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AQ目标导向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9-05-04贾妍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实践教学

摘  要:物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文章以KAQ为目标导向,从实践教学思路、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四个维度探讨实践教学改革,以提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创业精神。

关键词:KAQ;物流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贾妍,硕士,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高职教育。(湖南  长沙  41020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3-0031-02

物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弘扬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契机,以KAQ——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为目标导向,从实践教学思路、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四个维度探索深化“工学结合”,提升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完善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理论,培养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KAQ是指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个方面,主要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一、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实践教学设备滞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最新需求。物流专业所需的实训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物流实训的设备采购不到两年就已经被市场淘汰,学生仍旧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实训作业,效果可想而知。特别是在内地省份,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比如:目前物流企业用的PDA手持终端早已经是无线广域网,速度快,准确性高,但学校用来开展实训的还是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其效率可想而知。电商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更高,各种拣货机器人、穿戴设备更是开始投入物流入库、拣货、出库等基础工作。但是,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教师播放的视频中才能见到这些设备,更别说亲自使用相关设备完成物流作业了。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是这样的情况,校外实训基地更是寥寥无几,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 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缺乏,一般没有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据调研了解,高职院校一般没有专业的负责实训教学的教师,都是由理论课程教师承担实训任务,也有一些学校专门设置了实践教学教师岗位,但是这个岗位一般都是针对多个专业的,而非单单只对物流专业。而且,大多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欠缺。实践课教师应该是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专任老师,学校可以聘请部分企业里的技术骨干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的缺乏将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产学合作环节薄弱。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内实训、课程实训之外,专业综合实训少之又少,而且专业综合实训都是一个老师承担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缺乏综合统筹,硬生生地把物流这个整体拆开,学生学起来也是一头雾水,缺乏全局观念。另外,企业的参与不足、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导致学校不能广泛地享用社会资源,限制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二、基于KAQ目标导向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KAQ目标为导向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立足与行业发展趋势,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岗位,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经调研了解,近年来速递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符合高职专业学生的岗位有客服、行政文员、人力资源专员、网点运营助理、主管等,基于此,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向电商物流方面靠拢,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增设与速递物流相关的课程(包括实训),比如:推进快递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快递物流工作室开展合作,完成快递实训课程的实训任务。

1. 优化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程课时比例,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实践课课时包括课内实训、实训周实训、毕业顶岗实习三个模块,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调整物流市场营销课程开设时间,放在第一学期开设,让学生提前树立营销服务意识,继续开展物流工作室项目教学,校企共建物流销售业务团队工作室,提高学生的物流营销业务及实战能力,培养新型现代物流商务人才。

2. 建设多元化岗位递阶式实践教学平台。结合校内虚拟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逐步形成“行业认知-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的“校企深度融合”分层次、多元化岗位递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 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践教学过程考核细则主要考查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情况,具体考核教师是否按照每门实训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是否有过程考核记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否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效果等。科学规范的实践技能考核細则包括:在校内实训教学中结合国家、行业标准,与企业合作,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可行的实践技能标准;在校外毕业顶岗实训中,可参考企业岗位实践技能标准。多主体评价体系包括学校教学相关部门以及学生在内的多主体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实施、实训内容难易情况、实训教室基础设施设备情况、学生学习态度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的结果反映了实践教学全过程,学校可以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戴孝悌.基于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物流技术,2014,(13):464-466.

[2] 赵凯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3] 张异,黄翔.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35-137.

[4] 郭义祥.构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5]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6] 吴忠和,马常松,李俊松,王东晖.基于“四种能力”提升的物流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探索[J].物流科技,2014,(12):20-21.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