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的营造

2019-05-23高婧妍

绿色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造园诗画营造

高婧妍,李 文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引言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其熏陶下的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更是“声色俱佳”。 最初的园林是为了通神和生产,如殷末周初的“囿”、秦朝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天人合一”是此时园林的精神导向; 而东汉兴起的私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观园林的出现预示着造园手法由写实风景转向了写实与写意结合,直至清初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造园体系。其造园的灵感源于自然,境界却高于自然,将诗画的情趣融入其中,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意境,注重建筑的刚与自然的柔相融合。 声音作为自然山水中的一部分,其营造的意境给观者以听觉上的舒适感,自然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园要素之一。

2 佛、道、儒思想下的声景观基本内涵

儒、佛、道可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不仅影响了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识,还决定了其风格的演变方向。 中国园林讲求的是将建筑、花木、山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接近自然,饱含画意与诗情的艺术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主干之一的道家思想中,“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对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造就了“道法自然”的山水审美意识。 可谓 “天地大园林,园林小天地” 。在这种“道法自然”的审美角度下,自然美就是天地万物合为一体,“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等自然中一切的景象,也具有“真足以摄召魂梦”,引人遐想!

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诗画的影响。在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啸傲烟霞,寄情于山水,又敏诗擅画,见之于行动,所以自古以来名园多出自于文人画家。这些造园家在构思时,往往将园中主要风景区意境,先以简约的笔墨,以诗的形式做一个概括,然后再仔细地推敲山水、庭榭、花树等每一个具体风景的布置,使之最适合诗意,犹如揣摩诗意作画一般。正如陈从周先生所说,“筑园出于文思,存园赖文以传”,可见园林与诗画相辅相成,简言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互为境界。甚至可以说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是以传统的诗画为蓝本,“无处不入画,无景不藏诗”,诗画奠定了中国园林设计的美学基础,而源于自然界中的风雨、清泉、虫鸣鸟叫等声音作为自然山水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物,自然是诗人画家会争相描绘的对象,故造园的过程中声音景观的营造不可或缺,并在受到诗画的影响下得到完美的升华, 达到游目骋怀的美妙境界。

3.1 为情而造景,因景而成文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诗词,其意境的营造多依托声音达到其想象中的境界。 从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再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都是通过声音为脉络抒发意境的。 随着文人墨客对自然山水的亲近、深刻地了解它的精髓,进而迈入更高一层富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 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唐代王维的《辋川集》: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些诗词里对声音的描述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将声音过后的静谧凸显了出来,即便是无声的静谧,却也如诗如画,别有一番滋味。 经过文人墨客不断地积累、沉淀与交流,不仅提升了园林中声景观的美学意境,还引导、延伸了观赏者对声景观的体验与发现。渐渐地,诗词所营造的境界中,形成声音美学的影响,眼睛直观欣赏到的实体景观开始与耳朵聆听到的声音景观相融合, 达到富有诗情画意的和谐境界,声景观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形成了“为情造景,因景生情”,在看到近处有古松,而远处有岩壑,当风吹人松林会发出瑟瑟涛声的“万壑松风”时,康熙赋诗:“云卷千松色,泉如万籁吟”当你游览拙政园,走进留听阁,即便眼前看到秋塘残荷败叶,烟雨季节适逢下雨,坐在阁中听雨声, 却也能感受到另一种意境,而此阁名取自李商隐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

3.2 画中有诗情,园林参画意

陈从周先生曾指出“不知画理画论,难以言中国园林” ,可见中国的绘画与园林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而中国古代绘画自元代以后,写意多于写实,不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山水,而是画中寓情,追求意境与情趣、追求虚实结合的空灵之美。而声音作为增添野趣,营造意境的重要因素,自然会成为画家争相描绘的对象。唐朝沈佺期在《范山人画山水歌》中描绘到:山峥嵘,水乱澄,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而清朝的戴熙也在《赐砚斋题画偶录》中提出“竹声铮铮,泉声铮铮,耳非有闻,听于无声” 的评价。 故一幅好的山水画虽然其本身不能发出声音,但是却可以让观者捕捉到画中的声景观,体会其中的美妙之处。 在欣赏王维所画的《江千雪霁图》时,平远的构图,江水分割两岸,近岸的村落与远岸的上相呼应, 树木山石呈现自然之态,幽淡的积雪若隐若现,衬托出雪后清冷宁静的意境。

4 传统乐曲对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的影响

中国古代乐曲无论是曲名还是曲境都与园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在明代羊城八景中就得到体现,“象山樵歌”,越秀山茂密的松林里传出悦耳的歌谣;“荔湾渔唱”,水湾两侧的岸边火红的的荔枝湾,碧波荡漾,渔舟唱晚;以及泛舟惠州西湖上感受“丰湖渔唱”,水乡周庄的“蚬江渔唱”等等都融入了以樵歌、渔唱为声境的园林景观, 其意境的美妙不言而喻,令观赏者沉醉其中。金学智先生在《中国园林美学》中曾指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有两个集萃式的综合艺术系统,以静者为主的是园林,以动者为主的是戏曲 ”。园林与戏曲的结合交相辉映,会形成时空交感,异质同构,形成了一种相契合的美感。 自明朝中叶以后,昆曲盛行于江南,“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牡丹亭 游园》中悠扬的音节,美丽的曲词让人沉醉,将聆听者引入诗情画意的园林之中。中国古琴演奏的乐曲,对其演奏的环境要求极高,其演奏环境造就了颐养性情的审美思维,和古典园林相合。苏州怡园中设有“坡仙琴馆”和“石听琴室”,“琴因馆设,馆以琴扬,境以声出。 ”百年里琴友集聚于此,言乐理,讲琴韵,琴音延绵不绝,园主顾鹤逸对此题诗:“明月夜尽当无事,来听玉涧流泉琴 ”。故园境为曲境增添色彩、提供舞台,而曲境又拓展了园境,成为营造声景观的新元素,动与静的结合,在园林中演绎出美妙的乐章,提升了园林意境。苏州怡园藕香榭、网师园濯缨水阁等,这些都是由作曲而诞生的场所。 陈从周先生对此评价为“水殿风来,余音绕梁,隔院笙歌,侧耳倾听,此情此景,确令人向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里,风,泉水,飞鸟,秋蝉等一切自然界中发出声音的,都与音乐存在某些相通的地方。长风吹过了万壑松风,随即发出的瑟瑟声响,形成似“笙镛迭奏”的乐声。自然山水中的泉鸣等天然的声音,也会引发文人发出“风篁类长笛,流水当琴鸣”的审美感叹。何绍基在沧浪亭“翠玲珑”室内题联“风篁类长笛,流水当琴鸣”,原因是由于在翠玲珑的北面修竹掩映,每当微风吹过,就会发出类似丝竹管弦之声,故题此联。早在《列子 汤问》中,古人就曾将美妙的琴声比喻为大自然中泻物倾烟般的“高山流水”。据传明代音乐家朱载甂在早年间四处游历时听到了山中的泉水声如琴声一般,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其终身难忘,写出了好多好的作品。

在园境与曲境的相互依存和自然天籁与乐曲间的审美同构的浸润下,形成了新的文化心理积淀,营造出的园林形成不同形式的意境,这赋予了自然界中的声音如乐曲般美妙的价值,形成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观景咏叹。

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声音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直觉感受,已经上升到艺术般的精神体验,并且深入到了社会制度当中,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难怪王世仁先生在《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三层次》一文中写道:“利用音响来创造美的环境,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开掘得最深的国家了”。

因此,“艺术固然少不了它,真正高级的科学也需要它”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这种“以美启真”的方式来创造园林声景观的营造以及引导其诗意的本质,为今后可以更好地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园林声景营造和人居声环境建设, 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

猜你喜欢

造园诗画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壹 造园·纳瑞集祥
“盛世造园”说考论
诗画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
诗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