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提升

2019-05-20张勇

中国教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建构

张勇

【摘 要】教师课程能力是实现国家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绩效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立足教师课程能力建构,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教师课程能力 建构 专业发展

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拥有并运用于课程中,直接影响课程实施,决定课程成效的能动力量,是国家课程改革、学校课程建设、个人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地推进自身课程能力的建构和提升,对落实课程计划、实现课程目标、提升教学效率、促进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厘清两种关系,重视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

1.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教师课程能力不完全等同于教师教学素质。一名教师或许达到了教学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即学科教学素质,比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流利准确的普通话以及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已经完全具备了一名学科教师实现学科课程发展的综合条件。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科课程需要教师结合教情和学情,重新进行解构和实施,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对学科课程进行解析、重组、拓展和开发,从而实现学科课程教学的效益最大化。另外,在实施课程计划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以预设的情况,这需要教师面对实际情况沉着冷静,灵活处理,善于反思,勤于总结,这些非智力因素也是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课程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拓展与提升,教师需要通过学科课程的实践,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离开了课程开发,所有的思想和理念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和课程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学校课程能力与教师课程能力的关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课程发展越来越契合教学实践的需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校课程能力更多的是实施课程的客观条件,诸如硬件条件、资金投入、课程资源、管理体系等软硬件实力,当然,也包括教师课程能力这一决定性因素;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课程能力则更多的是教师个人的实施课程的主观条件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储备、课程理论基础、教育思想、课程开发能力及良好心理素质等。教师课程能力在落实学校课程中不断得以发展和强化,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校整体课程的优化和深入。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对于学校的课程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课程能力建构

1.重视课程建设,推动教师课程能力建构

第一,通过学校的课程开发,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学校应该积极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促进教师自觉形成课程意识。学校课程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从国家学科课程出发,向横纵方向拓展,形成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建设。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往往是依附在单元教学之后,以一个板块资料的形式出现,这些资料内容较为淡薄,且未能形成与单元文本阅读相结合的写作训练序列。我们立足对教材系统研究,开发了“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这一延展性课程。这既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和补充,也是对学校课程资源的建构与充实。二是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灵活设置校本课程。我们依据语文老师的个人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戏剧文学与生活”“走进图书馆:阅读实践与指导”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既是一次学校教学资源重组和开发的过程,也是一次教师课程能力反思与培养的过程。针对课程的选题、方案的制定,教师在全身心投入中,不断挖掘课程内涵,提升课程意识,从而自觉要求个人课程能力的不断提升,来适应课程开发的要求。

第二,通过学校的课程实施,发展教师的课程能力。校本课程的实施要保证教师的全员参与性,它可以激发每一位教师不断发展课程能力,提升个人教学素养。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是直接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它不应该是个别有特长的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自身已有能力层面上的主动参与。通过自己收集资料,筛选和整合资料,自己實施课程计划,并将实施心得与同组老师分享,从而获得更多的受益与提高。

我校从2002年开始广泛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每位教师必须承担一门以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课程开发有完整的系统要求,从课程目标、资源建设、教学实践、成果展示、后续拓展等组成,在多年的循环推进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能力不断得以发展和强化,形成了教师课程能力的自我培养机制。

第三,通过学校的课程评价,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在学校课程实施中,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课程能力优化。评价既是一种诊断和判定,又是一种指导和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评价可以通过学校层面的专家组鉴定、学生参与、同行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其中,要特别重视课程对学生成长的有效促进。

学生的能力发展、素养提升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过去,我们关注教师课程能力,或许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就课程的实施所需要具备的学识与技巧。现在我们进行课程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好的教师所具备的课程能力,能够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将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和老师的课程能力发展,自觉而有效地结合起来。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艾伦·C·奥恩斯坦在引述豪斯在评价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时所解释的那样,承认豪斯“大多数评估者并不单纯地坚持某一种方法,而是承认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的事实”的观点,同时指出,大多数评价者还是会倾向于两种方法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要通过改变学校课程评价体系,实现多元评价,同时要更多地关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从而优化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

2.重视团队合作,促进教师课程能力提升

工作即研究。每学年,学校都积极而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九个一”微行动计划,即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篇教学论文、跟踪一个学生成长、研究一位教育名家、参与一项课题研究、观察一节课堂、分析一次教育事件、组织一场教育活动、开发一项校本课程等,推动教师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具体可感的教研中,教师开拓了视野,收获了成长,体验了幸福,个人的课程能力也得到了长足提升。

分享即幸福。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论坛、集体备课坊等活动,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关于教育话题的汇报,更是关于教师成长的对话平台。“倾听成长的足音”“聚焦课堂关键事件”“阅读让成长更美好”等论坛主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更激发了教师个体的成长潜能,实现了教师课程能力的自主建构。

3.加强个人规划,引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第一,设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路径,明确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方向。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指的是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和事业追求目标,自我设计和拟定的一段时间内的自我培养计划,是教师成长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自身的职业规划蓝图,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能力培养方向。一般来说,它以三年为一阶段,从个人情况分析(包括学科科知识基础、个人能力特长、教育思想体系等)到发展目标确定(包括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等),再到具体的措施行为,都应该有较为详细、可量化的指标。根据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准确有序地在教育实践中,建构适切课程发展需求和达成课程目标的课程能力。

第二,强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实践,明确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有了规划更应该切实地落实,对自身的课程能力的不同阶段要有非常具体的达成计划。比如,每个学年阅读的专业书籍目录,完成的读书笔记和反思的数量,以及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课程活动环节与自身能力特长的吻合度等。这些具体计划在实践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找到促进个人成长的更高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的原则,成为“我自己”。

加强教师個人专业发展的自检,调整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策略。在教师课程能力自我培养和自主建构之中,是不是始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不是调整于学生的成长变化,是培养方式有效性的直接关注点,也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曾经有教师向笔者抱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教师对课程的每一层解构,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提问,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从学生的层面开展的吗?有了这样的反思,教师便能够对自身的课程能力培养的调整策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建立以学生发展状态为课程能力的评价标准,是对教师课程意识的转变和课程能力的自我检验最为关键的一环。

教师课程能力不断建构的过程,便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课程的理解、实施、开发、整合、评价等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实施课程教学所必须拥有的知识、技能、思想、心理等基本的主观要素,也是专业成长所必然的发展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担当的精神、敢为的勇气,立足课程能力建构,全面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伦·C.奥恩斯坦.课程论: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钟启泉.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3] 王荣生.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王笑君,王建明.名师是怎样炼成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