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微策略

2019-05-13解克勤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激发兴趣

解克勤

[摘   要] 学生学习一节课的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定向(目标)—自学(自主策划)—质疑(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兵教兵)—讲解(教师因学施教、穿插讲解)—体验(训练与迁移巩固)。教师备课的时候应该认真考虑在一节课的每个环节、什么地方应针对全班讲解,哪些地方应当让每个学生进行个别的独立学习,哪些地方应当按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在每个小组内保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微策略;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上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我们一般將一节新授课学生学习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定向(目标)—自学(自主策划)—质疑(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兵教兵)—讲解(教师因学施教、穿插讲解)—体验(训练与迁移巩固)。教师备课的时候应该认真考虑在一节课的每个环节、什么地方应针对全班讲解,什么地方应当让每个学生进行个别的独立学习,什么地方应当按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在每个小组内保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六个环节的细化处理之中如果微策略采取得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一、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即教师提前交代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内容),学生安排自己策划的学习方案。学习目标是围绕课堂学习内容来确定的,比如,教师确定本课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标准讲授新知识,那么围绕这个内容应该达到的目标也随之而定,也就确定了这节课的主要环节。教师必须使其他细节服从这个环节,并且把它们跟主要环节联系起来。

微策略:表达明确,承上启下,简明扼要。

1.明确学习目标

重点首先应该复习新授课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基础训练,靠预习了解新课的知识障碍;明确目标的前后联系;本节课所学内容,学会什么,能够做什么。在新授课学生自学前对预习问题进行补偿教学。

2.强化课与课之间的前后联系

一个优秀教师绝不会孤立地来看一节课。在每节课上,学生都要掌握某些基础知识,以便系统地掌握新课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系统的学习首先就要求依靠以前学的知识学习新课的内容。在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的时候,教师必须将学习目标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指向明确简单,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完成与有关学习任务。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也是掌握知识的全部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如果各课之间是有机地联系着的,那么就容易建立起课堂与课后之间的联系。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指导。拟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针对课堂内容应达到的基本学习成果,细化到解答哪些具体的问题及其所能反映的程度。

微策略:自学内容条文化、新颖化、层次化。

自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逻辑思维。同时要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重视提出问题的思维环节, 注意介绍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实践意义。如果老师认为必须依靠学生再现已学过的某些重要事实和原理来领会和掌握新知识,他就要在讲解新教材前用时间提问学生已学过的教材。因此自学内容要条目化,目标清晰,利于学生按照条目把握重点内容。自学目标条文呈现要提问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次要分明,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达成不同学习目标。

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从怎样的角度去认识这一基本问题,去解决这样的基本问题运用了怎样的基本方法,得到了怎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与结论可以用来处理一类或他类问题吗?所得的结论的反面又是什么情形呢?这就是我们在展现自学要求时必须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

三、鼓励学生质疑

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学生通过自学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审阅学生质疑的问题,准备课堂对话交流。

微策略:动态指导、及时收集。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个性化问题,收集学生产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与讲解。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的整理与汇集, 以教学重点内容的解决为主要目标;淡化问题特殊性解决的环节, 淡化特殊的技巧, 避开对问题细枝末节的纠缠, 强调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降低教学的难度。

四、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将学习任务(质疑的问题)分配到小组内,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然后讨论交流。学生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原有的知识背景,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把握知识;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似懂非懂的知识,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解决;第三个层次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解决。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侧重第二层次的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学习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微策略:明确问题,积极参与、分组合理、多样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要明确,能够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想、准备怎么做、会遇到什么问题;复杂问题应该分解、使之条目化,便于学生讨论的深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分组应该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每个学生有一定分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可以规定一定的组内发言顺序。合作学习的方式要多样,可以学生讨论、讲解、互测、互批等。教师可在此过程中巡视,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激发学生讨论热情。重视学生的潜意识活动, 并尝试对这类活动进行分析。注意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注意建立课堂文化的新规范,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帮助讨论小组在完成讨论问题时采用合理的形式和方法去帮助别人和互相帮助,教师还要给个别学生或某些学生进行临时补习。

五、教師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全班有效的讲解。如果一节课的目的明确,教师又善于在课上抓要点,那么这就会使学生的活动有明确的方向,他们的思想和精力也不致分散,从而有助于取得应有的成绩,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相对集中,便于教师讲解。

微策略:师生互动、多问少讲。

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写的教师不写,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问题,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课堂效率。

如数学课堂讲授应该重视范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和欣赏来接受数学文化的规范。讲解过程关注群体,指导学法。讲完新的教材,教师就让学生复述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或者是演算习题,进行实际作业,借以用一定的方法检查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促使学生自觉而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根据一节课的目的来选择必要的材料,并且要尽量抓住要点,不让主要的内容为一些琐碎的细节所掩蔽,不使学生由于多余的材料而负担过重,不应离开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全部学习活动,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等,这样就不会“走神”了。

六、学后体验

每节课要有一定时间的定量训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这个环节包括检测反馈的过程。

微策略:循环性、再讨论、提升性。

为切实促进教师自觉贯彻课堂达成,需加强督导,督导课堂的更为直接的手段就是当堂检测与课后作业(或个别交流,或基本笔测一题一答等等)。

当堂检测应当侧重于基础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宜太难,易于批阅,教师可抽批、可让学生互批,对出现的问题当堂再讨论纠正以巩固所学内容。可以布置有提升要求的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拓展,分层对待。有些教师对课堂必要的独立反馈练习认识不足,把绝大部分的独立作业指定为家庭作业,以致学生负担过重。优秀教师不但在课上组织学生掌握教材的独立练习,而且给学生指定各种各样具有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对于课堂学习巩固提升的课外作业,要考虑如何恰当地“承上启下”,以便顺利地、容易地为下一次课堂学习拓展通道,也努力引领学生达到自觉地思考着学的境界。“课后思考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要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要关注学生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有弹性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发展。譬如对学生完成数学“课后思考题”的评价不能仅仅关注结果的对与错,还应当关注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去克服困难。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的机会,并对学生的完成“课后思考题”的成果表示欣赏,鼓励学生不惧困难,建立自信。

学习过程的六个环节贯穿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提升和发展。各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不等,有时在一节课内同时呈现,有时只能呈现其中几个环节,这要视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定。特别是教师的讲解是贯穿其中的,是随机进行的。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 北京: 开明出版社,2003.

[2]麻彦坤.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当代美国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外国教育研究,2005,(09).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二)(三)(四)[J].学科教育,1998.

[4]刘荣飞.论教师权威的当代转变——基于教育情境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激发兴趣
“游”刃有余 灵动课堂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