胃健脾,消食化浊,消胀除积;梁门配足三里为上下配穴,梁门临近胃府,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合治内腑,两穴相配,上下通调,使脾升胃降,运化平衡。内关为八脉交会穴,善治胃、心、胸之痰,理上、中二焦之气;胰俞为经外特效奇穴,能增强胰岛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行气活血,通调三阴,健脾、疏肝、补肾,用之则效捷;太冲为肝经原穴,能疏肝利胆;丰隆配阴陵泉,能健脾利湿化浊,为降脂常用配穴;血海、膈俞为活血理气经验穴,二穴相配能降低血黏度,化瘀行气;关元可补肾壮阳,增强血气运化;脾俞、肾俞为脾肾背俞穴,脏之病取之背俞;腹结、上巨虚、曲池为通秘结、化肠浊常用穴。埋线疗法与以上诸穴紧密结合,埋线留置于穴内,穴位刺激时间长,强度大,使五脏六腑功能回归正常,十四经脉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则血脂恢复正常可待。

高脂血症与高血黏度多相伴而生,这与中医所讲的气滞血瘀加浊毒理论不谋而合。临床选用中脘配丰隆,可通腑降浊,祛瘀生新;肝俞、脾俞刺血后可清肝醒脾,激活人体造血功能;曲池、血海放血后可活血行血,通腑化瘀,明显加快气血运行速度。

穴位埋线与刺血疗法相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无论在改善血脂指标方面,还是改善心悸体倦、头晕、痰浊壅盛等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临床可作为中医特色疗法推广。

猜你喜欢

曲池高脂血症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你了解“血脂”吗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小穴位 大健康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