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MCHB模式的护理干预对T1DM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5-18张文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实验组

张文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徐州 221000)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因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需终身应用外来胰岛素治疗。该法虽能有效控制T1DM病情进展,但也面临着一定问题,即治疗时间漫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血糖达标率较低。研究表明,血糖长期不达标,不仅会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还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1]。由此可见,T1DM的治疗不应仅局限于胰岛素,还需配合相对应干预措施。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client health behavior,IMCHB)为理论依据,对T1DM患者心理、饮食、疾病知识等方面予以干预,以期为临床后续工作提供参考。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88例T1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实验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18~56岁,平均(37.01±9.36)岁;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7.55±8.87)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

(1)纳入:符合《内科学》T1DM诊断标准[2];具备正常理解及听写能力;患者与家属知情并签署本研究;(2)排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糖尿病相关急性并发症者;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含病情监测、入院宣教、身体评估等内容;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IMCHB模式的护理干预:(1)成立IMCHB干预小组,含1名主治医师,3名专科护士,经系统培训后方可上岗;(2)收集患者基础信息(姓名、年龄、病史),确定T1DM患者独特性,含背景因素、动态因素两方面,以此为根据制定护理措施;(3)采用知识讲座、一对一指导等介绍T1DM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同时进行护理技能训练指导,如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要求患者熟练掌握上述技能且能独立完成;发放T1DM宣传手册,并在病房播放关于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监测的视频,反复加深印象,起到记忆和认知的目的;组织T1DM病友交流会,邀请病情控制良好者现身说法,分享自身体会及经验,帮助其他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根据T1DM患者病情制定食谱,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及新鲜瓜果蔬菜,保证机体营养摄取,除正常三餐外,进行3次加餐;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走、打太极拳,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30~40 min/次;(4)评估T1DM患者健康结局,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若未达到,需作出整改。

1.4 观察指标

(1)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通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3]从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2个维度评估,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越低自护能力越差。(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通过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4]从躯体疼痛、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评估,最高分100分,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

数据分析运用SPSS24.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ESCA评分

干预6个月后两组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ESCA评分( ±s,分)

表1 ESCA评分( ±s,分)

组别 n 自护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44 22.35±5.58 32.47±2.42 30.45±3.04 39.45±2.23对照组 43 23.04±4.63 26.78±3.85 30.83±2.79 35.59±2.01 t 0.626 8.273 0.607 8.473 P 0.532 0.000 0.545 0.000

2.2 SF-36评分

干预6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SF-36评分(±s,分)

表2 SF-36评分(±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实验组 44 60.54±5.31 73.46±6.74 9.988 0.000对照组 43 59.89±6.27 65.67±6.59 4.166 0.000 t 0.522 5.449 P 0.602 0.000

3 讨 论

T1DM病程漫长,影响因素众多,加以患者疾病知识匮乏,自护能力较差,常常不能遵循医嘱用药或运动,血糖控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有必要给予T1DM患者相对应护理干预,这对提高自护能力、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常规护理仅凭经验施行护理,缺少对个体的调研评估,护理效果欠佳。IMCHB模式认为基于干预对象独特性的干预措施及互动关系的建立才能有效促进健康结局,现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开展。近年来,我国护理学者逐渐意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并开始探讨其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应用价值。刘海莹等[5]研究指出,以IMCHB模式为理论框架,给予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宣教,有助于提高溃疡性结肠炎飞行人员疾病认知,激发内在动机,使其自主采纳健康行为,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IMCHB模式的护理干预用于44例T1DM患者,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探究原因发现,IMCHB模式的优势在于个体有能力对自身健康行为作出个体选择,有助于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其次根据患者独特性给予情感支持,传递必要健康信息,激发其自我护理动机,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IMCHB的护理干预用于T1DM患者,有助于提高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实验组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