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建构

2019-05-04董超郭研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应用型本科激励机制

董超 郭研

摘  要:学科竞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宁波大红鹰学院通过设置各类创新实践奖励学分,对学科竞赛赛事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完善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经过多年实践,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关键词:学科竞赛;应用型本科;二级管理;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董超,硕士,宁波大红鹰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郭研,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大红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7jyyb15)和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kg2016055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3-0077-03

学科竞赛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对教学改革的推动,校企合作的促进,以及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 1号),意见明确指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使得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推动学科竞赛工作的有序进行,很多高校开始加强对学科竞赛组织机构的建设,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从各方面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但目前仍存在竞赛管理体系欠完善、未形成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经费不足、激励机制滞后、指导教师队伍梯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竞赛工作在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创新教育功能。宁波大红鹰学院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通过开展系列化的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构建了科学的、系统的竞赛体系和管理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提高学科竞赛工作的管理效率,使学科竞赛工作的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学科竞赛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包括以下几大块内容。

一、设置各类创新实践奖励学分

本校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并作为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

《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创新实践奖励学分认定办法(修订)》(甬红教字[2013]50号)指出: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设立各类创新实践奖励学分,并可充抵公共选修和专业拓展课程学分。该认定办法进一步强化了综合能力培养,将学科竞赛、论文、专利、职业资格证书、创新实践等纳入创新实践奖励学分范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并根据学科竞赛的项目类别、获奖等级、排名等来认定学分。这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目标及培养要求相一致。

二、对学科竞赛赛事分级分类管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赛事也逐渐增多。为了进一步高效利用学校资源,做好学年竞赛规划,理清学科竞赛管理流程,对学科竞赛的各项赛事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

学科竞赛的级别很多,从高到低一般可以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按照承办竞赛主办方维度,又可分为教育行政部门、行业协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各级政府下属机构等。面对这么多的竞赛种类,高校不可能每项都参加,只能从中选择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科竞赛。宁波大红鹰学院2008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拥有本科专业35个。学校实行“院赛项目制”,即一个专业学院至少承办一个及以上的省级A类选拔赛(见表1)。专业学院可将学科竞赛内容和方法融入第一课堂,同时将学科竞赛赛事类别分为A类、B类、C类,建立竞赛库,并不断更新,鼓励学院参加含金量更高的学科竞赛。

通过对学科竞赛的分级分类管理,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保证每学年学科竞赛工作重点突出,高效使用竞赛经费和资源。这既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又能平衡各学院之间的发展。

三、规范学科竞赛管理流程,完善二级管理机制

为规范竞赛管理流程,宁波大红鹰学院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制度。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及主办或承办教学单位等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各学院主管竞赛的院领导、科研处、设备处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校科技竞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大学生科技竞赛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学院成立竞赛组委会,人员自主组建,并报校竞赛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校竞赛委员会负责学校科技竞赛的制度建设、经费预算审核、项目类别审定、上报项目审定及重大问题处理等工作;承办竞赛项目的学院组委会具体负责报名、组织、评审、公示、上报及结果奖勵等工作,其他学院组委会负责协助相关工作。校竞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转发或制定竞赛规程、确定竞赛规模和时间,负责与竞赛有关的部门协调工作、安排竞赛的相关事项,安排预决算竞赛所需的专项经费,整理竞赛相关档案资料,组织召开校竞赛委员会会议,组织开展赛后的总结交流活动等。

四、建立有效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

为充分发挥学科竞赛激励机制的作用,秉承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原则,学校需明确学科竞赛激励的对象是学生、指导教师和二级学院。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体,指导教师是学科竞赛的主导,二级学院或部门是学科竞赛的主管。只有构建良好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三者的积极性。

宁波大红鹰学院出台相关文件和措施,给予获奖学生创新实践奖励学分、素质拓展分等学分的奖励与认定,学生还可申请用学科竞赛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学校提高了学科竞赛奖励标准,对A类竞赛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奖励,奖励可作为专业技术评聘、岗位聘任和教学工作考核等指标的重要支撑。2015年学校颁布了《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2017年对该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结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核心指标考核、专业建设学年绩效考评等相关考核工作,学校不断激发学院对竞赛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宁波大红鹰学院通过近十年对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使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17学年全校参赛人次达到11867人,占全校学生比例65.86%,较2016学年提升了11.11%。竞赛获奖级别与数量继续保持良好提升趋势,2009年,获得市级以上竞赛获奖仅41项,到2017年,市级以上获奖已高达513项。同时国家级奖项数量迅速提升,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2016年,工业设计项目取得国际获奖突破,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AUTOMATIC Waterproof Base”“家电防水基座”在顶级设计大赛“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中摘得红点奖。

学科竞赛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将课内外知识与实践技能整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的展示平台,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宁波大红鹰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符合应用型示范院校特色和发展的竞赛管理体系。当然,学科竞赛是一个长期工程,学校除了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还需要在学科竞赛培育平台、质量评价体系及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方面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辉,郁汉琪,褚南峰.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3-155.

[2] 夏玲娜.地方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81-84.

[3] 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0.

[4] 陈天虹,文献民,葛龙威,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以大学生结构竞赛为例[J].浙江科技大学学报,2008,(2):136-138.

[5] 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4):101-106.

[6] 蔡志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竞赛的资源整合[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4):171-173.

[7] 莊冠冠,李剑英.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网络财富,2010,(8).

[8] 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31-33.

责任编辑  程  哲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应用型本科激励机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