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组建与应用

2019-05-18叶建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缝隙胸腔镜根治术

张 静,叶建珍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通 226002)

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肺癌的常用术式,可最大程度的将肿瘤切除,降低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开胸手术是肺癌根治术的经典方式,但创伤严重,术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1]。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开始应用,但该方式对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及术中的护理配合要求较高[2]。本研究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予以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例,探讨术中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的组建与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肺癌患者为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无缝隙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8例,患者年龄48-74岁,平均(63.0±8.0)岁,术前临床分期Ⅰ期13例、Ⅱ期15例。无缝隙组中男22例,女6例,患者年龄48-75岁,平均(63.2±8.5)岁,术前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16例。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常规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访视,完善手术用品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保暖工作,配合医生需要传递手术器械,并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无缝隙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组建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并实施无缝隙配合护理,方法如下:

(1)组建无缝隙护理配合小组:在护士长带领下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根据传统护理配合方法、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力,将无缝隙护理配合小组细分为物品准备组、术中配合组和术中巡回组。

(2)无缝隙护理配合小组的应用:a物品准备组:常规准备好电子镜手术系统及胸腔镜配套器械相关物品后,再次仔细核对手术流程单,确保物品无误,并仔细检查各手术物品的功能完好性,确保可正常使用。另外准备好开胸手术相关物品及急救抢救用品,以备术中转开胸及紧急抢救。b术中配合组:术中配合组主要由器械护士组成,在术前15min开始准备器械台及手术台面,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及敷料,做好记录。提前连接声像机导线、冷光源导线及超声刀等相关仪器,并调试光源、镜头的清晰程度,确保处于最佳功能状态。术中出现镜头雾化时应及时以碘伏棉球擦拭。医生将切除的肿瘤及淋巴结取出时,要妥善放入标本袋中,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淋巴结个数。c术中巡回组: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行气管插管和脉压检测。术中调高手术室温度,并配合保温毛毯以减少热量散失。配合医生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并在受压的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等部位粘贴压疮贴,在患者两膝盖之间放置软枕。以约束带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等意外事件。根据手术进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做好中转开胸准备。切下的淋巴及肿瘤及时放入标准带内,并贴名标签,标注患者的信息后送检。手术结束时与术中配合组再次核查器械物品,撤下各管线,并整理患者身上的血渍及衣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胸腔镜手术成功率。顺利完成手术,未中转开胸手术为胸腔镜手术成功。

(2)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Excel软件,并以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数据比较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胸腔镜手术成功率

无缝隙组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为1 00.00%,对照组为85.71%,两组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比较无缝隙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胸腔镜手术成功率(%)

2.2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缝隙组更短(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缝隙组更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s)

表2 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无缝隙组 28 152.01±30.02 199.32±25.30对照组 28 172.02±35.20 230.01±28.52 t值 2.403 4.260 P值 0.020 0.000

3 讨 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虽然属于微创术式,具有出血少、创伤少的特点,但术中所使用的仪器及设备较多,对于医生的操作技术有更高的要求,且操作部位比较特殊,仍具有较大手术风险。研究证实[3],在胸部手术中与手术医生形成高度默契的护理配合,能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缩短手术用时。因此如何提高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护理配合质量一直是手术室护士的不懈追求。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无缝隙组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组建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并实施无缝隙配合护理,可提高胸腔镜手术成功率,降低中转开胸手术率。无缝隙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提示组建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能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无缝隙配合护理是一种连续性的、规范化的护理模式,旨在减少护理缺陷,确保整体护理质量[4]。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实施无缝隙配合护理,首先组建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根据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流程分别设置物品准备组、术中配合组和术中巡回组,提前制定无缝隙配合护理方案。由物品准备组负责手术器械及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组负责术中的器械维护及器械传递,术中巡回组负责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并与术中配合组共同负责物品的核查和清点。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确保术中护理流程的连贯性和专业性,减少护理漏洞和缺陷,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综上,无缝隙配合护理小组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组建与应用,对于提高胸腔镜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显著的作用。

猜你喜欢

缝隙胸腔镜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