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药师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2019-05-14赵林钢谭喜莹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药制剂中药学调剂

赵林钢,黄 蓉,谭喜莹,田 磊,姚 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中药师是医院临床使用中药过程中保证其质量,提供专业中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医院药学工作从保障药品供应逐步转化为提供专业药学服务,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1]。为此,中药师职责内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并对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中药学在传统的中药调剂、中药质量控制和医院中药制剂等供应保障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增加了如中药特色传承技术和中药临床药学等众多内容。如上溯至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启动“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培训班,并已举办3期;2016年11月,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并在北京、广州、河南、江苏等地10所医院建立了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率先开展了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工作。但是,医院中药学与医院药学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临床药学大力发展的今天,中药临床药学仍然还是一块空白,发展十分缓慢[2]。综上归纳,要发展医院中医药事业,人才及人才资源是关键,这是本文调研的主旨。

对江苏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药师进行人力资源调研,对所得统计数据加以分析,了解中药师现况,从而为其职业发展、知识结构调整、医院中药学特色技术创新及中药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

1 调研方法

1.1 调查对象

江苏省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中药师,包括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1.2 调研项目

各家医院药学部基本情况: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学历、技术职称、技术岗位等。

1.3 采用方法

对江苏省内二级及以上医院药学部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规定调查启动与截止时间,由药学部相关人员填写,收集后通过Excel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收回97家医院药学部调查问卷表。其中44家中医医院,36家综合性医院,14家专科医院和3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调查的97家医院中,药师总人数共计5113人,其中中药师1485人,占药师总人数的29.04%。其余各项见表1。

2.2 中药师年龄分布

在97家医疗机构药学部中,中药师年龄构成以30~50岁为主,年龄分布合理。见表2。

2.3 中药师学历

在中药师队伍中,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以上学历约占10%,其中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硕士及以上学历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少。见表3。

表1 省内各类型医院中药师所占比例

表2 省内各类型医院中药师队伍年龄构成情况

表3 省内各类型医院中药师队伍学历结构状况

2.4 中药师从业时间

在从业时间方面,中药师中工作年限以15年以上最多,占 48.08%;其次是 5~10年的,占23.77%。见表 4。

2.5 中药师职称

在职称方面,主要以初级和中级中药师为主,高级中药师数量较少,江苏省平均为18.86%,四类医院均接近平均水平。见表5。

2.6 中药师岗位分布

各类型医院中药师从事岗位分布:调剂>核对>管理>制剂>临床药学>科研。各岗位所占百分比见表6。表明医院事务性工作(调剂、核对)占80%以上;临床药学约占5%,提示此项业务已开始启动,但非常滞后;而科研类工作最少,约占3%,此状堪忧。

表4 省内各类型医院中药师队伍从业时间分布情况

表5 省内各类型医院中药师队伍的职称分布

表6 省内各类型医院中药师队伍从事岗位情况

3 讨 论

3.1 多途径培养中药师,提升中药师队伍素质

在调研的江苏省9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中药师人数占药师总人数的29.04%。而根据《中国中医药年鉴》和《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数占药师总数的27.0%[3],提示中药师人才数量虽整体偏少、但可维持工作运转。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中药师的学历以本科、专科为主,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很少;中药师职称以初级和中级所占比例最多,高级职称很少。中药师参加进修的比例也很低,且进修人员大多进修的是非中医药专业。中药师在医疗机构临床一线工作任务较多,工作时间不固定,难以集中时间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学习或讲座。由鉴于中医药需要传承与发展,继续教育势在必行,需要多途径培养中药师,提升中药师整体专业素质,例如:定期组织院内、市内、省内的中药饮片配方比赛、中药鉴定知识竞答,提高中药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开展中药学各类培训、讲座和学术会议。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如远程教育、手机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展中药继续教育项目,方便中药师通过网络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当前,医院药学工作越来越重视临床药学和科研工作,对药学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高[4],而中药师理应参与其中。本调研表明,中药师人才在辨证审方和鉴定中药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等,与满足临床要求还差一段距离。

3.2 转变传统服务模式,体现多中心工作内涵

与医院药学相比,医院中药学同样要转变传统服务模式。它包括多个工作内涵:中药调剂、中药质量控制、医院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学、中药传承技术等[5]。其中,中药调剂是基础,质量控制是保障,院内中药制剂是发展主体,传承技术是核心,中药临床药学是方向。根据分工不同,中药师将更加细化各自工作职责,加强各专业的素养训练。更重要的是,从调剂岗位选拔优秀的高学历青年中药师,从事中药制剂研发、临床药学研究、特色技术传承等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体现其一定高度的专业水平[6]。

3.3 加强中药调剂管理,提升中药鉴定技能

中药调剂是医院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结果显示,多半中药师在一线参与调剂工作。与西药调剂最大的不同,中药调剂还承担着临床中药饮片质量的把关角色[7]。中草药市场品种繁多、混乱,特别是涉及中药饮片掺假、虫蛀、霉变等问题。因此,强化中药调剂的鉴定技能、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医院中药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中药师的职责所在。另外,中药师的服务性质不仅仅是拿药、称药、照方抓药,这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一些中药学专业的大学生进入医院后若满足于配方、发药,那是对人才的浪费[8]。因此,中药师要加强处方审核中的作用,可以将调剂等事务性工作安排给初级中药师操作,让中、高级中药师严格把控调剂规程,根据患者病情核对处方中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严控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3.4 院内中药制剂的价值与人员分配

院内中药制剂是中医院或者综合性医院中调剂的一大特色,是医院中药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本调查表明,约8%的中药师从事中药制剂工作。随着政策的放开,院内制剂越发受到患者的欢迎。但传统院内制剂普遍存在处方陈旧、剂型落后的问题,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需求,因此,从事制剂的中药师的工作方向必须转变,积极参与新剂型、新制剂的开发,更多地挖掘名老中医的经典方剂,更好地开发便于患者服用的新剂型、新制剂,以体现中医药的特色。院内中药制剂的推进,拓展了医院中药学服务的内涵,促使中药师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制剂技术,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中,彰显中药师的社会价值。

3.5 注重传承人才培养,开展中药炮制工作

中、高级中药师的业务传承和创新研究可以从中药炮制技术和临床中药学两个方面开展。中药炮制是我国具有传统独特的技术,与中药饮片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中药药性,关乎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中药师必须加强传统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9]。本调查发现,有关医院无专门的炮制技术人员,这是岗位缺失,必须拾遗补缺,要重视传承人才的培养,要专岗、专人培训。

3.6 培养中药临床药师,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临床药学由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率先提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肇始,经过不到40年的发展,已经树立了药师“走出药房,面向临床,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理念。相比较而言,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临床药学的分支,至今仅见端倪。本调查表明,各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刚刚起步,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只占总人数4%,甚至低于2012年江苏省92家医院的5%的比例。

现在从事中药临床药学的药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由中药学专业本科或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另一类为药学背景毕业、在西医院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经培训后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无论哪一种类型,中医理论与诊疗经验均缺乏,中药多学科知识储备相对不足,这是现行中药师面临的难点问题。中药临床药师业务水平和数量难以满足合理用药的要求[10]。资深的中药师具备丰富的药物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医学经验,但是知识结构比较陈旧,在解决临床合理用药问题时尚有一定的难度;年轻中药师知识结构比较新,但是所学课程偏倚化学方面,缺乏临床医学知识,无法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当前,从事中药临床药学的中药师只有极少数人,未形成队伍,远未达到临床上的数量需求。所以中药临床药师的培训和培养迫在眉睫。

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工作可以在现有成熟的临床药师培养机制上,加入中医药特色。形式上以授课和临床实践为主,在药学查房、药历书写、病例分析等医药实践中注意中西药物治疗监护,对于使用毒性中药或饮片的患者、西药合并使用中药的患者、中药与中成药同时服用的患者,要进行重点监护。除此之外,针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11]、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等工作进行重点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点评方法,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

3.7 建议改进中医药大学中药系的课程设置

中医药大学中药系(药学系)是培养中药师的摇篮,是中药师人才培养基地。为适应医院临床需求,有必要进行课程设置的改进:即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中、西医诊疗课目,进行较为系统的医学知识的讲授,使其在校生补上目前中药师知识架构中的短板。

4 结 语

医院中药学的发展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学科任务。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医院中药学大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必须重视中药师的人才培养和工作内容的配置,适应医改后的医院转型。强化中药调剂质量、大力发展院内中药制剂、传承中药独特技艺,建立中药临床药师队伍,以合理使用中药饮片为中心轴,全方位地加强医院中药学的学科地位,坚持可持续、有特色地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中药学服务,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药制剂中药学调剂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要不要服从调剂?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