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2019-05-04郑建国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微信

摘  要:随着近几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教学需求出发,利用好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集成、共享,形成移动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微信功能场景及使用策略,介绍了基于微信移动课程资源开发工具,并设计了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模式,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移动课程资源;移动学习;微信

作者简介:郑建国,硕士,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浙江 绍兴 312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2018年度工信行指委通信专指委项目”(编号:TXZZW2018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0568(2019)03-0086-03

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2022年要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随着近几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类移动应用大量普及,微信是高职学生手机必装的APP软件,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可以从教学需求出发,以高职教育的要求开展规划、建设和运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集成、共享。利用微信构建移动学习方式,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翟小可[1]、陈画[2]、杨芬红[3]、康亚娟[4]、袁晓文[5]等人对利用微信构建移动课程资源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如何利用好微信在碎片化时间开展教学,夯实基于微信的学习效果,值得高职教师探究。

基于以上想法,笔者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课程资源,通过引入基于微信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把握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中的本质和规律,构建以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微信功能场景及策略分析

目前微信的功能比较多,且随着微信新版本的不断推出,新功能不断被开发,能够被利用来进行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功能也很多,以下为对微信各功能的教学应用场景和策略的分析。

1. 微信对话。微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可以进行文字、语音或图像交流,教师、学生相互加为好友后,可以实时进行沟通交流,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在微信上咨询,教师可以在微信上进行回答,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对话,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分配任务等。

2. 微信群。建立课程微信群后,教师可以在微信群内推送课程相关内容,发送课程公众号的内容,布置预习和复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微信群里提问、讨论和交流。另外,教师在微信群内和学生互动,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3. 二维码。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教师可以事先把实训内容、实训步骤等内容做成二维码,贴于实训设备旁,学生在实训前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了解实训的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学生在实训时可以随时查看实训步骤及方法,提高实训成效。

4. 公众号或服务号。公众号是被用于开发移动课程资源最多的方式,它可以大幅提升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灵活性、实用性,其主要功能包括群发推送、自动回复、一对一交流、自定义菜单,教师可利用其丰富的图文内容和强大的自主开发功能。个人或者单位均能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即可开通使用。

5. 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种新的开放平台,开发者可以快速地开发小程序。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但它对开发者要求比较高,对普通教师来说有应用困难。

二、基于微信移动课程资源开发工具

1. 二维码的生成。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R Code,是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目前很多网站支持把文字、图片、声音、文件等资料转换为二维码,比如草料二维码https://cli.im/就支持上述功能。为方便信息传播,教师可以事先把信息转换为二维码发布,学生只需要通过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信息内容。

2. 问卷星等在线测试工具。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目前已可应用于在线测试,教师在设计好测试卷后生成二维码,学生只需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在线答题,教师可以在后台获取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3. 微信文章的编辑工具。微信公众号自带的文章编辑工具功能单一,为避免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可以借助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编辑工具进行排版,笔者推荐使用秀米,其专门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提供文本内容美化服务。

4. 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在会话界面底部设置自定义菜单,菜单项可按需设定,并设置响应动作。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菜单项,收到设定的响应,如收取消息、跳转链接。现在微信公众号菜单遵循如下规则:三个主菜单、五个子菜单。每个菜单都可以设置对应规则:点击某个菜单,发送消息(图文、二维码、小程序)或者跳转到某个链接。

三、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模式设计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前预习缺少指导,课中教学以教师为主,课后学生难以找到教师,在移动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6],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项目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将翻转课堂融入课程教育里,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1. 课前设计。在移动教学模式下,课前教师可以把每次课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视频、课程重难点、学习指导建议提前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群里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对课程内容有一定掌握。教师将和课程相关的扩展内容推送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关注面不局限于课本。学生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在公众号或微信群里和老师咨询交流,一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清楚了自己在课程中的疑惑,另一方面教师也清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讲解。

2. 課中设计。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已经进行了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典型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参与。由于不需要再讲解基础性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直接以项目化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最后,教师可以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自主学习时的疑惑。

3.课后设计。在课后,教师可以把梳理好的知识内容、重难点归纳总结,放在微信公众号上,形成课程系统性框架,便于学生复习。另外也可以利用问卷星等工具,设计课后练习,让学生在微信上完成练习,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有较好的实时、便捷性能,它有助于学生互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微信公众号只能为一门课服务,如果一个教师有多门课程需要使用,就需要申请多个公众号。目前的在线课程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线课程的沟通实时性和便捷性不如微信,所以可以尝试在线课程和微信同时使用,另外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使用者进行思考。

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移动学习模式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没有预先进行学习,那么翻转课堂就无法继续。笔者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需要教师引导,笔者的做法是给学生分组,组与组之间竞赛,组内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在微信群里签到,学生学完相关内容后在群里签到,教师将与上课前一日还未签到的学生开展沟通。

2. 信息安全性问题。微信是一个开放平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为好友,信任度比较高,微信账号被盗后容易产生诈骗等问题,另外,教师还需要避免学生在公众号、微信群发表敏感言论。笔者的做法是多教学生识别诈骗手段,避免学生上当受骗。

3. 课程评价问题。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不能简单采用传统的评价模式,笔者的做法是按小组开展过程评价,将学生的签到、课堂的抢答、作业的递交等都纳入过程评价。尽管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很多,但是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组内优秀学生带动普通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翟小可,李怀亮.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2] 陈画,杨孟莹.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电子商务,2018,(5).

[3] 杨芬红,蒋雯音.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2):75-78.

[4] 康亚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课程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5] 袁晓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会计学微课程开发与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169-171.

[6] 刘啸.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在Java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8,(5).

责任编辑  程  哲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微信
微信
微信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