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探析

2019-04-28卢中州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探析培训

摘 要:美育是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美术教师培训的探析,提出了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14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125

美育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素质、师资培训在教育质量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校美术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树立以下教育理念。

1.教学目标的素质性。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画家,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知、鉴赏、把握等,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2.教学对象的全民性。当今社会,美育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每个行业的参与者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个别对美术有兴趣、有绘画天分的学生,而是针对全体学生;要通过美育提升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3.教学内容的大美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术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绘画,现代美术教育要融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美术史、美术鉴赏、美术创作为一体,融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为一体,美术教师要树立大美术的观念。

4.教学过程的渗透性。现代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关注学生临摹、写生的一幅幅作品,而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的理解、感悟、享受、再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把审美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具备终身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5.教學手段的多样性。随着美术行业的蓬勃发展,美术教学场所已经从校内走向校外,扩展到美术馆、美展、画廊等,美术教学手段由传统的黑板、挂图,走向多媒体、视频等声像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过去一个阶段,由于中小学校对美术课程不重视,美术教师在事业上缺乏上升途径,加上我国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教学普遍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等多种历史原因,导致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提升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完善知识结构。中小学美术教师普遍认为只要画得好就是一个好老师,偏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忽视美术鉴赏、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方面的探索、研究;导致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对美术教学课堂不感兴趣,自然就不能够起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完善美术教师知识结构至关重要。

2.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由于中小学美术教师普遍对某一门美术技能较熟悉和喜爱,将所有精力集中于此;对其他门类就不愿深入研究,导致专业知识不系统,对部分教学内容就全然不知或一知半解,上课时应付了事或干脆不讲,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大美术的教学目标。

3.丰富教学手段。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快,部分美术教师知识陈旧、更新慢,不能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就不能将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学手段的培训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4.提升教师职业素质。由于美术课在中小学校长期处于“外三门”,经常处于随意停课状态;即使美术成绩成为中招考试一部分后,很多学校依然是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临考试时安排老师集中辅导一段时间应付了事;加上美术教师评职称难、提拔难;许多美术教师就将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兼职,挣外快,缺乏敬业精神,这样精力难免分散,对课堂教学应付了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师培训形式

近年来,通过教育部门多轮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但在培训内容、培训平台、培训标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1.丰富培训内容。教育部门要组织培训教师编写丰富的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培训;还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观摩课等实践培训。通过培训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2.创新培训平台。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要结合现代化技术,构建“互联网+培训”的平台。教师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有效解决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时间冲突、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问题。

3.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各教育部门要依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借助计算机程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确定科学系统的考核标准。各地可以把培训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考核、职称晋升的依据之一;推动教师参加培训的自主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牟云刚,马宏艳.刍议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的若干举措[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4).

[2]李洪波.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卢中州(1968— ),男,汉族,河南济源人,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探析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HTTPS探析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